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公开翻脸的夫妻,他们的孩子怎样了
2020-06-02□艾柯
□ 艾 柯
财产重要,还是孩子的命重要
“我想跳楼,不想活了。”9岁的潘一阳对心理咨询师于东辉说。他是父母带着一起来做心理辅导的。于东辉判断,这个孩子已经有自杀倾向,算是重度抑郁了。
3 个月前,潘一阳的妈妈举办了一场正式而隆重的生日聚会。为此,她定了个包间,邀请所有亲戚到场。大家吃得正酣时,一阳妈妈突然站起来,公布了丈夫出轨的事情。一阳妈妈情绪十分激动,她一边拍着桌子一边控诉丈夫的行为。一阳形容自己的心也随着妈妈的拍桌声一次次抽紧,像是鞭子反复抽在脸上。
一阳爸爸无地自容,落荒而逃。现场的亲戚面面相觑,有的尴尬,有的站出来开导指点一阳妈妈,却没有人顾得上潘一阳。
此后的3 个月,潘一阳从最开始无法自控地哭泣、学习注意力分散,直至“不想活了”。他承受了这个年纪的孩子难以承受的内心压力,精神状态一落千丈,完全没有了曾经的阳光快乐。
“我总是觉得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我。”潘一阳说,“所有亲戚都知道我们家这么不好的事,非常没面子。”
对于孩子的变化,忙于争吵的一阳父母几乎没有意识到。终于决定离婚后,两人就财产分割又多次在孩子面前争吵。整个心理辅导过程中,于东辉帮潘一阳的心理状态稍微修复了一些,但父母一吵,又把孩子的心理状态拉下一个台阶。反复几次后,于东辉忍不住问这对父母:“财产重要,还是孩子的命重要?”
这句话总算惊醒了两个钻进牛角尖的成年人,一阳父母“停战”后最终选择和平理性地离了婚。
于东辉指出,像一阳父母这样的成年人,其内心还是处于巨婴状态,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在自认为受伤害的时候,就顾不上他人利益,哪怕这个“他人”是自己最爱的孩子。“其实,和平理性地离婚,对孩子的伤害远远没有夫妻在孩子面前相互攻击,尤其还是公开化地相互攻击来得凶猛。”
这种伤害,最直接的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引发抑郁等心理问题。
潘一阳反复向于东辉诉说自己“没面子”“觉得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自己”,就是他自信心受到极大破坏的明显体现。于东辉从孩子的心理来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一阳父母在亲戚面前这么一闹,孩子首先会自责:自己为什么没能制止父母的争吵?为什么没能让自己和爸妈不在亲朋好友面前丢脸?潘一阳因此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而这种没有价值的感觉,就会让孩子变得自卑,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从而出现“不想活”的重度抑郁症状。
于东辉分析道:“人在儿童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自我与他人的界限感,他们往往会将父母与自己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当父母不和时,孩子会本能地将问题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控制不了父母,我就控制你们
王晓丹,39 岁,名牌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世界500 强外企任大中华地区销售总监,部门业绩常年排在公司第一。儿子在上海最好的私立学校上学,家住联排别墅。然而,这位精英女性却对自己有深深的质疑,为此要寻求心理咨询。
谁能料到,王晓丹人人称羡的工作和生活背后,是她跟老公的争吵,与儿子的疏离,是下属对她的牢骚抱怨、能躲则躲。王晓丹的丈夫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她的控制欲实在太强了,一有空就检查我的手机,翻看我的消费记录,问我跟谁吃饭了,去了哪儿,聊了什么,在公司跟谁的关系怎么样,跟我走得近的同事她就会特别留意,甚至翻找人家的联系方式悄悄存下来,加人家微信好友。对于儿子,她也是如此,吃饭穿衣学习社交无一不严加监管。”
问诊几次后,王晓丹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慢慢敞开心扉。
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王晓丹的家庭生活就是在父亲一次次出轨、父母不停争吵打闹、两人离婚又复婚的循环中度过。在此期间,她的父母还有过无数次在所有亲朋好友面前发生争执,要大家评理等各种鸡飞狗跳的事件。
在父母和好暂时消停的间隙,王晓丹仍然无法安心,而是战战兢兢地担忧着明天是晴还是阴,未来又会怎样。
生活无法控制,但学习可以。为此,她拼了命地努力,考上名牌大学。获得稳定工作后,她也丝毫不敢松懈。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工作团队后,她就更想把这来之不易的一切紧紧抓在手里,不能失去。
心理咨询师问王晓丹,在跟家人和同事的关系中最怕什么?这一问,她的眼泪立刻飙出来:“我特别怕他们不听我的,远离我,不要我。”
“童年生活给她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她只能通过对周围人的控制来释放自己的不安全感。”心理咨询师向她丈夫解释道。
因为长期受困于“无法解决父母矛盾”的感受中,王晓丹不仅在情感上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也总是有一种无能为力、不可控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她长大成人,当她好不容易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随时可能会失去一切”的感觉便适时浮现,这就迫使她拼了命地想要控制一切。监视丈夫、看紧孩子、管住下属,便成了她与家人同事的相处模式。
有统计数据表明,童年时经常经历父母激烈冲突的孩子,成年后婚姻失败的概率比父母关系良好的要高。于东辉指出,这是因为他们在与别人相处时,更加没有安全感,对对方没有信任感。
可见,父母公开翻脸这种事,对孩子的伤害远不止一时一事。家常过日子,夫妻难免争吵,只要有第三人在场,都应该顾忌他人的感受,更何况自己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