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力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
2020-06-01杨东升
杨东升
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今年两会期间,成都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工程。郫都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委工作部署,推进“七个融合”、促进“六大转变”,探索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郫都表达。
把握关键,抓好“七个融合”
以产业链优化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坚持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四化联动”,做优做强唐元韭黄、德源大蒜等绿色生态农产品,提升“天府水源地”公共品牌价值,培育生态有机绿色产品体系。依托川菜产业园、川菜小镇等建设,推动韭黄、生菜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培育郫县豆瓣、有机蔬菜等“10+3”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体系。加强一二三产业横向耦合、推进农商文旅产业链融合,加快推进陌上花开等田园综合体建设,积极营造培育文化创意、川菜美食、农耕文化体验等新型生态场景、消费场景,推动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以生态价值多元转化促进价值融合。大力实施“生态绿色+”行动,加快川西林盘修复和天府绿道体系建设,精心打造清水河文化时尚产业功能区、安靖生态走廊等示范项目,同步植入商务商业、运动康养、影视文创、研学游学等消费体验场景,促进生态资源多级多元转化为生态、美学、人文、经济和生活价值。统筹绿道体系、公园体系、生态湿地等区域及周边资源,通过“腾笼换鸟”“有机更新”“清闲清低”等方式,盘活林盘、宅基地、河滩地等乡村低效利用资源资产,构建生态投入和收益“双平衡”发展机制,提高区域整体开发价值。
以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促进要素融合。深化农村集建用地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农地征收等土地三项改革,建立农村土地要素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推动土地资源城乡优化配置。探索扩容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抵押融资,创新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促进更多资金要素向乡村流动。积极搭建“高校+支部+农户”结对共建、乡村振兴智库、农业专家大院等智力供需对接平台,实施“一村一大师”工程,创新“共享田园”等模式,面向社会招募新村民、新农人,畅通人才、技术、服务等双向流动通道。
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数字融合。加快推动农用北斗RTK固定基站系统项目建设,建立特色乡村产业大数据库和农业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班纳利、汇菇园等项目示范带动,推动农业全链数字化升级赋能。加快园区企业生产智能化改造,深化与深圳步科等合作,加快推动品品、新希望等企业实施智能工厂改造,布局标准10万级GMP生产车间,建设数据化智能示范工厂。运用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探索开发推广机器人巡检、视频监控、云巡河等应用场景,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
以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促进就业融合。深化与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合作,建立人才培训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定制化跨区域人力资源服务,实现城乡就业供需对接、精准匹配。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制度,依托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乡村振兴讲习所等平台,开展电商、厨艺等实用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新村民、新乡贤等“六新”实用人才,提升各类人才整体水平和就业能力。健全完善城乡就业服务平台,创新探索分时段就业、“共享员工”等就业模式,实现企业用工和居民就业双赢。
以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促进居住融合。加快完善农村道路、通信、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加大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投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抓好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专项治理,抓好水源保护地规范化建设和水系渠系整治修复,推动农村景观化景区化。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十破十树”,推广“百姓纠纷大家评”等治理模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机制。
以多元稳定增收渠道拓宽促进收入融合。深入实施“五链融合”创新创业,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业主大户等经营主体,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探索集体经济跨区合作机制,全面推行集建土地入市、股份合作开发、冷链物流经营等12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拓展农民财产性增收渠道。支持引导农民参与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带动农民融入产业链各环节,增加农民分红收入。
创新机制,促进“六大转变”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发展精致高端农业、有机农产品加工、乡村生态旅游等产业,推动产业形态从有产无业到产业链转变、产业质量从低端弱质到优质高效转变、经营模式从传统粗放到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发展主体从小农户到多元市场主体转变,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型。
促进发展效益转变。深化农商文旅体等多种业态、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景区、文化体验、游学基地、科普教育等多元场景,充分发挥乡村产业生态景观、旅游观光、社会人文等功能,拓展农业生态、美学、人文、经济和生活价值,实现农业从传统单一经济价值到多元复合价值提升。
促进发展机制转变。通过有序推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逐步构建土地、资金、信息、人才等城乡要素资源双向、自由、有序流动机制,推动资源要素从行政管理到市场化资源配置转变,形成城乡共生共荣、共建共享的融合发展格局。
促进发展动力转变。推动农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科技驱动、数字驱动、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以全域创新创业激活农业农村发展主体内生动力,构建利益分配机制,引导科技人员下乡进村,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价值;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撬动农业农村资源的市场价值;以数字经济构建农业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促进人居环境转变。加快农业农村景观化景区化改造,健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普惠均衡,着力塑造“林盤、田园、水系、绿道”相融相通的大美乡村,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人居融合,构筑生态宜人美丽家园。
促进生活方式转变。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乡村旅游、集体经济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实现就近居家创业就业,让农民在农业全产业链上的各要素、各环节分享收益,推动农村思维观念、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形成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的新局面。
作者
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