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积极体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0-06-02何秀萍林云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7期
关键词:团体心血管效能

何秀萍 张 静 林云萍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泛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心脏及全身组织出血或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增加社会压力。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适当的健康教育及认知干预,利于提高其卫生健康知识水平,提升遵医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团体积极体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旨在观察其对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于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选取心血管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8-74岁,平均(60.32±2.48)岁。观察组男性 24例,女性 17例,年龄 46-73岁,平均(60.29±2.52)岁。两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团体积极体验+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措施见下:

团队积极体验:(1)团体成立:由1名主管护师、4名护士组成团体小组,由心理咨询师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护理技巧、注意事项等。主管护师负责制定干预方案,护士严格按照规定执行。(2)体检积极情感:小组组织患者参加感恩活动,引导患者重温过去的美好幸福,并发掘当下的满足及快乐。嘱患者睡前回想当天发生的3件美好事情。(3)建立积极情绪:对患者情绪变化密切关注,若患者出现低落情绪,护士应积极引导其回想快乐幸福的事情,并教会其调节情绪,指导其播放轻音乐、转移注意力等调节自身情绪,增强心理韧性。(4)积极回归社会:团体小组应充分利用亲情、友情等力量,鼓励家属及朋友多探望患者,护士多与患者交流,增进护患感情,通过友情、亲情、爱情教育鼓励患者承担责任,履行自身义务,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认知行为疗法:(1)认知及信念构建: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真实想法,及时发现焦虑、悲哀、否认等消极情绪,团体小组对其进行干预纠正,及时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进行自我压力管理,引导患者将所学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2)行为疗法:通过集中讲课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讲解疾病知识、日常护理方法、饮食要求、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正视疾病带来的生活改变,引导其认可自我,适当运动并参与社交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根据患者喜好设计饮食及运动方案,遵循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及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鼓励患者坚持不懈,督促其完成计划。团体小组制定生活计划,包括进食、运动、休息、睡眠等,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健康行为,并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进行评价,包括按量服药、饮食管理、运动锻炼、定期复查,分数越高,提示遵医行为越好。应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包括自我管理效能及社交效能,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

两组干预前的遵医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 1。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

两组干预前自我效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详见表 2。

表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评分(,分)

表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评分(,分)

注:#表示与干预前相比,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分组观察组(n=41)对照组(n=41)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按时按量服药16.35±1.25 20.15±1.86#*16.34±1.22 18.34±1.51#饮食管理15.98±1.31 21.17±1.75#*15.95±1.29 17.86±1.54#运动锻炼16.19±1.42 20.05±1.81#*16.22±1.38 18.02±1.43#定期复查15.32±1.18 19.86±1.52#*15.28±1.21 17.14±1.34#

表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差异(,分)

表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差异(,分)

分组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干预前67.85±1.25 67.79±1.31 0.212 0.833干预后88.65±1.86 74.52±1.54 37.468 0.000

3 讨论

我国心血管疾病人群数量庞大,为导致城市及农村人口死亡的重要病因。不良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药物为控制患者危险因素的基本方式,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对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有重要意义,起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合理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对提升遵医行为、规范健康生活习惯十分重要。

团体积极体验为一种积极心理护理,其较为关注个体生命中美好积极的品质,如幸福感、快乐感、满足感等[2]。团体积极体验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对患者进行疾病教育,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改变患者对人对己、对人对事的不合理认知,进而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及应对能力[3-4]。团体积极体验可提升患者满足感及幸福感,帮助其更有意义生活,近年来在临床逐渐应用增多。有研究表示,患者对疾病采取态度和家庭及社会支持有密切关系,在对患者实施团体积极体验中,护士充分利用亲情、友情等社会支持,鼓励、引导患者,可促进情感交流,增强患者信心[5]。期间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方案,鼓励患者保持健康行为,督促其坚持完成健康行为转变,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6]。团体积极体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可较好整合物力、人力资源,集中授课的环境可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促进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士间人际交往,获取互相支持及认可,提升自我效能感[7-8]。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积极引导、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更高,提示上述方法可规范患者健康行为,提升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团体积极体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遵医行为,也能改善其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团体心血管效能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