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翻转课堂”的数据结构教学研究
2020-06-01赵爽
赵爽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的优势更加明显。数据结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存在难学难懂的问题,本文针对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有效学习时间不足、知识内化困难、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缺乏及时有效的学习反馈等问题,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数据结构教学模式,以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整体教学设计,扩充有效学习时间,提高知识内化次数和深度,培养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通过及时有效的学习评价提高学习动力,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并在分析该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以数据结构课程中具体教学内容为案例进行设计分析。
【关键词】半翻转课堂;数据结构;教学模式
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相关算法的设计问题,课程内容抽象,逻辑性非常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感觉难学难懂。数据结构课程通常开设在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之后,学生如果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基础不扎实,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就更加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吃力,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对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探索適用于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入应用产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做作业”,变为“学生课前通过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自学,教师课堂解决学生问题”。翻转课堂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课前的学习效果直接会影响到课中的讨论、问题解答等各个环节。考虑到数据结构课程学习难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问题,对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了重新设计,构建了“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括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设计。
1.1课前教学活动
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上传课程教学资源至网络教学平台,合理设计课程导入,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安排在课前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后进行测试。教师根据学生测试结果情况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以便设计课上教学重点。
1.2课中教学活动
教师结合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完成课程内容精讲及疑难问题解答,在此基础上,对于课程知识点进行引申应用,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协作完成,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组同学进行成果展示。
1.3课后教学活动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基本作业,进一步深化知识点的理解。除此之外,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完成知识点拓展练习,为后续参加程序设计大赛积累算法基础。教师课后通过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反馈以及学生作业情况反思本次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以便进行下一轮课程设计优化。
2.教学案例
在数据结构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教学设计,现以单链表为例,具体给出本节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3.小结
本文对数据结构课程的“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并以实际教学中的“单链表”小节为例展示了具体教学设计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数据结构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成就感大幅提升,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 孙陆鹏,刘婷.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7):105-107.
[2] 郭美,肖敏.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3:76-77,80.
[3]基于学习元平台的生成性课程设计与实施[J]. 余胜泉,万海鹏,崔京菁.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6)
[4]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结构研究[J]. 易庆竑.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4)
[5]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7)
[6]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 赵兴龙.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02)
[7]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 陈怡,赵呈领. 现代教育技术. 2014(02)
[8]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开放教育研究. 2013(01)
[9]从“数据结构”课程特征本质谈实践教学改革[J]. 陈瑛. 计算机教育. 2012(06)
[10]基于Moodle网络平台的生成课程设计——以“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为例[J]. 彭远媛,李红波,张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03)
基金项目:2017年度华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Y17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