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视角下旅游美学教学内容调整研究
2020-06-01杨莹黎宏宝
杨莹 黎宏宝
旅游美学是众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重要课程,本文针对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从过程视角对当前主流旅游美学教学内容加以调整,构建基础知识、景观生成与欣赏、景观评价三大教学模块,以期提升旅游美学的理论深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旅游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开始显露出来,逐渐成为高等学校设置的一门学科。旅游管理年轻学科的地位决定了其教学开设的课程多为新兴课程,旅游美学便是其中之一。旅游美学进入大学课堂,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由南开大学出版、乔修业所著的第一本《旅游美学》教材问世开始的。尽管只有30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纵观当下旅游美学相关教材可以发现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将“旅游美学”等同于“旅游审美”,这种片面的认识给教学实践带来了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现有教材体系的梳理,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过程视角对旅游美学教学内容结构加以调整,以期提升旅游美学的理论深度,丰富知识体系。
一、现有教材的特点与问题
通过对读秀搜索和当当网上书城的检索,发现当前市面上通行的旅游美学教材种类繁多,如2010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乔修业主编的第三版《旅游美学》、2011年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庄志民所著的《旅游美学新编》等,种类多达近20种,见表1。
从這些教材的章节目录看,尽管在个别章节上相互之间有细微调整与差异,但整体来说包括3个部分:①美学、审美与旅游审美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研究范围、发展历程、美学特征等;②旅游审美客体的介绍,此部分为这些教材的核心内容,主要从自然景观审美、中国园林、中国画、雕塑、书法艺术、建筑、饮食、旅游服务等方面展开,在描述这些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基础上,阐述其审美特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欣赏;③旅游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与体验,从旅游者的角度讲述审美情感、审美动机、审美的心理意识等内容。
通过上述梳理,可以发现当前旅游美学教材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将“旅游美学”等同于“旅游审美”,课程体系局限于审美部分。大多数教材的编排将重点放在对审美对象的介绍上,这是受旅游美学认知的限制。第一本旅游美学教材中就认为“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此后的其他版本受其影响,将旅游审美对象(即旅游者的观赏对象)和旅游审美主体(即旅游者)作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教材编纂和教学内容安排上重点关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审美关系。我们认为这种认知较为片面,未能全面把握旅游美学的整体面貌。
(2)教学内容与旅游文化等其他课程内容存在很大的交叠部分。由于旅游美学课程安排围绕审美客体,如中国园林、中国画、雕塑、书法艺术、建筑等展开,与旅游文化、旅游资源等课程内容有明显的重叠现象。以叶骁军主编的《中国旅游文化实务教程》一书为例,其内容涉及自然景观的特征、聚落文化、建筑、丧葬陵墓、玉石陶瓷、书法绘画等,与上面介绍的旅游美学教材内容如出一辙。笔者的亲身经历是参照这些教材内容在讲授园林相关审美活动时,被学生告知有些内容在旅游文化课上其他教师已经讲过。可见,由于教材编制和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雷同,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安排,还会导致教学资源重复与浪费,对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非常不利。
(3)内容过于重视实用性,导致理论性不足。旅游美学教材在编纂之初的一大特点便是强调实用性,并以实用性为中心编排全书内容。大量篇幅被用来介绍诸如园林、雕塑、绘画、陵寝等各类旅游景观的审美对象上,导致教材的理论深度不足。这一特点遂被后来者沿用,仍以简明实用为导向。这一特点对30年前的高校学生,或者今天高职院校、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来说是合适的。然而,对于互联网极其发达的今天,这些实用性的知识通过网络变得唾手可得,占用有限宝贵的课堂传递这一类的知识未必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对于科研型大学的学生来说,仅仅讲授实用性知识显然是不合适的,不能满足学生深入思考与更高追求的需要。
二、过程视角下旅游美学的教学内容设计
关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源头入手,转变“旅游美学=旅游审美”的认知。从过程的角度看,旅游美学除了关注旅游美的欣赏(即旅游审美)之外,还需要关注美的生成。旅游美学不仅是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还是“研究旅游美的创生、展开形态、物化、符号化等系列过程的学科。”首先是旅游景观和旅游活动的生成,之后才谈得上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美的生成和美的欣赏与评价构成了旅游美学的全过程。据此,本文构建基础知识、景观生成与欣赏、景观评价三大教学模块,如图1所示。
(1)基础模块。这一部分沿用现有教材中编制的教学内容,分为导论和历史上的旅游审美观两个部分,目的在于介绍旅游美学的背景和基础知识。旅游美学导论这一块主要阐述旅游美学的定义、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及意义等,理解旅游活动的审美特性。纵向上,历史上的旅游审美观部分主要追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美学思想,比如比德观、畅神观、儒家的“中和之美”、道家的“自然为美”、禅宗的“空灵为美”等;横向上,与西方审美观进行比较,以更清晰地突出本土审美观特点。
(2)核心模块。这一部分主要在既有“美的欣赏”(即旅游审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过程视角加上“美的生成”部分。
第一,“美的生成”部分主要讲授旅游景观的生成过程,了解“旅游美”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认识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地形象的社会建构过程,了解景观生产相关理论思想。具体来说,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景观建构和景观符号化过程两个方面。景观建构部分以景观社会学如德波的景观理论为基础,重点介绍景观的生产过程和形成机制,比如可以参考葛荣玲所著《景观的生产:一个西南屯堡村落旅游开发的十年》一书,通过屯堡案例呈现一个景区社会被生产的过程。景观的符号化过程部分以符号学、麦坎内尔的景观神圣化过程理论为基础,在讲授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基础上,呈现旅游吸引物符号化意义转移过程。例如,在开始讲授课程之前,先问学生为什么提到苏州人们就会想到苏州园林,提起上海人们就会想到东方明珠,这些景观是如何成为一个地方的代表等问题,再结合实际的研究案例解释其中的机理。
第二,美的欣赏部分主要从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关系展开。其中,审美客体延续现有的教学内容,即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特点以及鉴赏的方式方法,如山石瀑布、园林建筑、书法绘画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内容需要进行压缩,不再是旅游审美的主体部分,遵循点到即可的原则进行教学时间安排。审美主体即旅游者的审美特点、心理状态和心理机制等,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依托旅游体验的相关理论,例如在讲授饮食美学体验时,除了常规地介绍中国饮食的审美价值、中国菜点美的构成要素、各类菜点及四大菜系的美学特征等之外,还会引入饮食是作为旅游主体的支持性体验及高峰体验存在等话题,拓展课堂的理论深度;审美主客体的审美关系关注旅游景观的审美诱导和旅游者的审美态度,两者的动态结合产生的审美意境等。
(3)外延模块。景观的审美和欣赏更多的是从审美主体自身的主观感受出发,是相对主观的一种体验。这一部分则从相对客观的角度讲授如何对旅游景观进行美学评价,例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可以在讲授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选景观类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选全国或者全球排名前五的最美景观。在掌握景观社会学、旅游体验、符号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从事相关规划工作准备技能。
三、结语
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是,“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除了实用性知识之外,教师还应该传递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就旅游美学课程而言,要求教师们首先要提升自身理论修养,将理论与实践两者兼而有之,为培养具有自主精神、思辨意识、动手能力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努力。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