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模式创新研究与应用
2020-06-01杨颖慧
杨颖慧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阅讀及写作方面的交流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推行读写结合模式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的发展标准,并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语文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本文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模式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30
一、通过文章阅读来激发写作灵感
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时,需要注重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文章的阅读,初步培养起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不断拓展写作空间,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然融入阅读所获取的知识,实现读写相互结合。其次,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实际语文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与领悟,并能够以所阅读学习的文章作素材,使得学生开展相应的写作练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关于《妈妈的爱》这篇诗歌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回忆,结合自身实际感受,对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对诗歌中所具备的内容及内涵实现深入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进行富有感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内容与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学习并掌握其中所运用到的写作手法, 激发自身情感,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学习情境,通过借助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思考与想象能力。不断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活跃整个语文教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并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积极表达自己的感情,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锻炼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提升写作技能。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就学习过诗歌为写作素材,让学生自行根据对写作形式与技巧的理解,在写作过程中表达出自身感受,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相互结合。
二、培养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扩写与仿写
在开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仿写在日常语文写作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提升小学阶段学生在进行写作过程中的想象思维,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通常在课堂教学中会开展扩写与仿写。在实际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文章进行默读,逐步理解并掌握文章所包含的各项主旨后,选取其中具备了整体写作特色的段落内容,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扩写与仿写,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写作水平。在实际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方式,来感受文章的意义与内涵,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的写作方式与写作技巧,进行仿造写作,创造出同样美感的文字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有效促使学生加深对于原文章理解的同时,进一步扩展课外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口述的方式来提升自身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课文《荷叶圆圆》时,文章中包含了很多不同写作手法的句子,如: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讲解后,引导学生采用相同的写作手法,对其进行仿写,通过写作练习来有效扩展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掌握更多写作表述方式,提升阅读写作能力水平,实现读写结合模式的教学课堂。小学阶段学生整体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对于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且思维跳跃又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基于此,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未定结局的文章与故事,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对其开展续写。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表达了当时社会对穷人的不公待遇的不满及对他们的同情,小学生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无法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为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让学生续写小女孩没被冻死之后的生活。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得以自我展现的机会,促进学生语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效提升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水平,实现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三、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写作能力逐步成为了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水平的关键性环节。相关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出了要求,对此,小学阶段语文教师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不止简单地进行文字的阅读,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领悟其中内涵。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文章阅读理解后,将感受写下来,为日后写作积累更多素材。阅读感受是对文章反复理解的结果,教师引领学生对文章内容与主旨进行深入感悟,并通过书写读后感的方式实现情感抒发,实现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共同培养,也是读写相结合模式的有效利用。
同时,学生应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感受作者在写作时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体会文字的美感。可以要求学生将所阅读到的优良文字进行摘录,便于后期随时翻阅学习,实现灵活应用。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促使学生间进行充分交流合作,并将自己近期所阅读到的文章及感悟进行分享,并讲述自己喜欢及分享的原因,促使学生全面理解阅读内容,为今后写作不断积累素材,同时有效提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四、以文本材料深入阅读为基,提炼读写目标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使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提高语文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其核心素养水平。但这也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基本技能之一的文本研读,在使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标题入手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研究。文章的标题都是作者匠心独具的构思展示,尤其是能够录入到小学阶段教材中的文章,这类特征变得更为显著。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入手提炼出文章的主要问题。比如,在讲解《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出发,向学生提问:大自然都发出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又是怎样发出的?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文章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且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从文章自身的中心句出发,深入研读分析文本内容,以便在全面把握文章主旨、人文内涵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并领悟在文章写作及表达上的特点,并逐步引导学生在写作环节中进行应用。比如,老舍的《猫》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并在后面又补充了一句小猫满月的时候就更加可爱。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在深入研读文章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及其表达手法,并做出相应的写作素材积累。随后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仿写文章,内容可以定为描写一种除猫之外自己感兴趣的动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类似于《猫》这种写法有特色、易于学生学习及模仿且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的说明文,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尝试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文章的中心句和标题,便可在带领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以及积累文章写作素材、技巧等方面的基础上,同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写作能力水平,以期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
小学语文这一学科作为小学阶段中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都有着重要影响。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大重视力度,采用科学高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运用读写结合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平。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作为小学语文开展阅读与写作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两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促使学生在阅读及写作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得小学阶段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下,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20年第11期。
[2] 桑艳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代交际》2020年第6期。
[3] 李秋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探究》,《中国农村教育》2020年第8期。
[4] 王永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年第6期。
[5] 魏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