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促进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2020-06-01王小龙

理论与创新 2020年6期
关键词:促进轨道交通发展

王小龙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及城市的持续发展,对于轨道交通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轨道交通更应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营造和谐乘车氛围,大幅提升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有效保障运输及乘车安全,显著促进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精神;轨道交通;发展;促进

引言

轨道交通具有运输量大、客流密集、运行速度快、乘坐舒适度高、运行时间准确的典型优点,在提高人民出行效率、节约人民旅途时间、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在城市发展及经济建设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此,轨道交通更应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从而与城市发展进度相融合,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

1.志愿服务精神相关概念

志愿服务精神最初由前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提出,是指奉献、友爱、互助、团结、服务、进步的志愿精神。拥有志愿服务精神的志愿者,在不要求回报的前提下,自愿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贡献出时间与精力,既是一种伟大而高尚的奉献精神,更是人文精神的最高级表现形式。志愿服务精神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互助性的典型特征,与轨道交通“以人民为本”,“让群众满意”的企业文化与服务宗旨十分契合,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必能促进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2.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促进轨道交通发展的有效策略

2.1加强轨道交通思想政治工作

部分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工作年限较短,对于轨道交通服务理念、质量监督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此时就十分需要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对工作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志愿服务精神培养,综合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工作能力。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加志愿服务精神相关培训内容,使工作人员感受到志愿服务精神对于自我及社会的提升价值,主动投身于轨道交通志愿服务工作之中,让乘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热情真诚”的轨道交通服务,有效促进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还可以通过宣传讲座的方式,帮助工作人员认识到轨道交通在推动城市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城市的进步与发展与每一位居民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都息息相关,以此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有效落实志愿服务精神。另外,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还应重视对于模范员工的奖励与培养,定期甄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团结互助的优秀志愿服务工作人员作为企业模范,并进行适当嘉奖。从而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有效促进志愿服务精神在轨道交通服务中的推进与落实,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同时,为乘客提供更好更快的轨道交通服务。

2.2明确乘客需求,热心提供帮助,显著提升服务质量

大部分轨道交通车站内都设有询问处,帮助乘客解决出行时的疑难及突发状况。但此类问询处多是被动回答乘客问题,并没有在乘客需要帮助时主动解决问题并为乘客提供帮助[2]。因此,为提高轨道交通服务,促进轨道交通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可以将志愿服务精神应用于问询处,取消问询亭,设置问询台,安排具有奉献精神、热爱友爱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主动为乘客提供帮助服务。问询亭普遍高于地面,且设有大量玻璃隔断,难免会给乘客带来疏离、冷漠的错觉,而问询台就设在车站乘客行走区域内,与乘客密切接触,方便乘客提问。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为例,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志愿服务队在地铁天津站站设置了彩虹岗、党员先锋岗,每个岗位配备2名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一名志愿服务人员留守在问询台,时刻准备解答乘客疑惑;而另一名志愿服务人员则在车站内进行流动,在乘客出现疑难,需要帮助时主动挺身而出,热心提供帮助。同时问询台还具备着志愿者招募、公益机构交流、志愿精神宣讲等功能,有效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切身促进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2.3维护轨道交通设备,确保运输安全

运输安全始终是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最核心体现,在轨道交通设备的维护过程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对于促进轨道交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轨道交通安全隐患中,可分为心理隐患、人为隐患及管理隐患,心理隐患是指侥幸心理、懒惰心理、攀比心理及麻木心理,在轨道交通设备的维护过程中,一旦出现上述心理必将大幅提升轨道交通事故风险;人为隐患则包含违规操作、违纪操作、玩忽职守等,对于轨道交通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管理隐患则包含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老好人主义等,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十分不利于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践行奉献、友爱、互助、团结、服务、进步的志愿精神,能够对轨道交通安全隐患造成有力警示及打击,通过对正能量精神的宣传与发扬,能够有效熄灭部分工作人员的侥幸心理,帮助其重新找回初心,全身心投入到轨道交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之中。

并且,除了轨道交通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检修及维护时间,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可以鼓励工作人员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主动检修、维护所在班次列车。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检修及维护时间只是最低底线,在不影响轨道交通设备日常使用的情况下,主动缩短检修及维护频率更有助于及早排除设备安全隐患,从而显著提升轨道交通安全。同时,对于座椅、饮水器、共享单车等公共设施,可鼓励工作人员主动进行清洁、维护、检修及保养,避免出现公共设施损坏后互相推诿责任,无人解决并最终损耗报废,彻底撤出车站的现象,而是营造出和谐、温馨、热情、互助的车站氛围,让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及乘客均能处在文明、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整体提升轨道交通运营及管理水平。以此通过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整体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及服务质量,为乘客营造出“宾至如归”的乘车感受,为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结语

奉献、友爱、互助、团结、服务、进步的志愿精神既能够为轨道交通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及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有效落实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为促进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刘羽,周慧娟.基于乘客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总体架构[J].交通工程,2019,19(05):31-37.

[2]贾楠.基于乘客满意度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J].经贸实践,2018(20):63+65.

[3]庞婷婷,王玮.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185.

猜你喜欢

促进轨道交通发展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区域发展篇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