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2020-06-01罗来军保建云
罗来军 保建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既是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又是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且被写进了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渝双城“东进西拓”且彼此串联已成发展战略的科学选择和实践建设的大势所趋,川渝两地近期不断以充满新意的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由过去的“框架协议”“备忘录”转向了更多的“具体方案”“具体项目”。
成都实施的“东进”战略引导着重大项目布局不断往东朝着重庆方向延伸,今年成都市两会也特别强调要走好“东进”路;渝西片区成为重庆工业化、城镇化最活跃的区域,其“西拓”朝着成都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东进西拓,相向发展,“双星”辉映,充满着无限生机和光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必将深度推进双城以及双城支撑的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具体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
国家在西部地区布局的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经济增长极
成渝双城经济圈覆盖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主要核心城镇,是我国西部地区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程度最高的核心经济增长地域,在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排名第一的人口大省和国内生产总值大省,重庆则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又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是西部地区的核心经济增长地域,也是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圈具有同等地位的重要国家战略经济区。
根据2020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四川省2019年年末户籍人口9099.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6615.8亿元,重庆市2019常住人口3124.3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23605.77亿元。可见,2019年四川省户籍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约为6.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4.7%,重庆市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2.2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38%。总体而言,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在的四川省和重庆市总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大约8.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大约为7%。从人口规模和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指标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都具备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中心的禀赋条件。
国家在西部地区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科教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核心动力或者第一動力,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在我国西部地区,重庆和成都的人口规模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排名前两位,两座城市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也在西部地区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根据成都市统计局2020年3月28日发布的数据,2019年成都市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149家,比上年新增1036家,增长33.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9471.8亿元,增长10.8%。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研究与实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2.7%、24.8%、22.0%。新兴工业产品增产增量,太阳能电池、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分别增长103.0%、70.4%。网络零售新业态加快发展,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777.8亿元,增长15.0%。根据重庆市统计局2020年3月20日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5.0%和19.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16.0%、7.9%、10.3%和7.8%。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0%,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9%,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9.0%。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5%,高出非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速8.6个百分点。
可见,成都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两座科技中心城市,能够被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西部地区高质量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备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中心的条件。
国家在内陆地区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地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制定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在若干重点地区或者说若干核心增长地域取得战略突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持续不断的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够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改革新高地,在国家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扮演着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同等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以成为我国推动内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在西部内陆地区的改革举措,率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行先试,率先取得突破,率先积累经验,率先取得成效,为我国内陆地区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经验;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以成为我国改革的重点地区,在创新创业、教育科技、企业产业、区域发展、管理治理等方面的改革着重推进,为新时代全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动力;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以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兴试验区,一些在全国还没有推行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可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进行试验,取得积极成效后,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的典范区域。
国家在内陆地区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全方位内陆开放新高地
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高质量的全方位开放为引领和重要推动力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够成为引领我国内陆地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和重庆始终是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两座核心城市和前沿城市,在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中扮演着引领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角色。根据成都市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成都市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8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出口总额3309.8亿元,增长20.6%;进口总额2512.9亿元,增长12.3%。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714.2亿元,增长23.0%,占全市的比重为29.4%;对欧盟、东盟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36.5%、20.6%。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532.9亿元,增长19.8%。根据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重庆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79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出口3712.92亿元,增长9.4%;进口2079.86亿元,增长13.8%。按美元计算,货物进出口839.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出口537.99亿美元,增长4.8%;进口301.65亿美元,增长9.0%。
国家还在成渝地区布局有两个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川自贸区和重庆自贸区都是国家于2017年3月批准设立。其中,四川自贸区涵盖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川南临港片区3个片区,总面积119.99平方公里。此外,宜賓市也成为四川自贸区的重要协同改革发展区域,进一步扩大四川自贸区的地域范围,进一步增强四川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力度。重庆自贸区范围为119.98平方公里,包括两江片区、西永片区、果园港片区3部分。由此可见,成都和重庆在我国西部地区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对外开放角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够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高质量开放的新高地。
国家在内陆地区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我国制定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乃至全球影响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条件。根据成都市统计局2020年3月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成都市年末市辖区幅员面积367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49.6平方公里,共有铺装道路面积1.3亿平方米,成都市自来水供水总量11.8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6.8亿立方米,成都市污水处理率95.7%。年末天然气用气人口781.7万人,天然气输供气38.7亿立方米,城市气化率98.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527.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成都市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空气质量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287天,比上年增加15天,首次消除重污染天气,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6%、6.5%。地表水断面Ⅰ-Ⅲ类占比90.7%,比上年提升15.2个百分点,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根据重庆市统计局3月2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重庆全市自然保护区5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完成营造林面积约42.67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50.1%,重庆全市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昼间达标率为99.2%,全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2.0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4.6分贝,重庆城市区域噪声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评价为较好,重庆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等级为一级,评价为好,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16天,与上年持平,重庆市主城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下降5%。上述情况表明,成都和重庆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上具备了优良的环境条件。
而且,其他很多城市也具备了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优良条件。比如宜宾,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除成都、重庆以外的重要中心城市,生态环境优良,根据宜宾市统计局4月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末宜宾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420平方公里,宜宾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73平方公里。有国家级自然公园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乡镇73个,有省级湿地公园4个,省级生态县(区)5个,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城)3个,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镇3个,省、市级生态小区131个,市级以上生态村1750个。可见,通过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能够将其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核心经济区域,能够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布局的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经济增长极、国家在西部地区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科教创新中心、国家在内陆地区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高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地、国家在内陆地区打造的高质量全方位内陆开放新高地、国家在内陆地区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可以把高质量经济增长极、高质量科教创新中心、高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地、高质量全方位内陆开放新高地和公园城市示范区这五个方面定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取向,以此进一步深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作者
罗来军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保建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方案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