APP下载

1978—2017年广东省渔业发展概况浅析

2020-06-02廖传松刘家寿陈明波邓乐平郑杰添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年2期
关键词:总产值总产量淡水

廖传松,刘家寿,雷 鸣,高 芳,陈明波,邓乐平,郑杰添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2.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广东江门 529000; 3. 江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门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广东江门 529000)

中国是传统渔业大国[1],近几十年来中国渔业产业迅速发展,2017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 445.3 × 104t,较1986年(823.3 × 104t)增长6.83倍,水产品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达到37.71%[2]。从水产品来源看,2017年捕捞和养殖的水产品产量分别为1 539.3 × 104t和4 906.0×104t[2],分别占世界捕捞总产量和养殖总产量的16.93%和61.32%[3]。中国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在全球渔业中占据重要地位[4],过去几十年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水产蛋白的供应格局[5]。

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濒临南海,海域面积辽阔,非常适合发展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是我国的渔业强省。据统计,2017年广东省海洋捕捞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分别为144.1 × 104t和302.9 × 104t,占全国相应总产量的12.96%和15.14%,在我国所有省份中均排第4位[2]。同时,广东省内江河密布,境内西江、东江和北江等流域均具备发展淡水捕捞业和淡水养殖业的良好条件。2017年广东省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的产量分别为12.0 × 104t和369.7 × 104t,占全国相应总产量的5.52%和12.72%,在我国所有省份中分别排第5位和第2位[2]。总体而言,广东省海水和淡水渔业均衡发展,但仍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2017年,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为833.5 × 104t,在全国各省份排名中为第2位,渔业总产值为1 306.6× 108元,在全国各省份排名中为第3位,表明渔业在提质增效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本文从水产品产量、产值和水产品结构等方面总结了广东省的渔业现状和近几十年的发展概况,并为广东省渔业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依据。

1 数据来源

全国水产品总产量数据来源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广东省历年水产品总产量(海水和淡水产品产量)、水产养殖面积、渔业总产值、各市渔业总产量和总产值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6]。以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至2017年为研究时间段,分析以上渔业指标的发展概况。

广东省有21个地级市,按照渔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将其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6]。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对水产品的分类,将海水和淡水产品分成鱼类、虾蟹类、软体动物类、藻类和其他5类进行统计。为更好地阐明广东省渔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和海、淡水产品结构的发展概况,研究选取1981—2017年,分成4个时间段(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17年)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水产养殖面积先增后降

1978年,广东省水产养殖总面积2 143.9 km2,其中淡水和海水养殖总面积分别为1 973.6 km2和170.3 km2;2017年,广东省水产养殖总面积4 737.7 km2,其中淡水和海水养殖总面积分别为3 120.8 km2和1 616.9 km2,较1978年分别增长1.21倍、0.58倍和8.49倍(见图1)。

2.2 水产品总产量快速增长

1978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465.4 × 104t,其中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72.2 × 104t,占15.51%。2017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 445.3 × 104t,其中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833.5 × 104t,占12.93%(见图2)。1978—2017年,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增长10.55倍,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平均比例为(15.26% ± 2.58%)。

2.3 水产品生产方式逐步转变

广东省海水和淡水产品总产量均持续增长,1978分别为52.9 × 104t和19.3 × 104t,2017年分别增长至451.8 × 104t和381.7 × 104t。

海水产品方面,1978年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和海水捕捞产量分别为0.9×104t和52.0 × 104t,占广东省海水产品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7%和98.3%。此后,海水养殖和海水捕捞产量均持续增长,但1999年后海水捕捞产量开始缓慢下降。2002年海水养殖产量为189.6 × 104t,海水捕捞产量为184.7 × 104t,海水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海水捕捞产量;2017年海水养殖产量和海水捕捞产量分别为302.9 × 104t和148.9 × 104t,分别占同年海水产品总产量的67.04%和32.96%。

图1 广东省水产养殖总面积及淡水、海水养殖面积的变化Fig.1 Annual variations in total aquaculture area and freshwater, marine aquaculture area in Guangdong Province

淡水产品方面,淡水捕捞产量在淡水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很低。1978年,淡水捕捞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1.0 ×104t和18.3 × 104t,分别占淡水产品总产量的5.18%和94.82%;2017年,淡水捕捞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增长至12.0× 104t和369.7 × 104t,分别占淡水产品总产量的比例为3.16%和96.84%(见图3)。

2.4 渔业产值逐年提高,水产养殖效率不断提高

广东省渔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均逐年增长。1978年,农业总产值55.9 × 108元,其中渔业总产值5.4 × 108元;2017年,农业总产值增长至5 969.9 × 108元,其中渔业总产值增长至1 276.1×108元。渔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的最低值为1979年的3.38%;此后比例逐年增长,最高值为2002年的23.37%,其后有所下降但基本稳定。1978—2017年,广东省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平均比例为(15.79%±1.02%)(见图4)。

图2 全国和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及广东省所占比例的变化Fig.2 Annual variations of total yield of aquatic products in China and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ts proportion in the total national yield

图3 广东省海水和淡水水产品总产量及捕捞和养殖产量的变化Fig.3 Annual variations of total yield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aquatic products and yield of capture fishery and aquacul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图4 广东省农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及其占农业总产值比例的变化Fig.4 Annual variations of total output values of agriculture and fishery, and proportions of fishery in agricul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广东省海水、淡水养殖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产值持续增长。单位面积产量方面,1978年,广东省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0.05 kg·m-2和0.09 kg·m-2,2017年分别增长至1.87 kg·m-2和1.18 kg·m-2。单位面积产值方面,2003年,广东省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值分别为4.47元·m-2和6.15元·m-2,2017年分别增长至32.69元·m-2和18.29元·m-2(见图5)。

图5 广东省海水和淡水养殖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产值的变化Fig.5 Annual variations in per unit yield and per unit output value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aquacul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2.5 渔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1991—2017年,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的水产品产量均持续增长。1991—2000和2001—2010年,珠三角总产量最高,粤西其次,粤东第三,粤北最低;2011—2017年,粤西超过珠三角成为水产品产量最高的区域。1991—2000年,珠三角、粤西、粤东和粤北的水产品平均年产量分别为(160.7±15.6)×104t、(137.7±18.5)×104t、(82.2±8.7)×104t和(18.5±2.6)×104t;2011—2017年,分别增长至(310.4±5.4)×104t、(322.2±5.6)×104t、(138.6±2.0)×104t和(44.8±1.0)×104t(见图6)。

1991—2017年,各区域渔业总产值也稳步增长,各阶段均是珠三角总产值最高,粤西次之,粤东第三,粤北最低。1991—2000年,四个区域渔业平均产值分别为(121.6±18.3)×108元、(66.5±10.5)×108元、(50.7±7.3)×108元和(17.3±2.2)×108元;2011—2017年分别增长至(482.9±19.8)×108元、(380.4±23.2)×108元、(165.5±10.7)×108元和(46.0±2.0)×108元(见图6)。

图6 广东省不同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渔业产值的变化Fig. 6 Development of yield of aquatic products and output value of fishery in different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2.6 水产品结构趋于多样化

1981—1990年,广东省海水鱼类产量在海水产品总产量占比最高(83.7%±27.9%),此后比例逐渐下降,2011—2017年占(34.01%±17.01%)。同时,软体动物类(贝类、章鱼、鱿鱼、乌贼等)比例则逐渐上升,并在2001—2010年超过海水鱼类,软体动物类产量在海水产品总产量中所占比例达到(45.08%±20.16%),2011—2017年继续增加至(47.56%±23.78%)。虾蟹类产量在海水产品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低于鱼类和软体动物类,但也逐年上升;1981—1990年和2011—2017年,虾蟹类所占比例分别为(8.93%±2.98%)和(15.37%±7.68%)。此外,藻类和其他海水产品产量也有所增长,但它们在海水产品总产量中占比较低(见图7)。

淡水产品方面,从1981—1990年至2011—2017年,鱼类产量在淡水产品总产量中的比例略有下降。1981—1990年和2011—2017年,鱼类在淡水产品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8.54%±32.85%)和(89.55%±44.79%),但鱼类在各阶段仍占绝对优势。淡水虾蟹类产量在淡水产品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1981—1990年和2011—2017年,淡水虾蟹类在淡水产品中所占比例分别为(0.34%±0.11%)和(8.06%±4.03%)。软体动物类在四个阶段比例均较低且变化较小(见图7)。

3 讨论

广东省是我国的渔业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渔业经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17年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2,其中水产养殖产量全国第1[2]。1978—2017年,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稳步增长,但在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中所占比例经历了上升(1978—1986年)—下降(1987—1996年)—再上升(1996—1997年)—再下降(1998—2017年)的过程。改革开放初,广东省率先开展渔业市场化改革,水产品生产和供应均得到显著发展[7];1985年中央五号文件《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的发布极大推动了我国渔业的发展,各省均逐渐加大渔业发展力度,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全国各地逐步解决了吃鱼难的问题[8];进入新世纪后全国渔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大水面渔业、网箱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渔业模式不断升级和发展[9-11],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保持增长,但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有所下降。此外,广东省的渔业在大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渔业总产值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约16%,并趋于稳定。

图7 广东省海水和淡水产品结构历史变化Fig.7 Historical changes in structure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aquatic produ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3.1 养殖和捕捞比例逐渐改变

几十年来,广东省水产品来源发生了显著改变。一方面,水产养殖对总产量的贡献度逐年上升,1978年,不同生产方式的总产量从高到低分别为海水捕捞、淡水养殖、淡水捕捞和海水养殖,2017年转变成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海水捕捞和淡水捕捞,这种转变与我国乃至世界水产品生产方式的转变趋势一致[12-13]。近几十年水产养殖的发展使得广东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实现了从捕捞渔业向水产养殖的转变[5],这种转变减少了对野生渔业资源的捕捞开发,对鱼类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意义重大[3, 14]。

在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近几十年广东省淡水、海水养殖产量增长也十分迅速,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殖品种的多元化,在发展传统大宗鱼类养殖业的同时,也发展了名优鱼、虾、蟹、贝、藻类养殖和混养;二是养殖技术的发展,包括育种技术、疾病防控技术、饵料研发和生产技术等[15];三是养殖模式的创新,池塘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渔业、深水网箱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均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16]。此外,广东省海水捕捞产量较高,但1999年后逐年下降,可能与高强度海洋捕捞导致渔业资源一定程度衰退[17],以及渔业主管部门为保护渔业资源实施减船转产后捕捞量降低有关[18]。近些年,得益于休渔制度、增殖放流及海洋牧场等措施的有效实施,海洋捕捞产量趋于稳定[19]。

3.2 水产养殖产量与产值和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逐年增长且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均不断提高。近几十年广东省海水、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逐年增长,且均显著高于全国的平均值。其中,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高于湖北、浙江、山东和福建等养殖业较发达的省份,单位面积产值则居全国第2,仅次于福建省;海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产值均居全国第2,仅低于福建省而高于浙江和山东等省,这与广东省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较高有关[20]。此外,通过优化水产品结构,广东省逐步形成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石斑鱼(Epinephelusspp.)等规模化养殖,提高了名特优水产品种的比重,这有效提高了广东省水产养殖的单位面积产值[20]。当前广东省海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绝对值和增长速率均高于淡水养殖,表明广东省海水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海水产品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

3.3 渔业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广东省的渔业经济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河网密布,且海岸线长,海水和淡水资源丰富[21],这些优势造就了该区域发达的养殖业和捕捞业,未来可继续发展珠三角都市渔业。粤西是另一个发达的渔业区域,湛江、茂名和阳江均是渔业强市,其中湛江和阳江的水产品年总产量均超100×104t[6],茂名形成了发达的罗非鱼和龟鳖养殖业。现阶段,粤西的水产品总产量已超过珠三角,但总产值比之仍略低,这可能与两区域水产品结构及市场价格等差异有关。粤东包括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市,此区域海岸线长,尽管近几十年渔业经济得到发展,但总产量和总产值均低于珠三角和粤西,可能是渔业科技水平偏低所致[22],未来具有较大潜力发展现代渔业。粤北包括清远、梅州等五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渔业以淡水养殖业为主,养殖产量和产值均较低,但粤北水源丰沛,山塘密布,未来可发展以增殖渔业为主的规模化生态渔业,形成内陆及山区生态渔业区[23],并不断拓展适宜本地区的养殖模式[24],培育具有山区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如文庆鲤(Cyprinuscarpio)、清远鳜(Sinipercachuatsi)等[25]。

3.4 水产品结构不断调整

近几十年,广东省水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一方面各类水产品,包括海水和淡水鱼类、虾蟹类、软体动物类、藻类及其他水产品的产量均持续增长,反映了渔业的全面发展及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二是鱼类在水产品供应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1981—2017年,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产量在海水和淡水产品总产量中的年平均比例分别为62.58%和94.54%,为水产品蛋白的供应贡献巨大;三是水产品结构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鱼类在水产品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当前海水鱼类的比例已被软体动物类超过,同时虾蟹类、软体动物类比例持续上升,淡水鱼类、海水鱼类和海水软体动物类成为了水产品中的主要类型,这与我国渔业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26]。

4 小结与建议

广东省近几十年渔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水产养殖面积先增后降,水产品总产量持续增长;(2)人工养殖在水产品总产量的比例逐年升高,当前水产品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海水捕捞和淡水捕捞;(3)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产值持续增长;(4)空间差异显著,珠三角和粤西最发达,粤东和粤北有待进一步发展;(5)各类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水产品结构显著调整,种类多样性提高,淡水鱼类、海水鱼类和海水软体动物类成为了水产品中的主要类型。

基于广东省渔业发展概况,对渔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1)在当前产量提升的基础上,未来着重发展现代渔业,实现提质增效;(2)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调减捕捞和养殖比例,削减内陆和近海捕捞,发展外海渔业;(3)因地制宜创建渔业产业集聚区,发展内陆及山区生态增殖渔业区、珠三角都市渔业区、粤东粤西深蓝渔业区;(4)调整水产品结构,提高名特优水产品比例,提高水产品单位价值,提供更多元化的鱼、虾、贝、藻等水产品。

猜你喜欢

总产值总产量淡水
2022 年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 万吨两大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2020年1—5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数据
跳到海里喝淡水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