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价值体会
2020-06-02陈怡生
陈怡生
(邵武市立医院,福建南平354000)
脑梗死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亦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受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局部脑组织因缺血及缺氧而坏死,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占比高达70%。中老年人为脑梗死的主要患病人群,且男性较女性多[1]。脑梗死发生时患者常表现为侧肢麻木、乏力、感觉障碍以及眩晕等。临床中多数脑梗死患者均存在高血压,进一步将疾病治疗难度提升。近年来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而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及时为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成为临床中的研究重点[2]。本文旨在分析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实施阿托伐他汀钙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58例患者均为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入院。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9例/组。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性别,男性患者占16例,女性患者占 13 例;年龄平均值(64.19±3.16)岁;高血压病程平均值(8.39±0.96)年;依据梗塞部位,基底节脑梗死患者占1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占9例,多发脑梗死患者占4例。
观察组:根据患者的性别,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 19例、10例;年龄平均值(64.24±3.19)岁;高血压病程平均值(8.43±0.87)年;依据梗塞部位,基底节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多发脑梗死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8例、3例。
比较两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
入选标准:发病时间在48h之内的患者;经过颅脑MRI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被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与脑梗死和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
排除标准:有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者出血倾向存在的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情况存在的患者;有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合并存在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即使用胞二磷胆碱与复方丹参进行治疗,取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溶入0.5g胞二磷胆碱和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为患者开展静脉滴注治疗,一天一次。取脑通络胶囊为患者开展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一天三次,每次2粒。氯氨地平、每日一次、每次晨间口服5mg。匹伐他汀每日一次,2mg/次。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不采用氨氯地平及匹伐他汀,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用药方式均为口服,其中阿托伐他汀钙使用剂量为20mg,一天一次;替米沙坦一天两次,每次服用剂量为40mg。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与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
(2)分析两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在分析与汇总以后均录入至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两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血脂水平均用表示,以t检验;以“%”表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卡方检验。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且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2 结果
2.1 分析表1数据,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相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且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
2.2 分析表2数据,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指标水平相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以及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P>0.05,详见下文:
观察组患者中,肺水肿患者1例,发热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表1 对比两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表1 对比两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组别 例数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29 29治疗前110.36±12.07 110.41±12.15 0.02 0.99治疗后85.46±6.71 74.48±5.64 6.75 0.01治疗前152.27±16.59 152.33±16.62 0.01 0.99治疗后140.45±11.07 128.52±8.46 4.61 0.01
表2 比较两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mmol/L)
3 讨论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疾病处于急性期阶段,可因早期血压水平上升而增加脑组织的血液灌注量,同时血压过快下降或者下降幅度过大可将管腔狭窄动脉的血流灌注量降低,诱发侧支循环障碍,促使脑梗死面积的增加[3];血压水平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可导致脑梗死病情进一步发展,且可加重脑水肿程度。除此之外,高血压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其可严重损害患者的内皮功能,且可加速粥样斑块的发展[4]。
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平滑肌细胞,阿托伐他汀可以刺激机体中某些蛋白质的形成,促使平滑肌细胞敏感性的提升,且可以有效延缓动脉硬化[5]。阿托伐他汀钙有利于患者血脂水平的调节,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该药物可以对胆固醇的合成发挥抑制作用,有利于机体血脂水平的调节,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该药物可以有效控制低密度胆固醇水平,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有利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改善,且对血小板的聚集具有预防作用[6]。除此之外,阿托伐他汀钙可以促进机体血脂水平的改善,有利于将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基本表达水平提升,可有效控制内皮素释放与合成,促进患者血管循环功能的改善。
替米沙坦为临床中的新型降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该药物的亲和性较高,使用以后可以选择性结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且药效持续的时间较长[7]。临床相关研究指出[8],替米沙坦可以降低血浆内皮素,且可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以及损伤动脉内膜的增生。药物经口服进入人体以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为机体所吸收,且会经粪便排出体外,有利于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与血脂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血脂水平,对改善脑梗死与高血压病情而言均有重要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阿托伐他汀钙与替米沙坦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与血压水平,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不仅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产生不良影响,且可以将疾病的临床疗效全面提升[9]。
总而言之,阿托伐他汀钙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