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的保护及传承
2020-06-01尹乐刘柏林
尹乐 刘柏林
近年来,伴随着民族文化建设日渐发展与国家文化主权的反复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走进了大众的视线,被重新提上了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极高的关注度。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中华民族5 000年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护佑民族的繁衍昌盛,融入了国家发展的根骨之中。安徽省天长市作为中医之乡,中医发展在周边地区首屈一指,历史悠久,名医辈出,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法从明代传承至今,精湛的技艺与崇高的医德造就了远近闻名的千秋医学流派。伴随着多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引言
天长市隶属滁州市,地处苏皖交界,南北汇通之处,有皖东明珠之称。岁月悠久,源远流长,地域发展风气集合了百家之长,如气候一样不缺北方的凝练酷爽,也不失南方的细腻绵长,其间诞生出的文化也必然是趋近于完美的存在,岁月酝酿出的中医诊疗方法即中医诊疗疾病十步曲(“症脉表象”“四诊检测”“划分病域”“诸病分证”“八纲辨证”“辨认方证”“确立治则”拟定治法”“选方遣药”“观察护理”)始于唐代,诞生于民间,从充满烟火气的乡村里慢慢发展出来,贴合天长市的风土民情,契合于广大的百姓,使医学流派产生与后续不断发展。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展,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如何传承与保护,成为一个横亘于眼前的严峻问题。
一、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中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里明确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也提出了相对应群体的指向概念。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对于人民来说需具有认同感及历史感。中医最初诞生于中国的原始社会,自古便有神农尝百草救治百姓的典故流传。依据史籍记载,系统性的中医理论始于春秋时期,并在朝代更迭与历史发展中不断汲取、不断发展,在不断壮大自身的过程中形成愈加完备的中医理论体系。近现代以来,中医在中国不断地被边缘化,在申遗过程中也遭遇了困境和悖论,一方面揭示了作为遗产的中医到了不得不大力拯救之境;另一方面折射出古老中国作为遗产大国,并未对自身遗产本土性、多样性和理论体系加以分析、论述、阐释和提炼。从一个层面来说,这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进步,从另一方面看,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体现,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二)我国地方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的调查统计表明,我国目前的国家级与省级中医非遗保护项目中,总体传承时间浮动在100~1 000年,大多数集中在100~200年;传承代数在2~40代,大多数在4~6代。作为活态传承最好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所呈现的特质及其在相关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是鲜明且不可替代的。在漫长岁月中,呈现各地域特征的地方体系逐渐诞生,就像一个根源的传承逐渐伴随着脉络开枝散叶,立足于各个点再生根发芽、茁壮生长,区别在慢慢体现,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大量书籍、资料以及相应所需的器具都是很好的身份证明,这就是它们各自最好的特色体现,这些体现对于各个体系自身而言,都是其灵魂与根本所在。作为大数据中的小分子,同样是被认可的,但认可及发展程度,才是评判的重要因素。
(三)中医诊疗方法的产生及在天长地域的发展历程
天长市作为中医之乡,从古时起便记载多有土郎中行走于乡村济世救人,其手法与医术颇为高明且自成体系,对医道多独有见解。发展至现代,天长市中医院是首批全国示范中医院,是全国中医药协会,是安徽省卫生厅认可的卫生机构,荣誉称号众多,有安徽省十佳医院、全国医疗卫生示范机构等美誉。天长中医源远流长,起始于盛唐,形成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医史追溯逾越千年之久,有史料记载700余年。天长自有记载以来名医辈出,医学成果丰硕。距历代史料记载与查证:元代名医2人,明代名医9人,清代名医11人,民国名医1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权威机构认定的全国名中医3人,安徽省名老中医、名中医、基层名中医共9人,为国内外输送医学教授、知名中医12人。代表性医家出版《四诊秘录》《跛鳖斋医草》等医学著作25部,参编、内部编印发行医学图书30余部,发表医学论文800多篇。天长大地孕育出的中医学术思想在中国中医界颇具影响,“千秋医学流派”因此而名扬四方。
二、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发展及保护所具的特色及意义
(一)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发展所具特色
1.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底蕴,明确的指导思想为纲领
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自唐代诞生以來已逾千年之久的历史,蕴含丰富的历史、科学、文化、技术。目前,关于中医诊疗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医诊疗方法的起源与其具体的实际操作方面,相较于其他流派对人体健康发展直观体现程度的研究,渴望推动中医文化更好发展,渴望造福于民。加之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事项,接连出台了几部相关法律条文推动非遗文化保护,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也于2016年名列滁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向省级非遗部门递交相关申报材料,从大局来看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蓬勃向上的过程中。
2.历史文化的沉淀与融合
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最初诞生于民间,在古代也只是流传于行走于乡村中的土郎中之间,经过了岁月的磨炼与历史的积淀,中医诊疗方法结合不同时期的出色文化被不断揉捏、整合,从一个个开始细碎零散、没有关键与核心的点慢慢成了一个有条理性、系统性的整体,且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个地区不同时期的特质,是一种多元文化完美融合的体现,推动中医文化不断发展。
3.浓郁的地方特征
天长市位于滁州市东北处,淮河流域偏南、长江流域以北,正处于南方和北方的交汇之处,又夹在安徽省与江苏省之间,故此在生理习惯、饮食文化、民间习俗等多种方面均融入了南方和北方、苏与皖多方面的特征。南北方的生活起居、饮食等多方面的规律与细节为天长中医诊疗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既保证了其全面性,可以同时适应南北不同的地域,从而有相应的措施便于及时处理,包容性、针对性极强,为中医诊疗方法文化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些都使中医诊疗方法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4.宝贵的民族财富
中医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民族优秀遗产中的一块瑰宝,是一笔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是直接以地名命名的地方品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给文化不断传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我们综合考虑从保护、利用、发展3方面出发,使这一民族瑰宝得以发扬光大,逆流而上,在工业化进程如此迅速的现代保留原有的那一份文化气息,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促进,从而成为先进文化的载体之一。
(二)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发展意义
1.打造地方品牌,提升区域知名度
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申遗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解到本地域的中医药文化传承,提升流派知名度、美誉度,声名在外、享誉度足够高就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从而能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面上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不让其逐渐淡漠,始终活跃在民间,保持一个高热度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群众。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灵魂,是地域最具竞争力和辐射力的文化资源。
2.身份得到认可,归属感增强
地方中医医术发扬至今历史悠久,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在地域内分布较分散,从而使这种传承脉络就像一个树状图,从一开始的根结处发展到逐渐四散。在规模变得愈发庞大、选择面足够广的情况下,就越容易在里面发现更多的闪光点,这是其区别于其他地方中医流派的特点所在,彰显了地域特征,成为这个地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于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这不仅是对申请者世代传承心血的肯定,更让许多民间中医药人获得了身份归属感,从而展现本中医药流派的文化自信力和自豪感。
3.发扬根本思想,提升传承能力
中医药非遗项目区别于其他的文化项目,典型特点是“活态传承”,讲究从实践应用中来必将回归到实践应用中去,并世代传承下去,中医药文化的价值体现也在于此,济世救人是能力高低值最好的评判标准。所以结合目前国家政策看,与中医药相关的项目一旦申遗成功,国家层面都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学术支持等,鼓励发展下一代、培养传承人,更好地将国粹发扬下去,并鼓励总结本学术流派的日常经验,不定期做好学习交流工作,对申遗成功的项目寄予极大期望,委以发扬光大所属文化之重任。
三、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传承发展具体明细
(一)制约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发展主要因素
1.受众群体太过单薄
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社会各界人士对此了解过少,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中医的了解少之又少,生活中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近乎于零。青年一代作为祖国发展的栋梁之才、社会的中流砥柱,活动圈子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来说范围较广,所以传播节奏是极其迅猛的,同时一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代代口口相传,因此提高受众群体的面积是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2.体系未构建完全,思路不够清晰
作为一种由来已久、传承时间较长的文化来说,天长中医诊疗方法目前来说体系尚不够完善,从上而下一套完备的流程没有完全出台。比如在传承过程中,只注重“有形”的技术传承,忽略“无形”的思想传承;只注重理论传承,忽略应用传承;只懂得闭门造车,忽略社会实际,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古老技艺的活力。在多元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因为自身的硬性条件而受到限制,对于下一步需要拓展的领域思路不够清晰明朗,加之社会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如不形成完备的理论及实践体系,接下来的发展就比较困难。
3.受限于地域规模,难以向外拓展
中医诊疗方法的发展与传承受多方面资源的限制,首先,天长市地域规模有限,地处皖东,交通条件一般,没有与外界形成足够多的交流渠道。加之天长中医诊疗方法又限制于自身医学流派特点难以向外界拓展,自产生以来至今发展数百年的时间里,为便于更好地为地方人民造福,故而一直紧紧地与天长市多样的地域特点结合,所以对外界的影响程度不够,未能打造好自身品牌,制约了其发展。
(二)结合调研成果考量中医诊疗方法的地域受重视程度
1.中医诊疗方法的社会认知程度
相关调研小队通过对天长市3个较大社区居民以及居委会的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对天长市中医诊疗文化并不知情,对相关知识并不了解,以天长市3处较大型社区,即安康社区、石街社区、曙光社区作为调研地点,在被调查的300户居民中,完全不了解人数共有249人;了解部分人数共有33人;完全了解人数仅有18人。折算成比例配合综合调研数据看:83%的居民对中医诊疗文化毫不知情,一问三不知;11%的居民听闻过中医诊疗方法文化,但对这种文化的了解不够细致;只有6%的居民可以与我们就中医诊疗文化相关题目大加探讨、侃侃而谈,这一点需要引起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种文化应普及才能长久发展,否则只会慢慢被消磨。
2.近期政府资金投入程度对比
通过相关调研小队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交谈以及对部分非遗项目的实地考察,了解到了天长市政府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金投入程度。比如,天长市文化中心拨款348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其中关于天长市地域非遗代表:天长孝文化非遗项目投入资金90万元;同为省级非遗的天官画及甘露饼制作工艺项目分别投入资金34万元,中医诊疗方法相关项目投入资金44万元,除去以上几项外的其他市、县级非遗项目投入资金共146万元。结合以前的数据分析:天长市境内共有66个县级及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只有4个比重较大,作为4个中唯一一個尚且不是省级文化遗产的项目来说,投入占比可圈可点,发展前景好。总体归纳为:当地政府对中医诊疗文化的非遗传承发展还处在一个未完善的局面。
(三)天长市中医诊疗方法具体发展手段分析
(1)中医诊疗方法在天长市基层居民的心目中认知度还不够高,为贴合社会群体,避免其湮灭在岁月中,天长市中医院和政府应紧紧贴合时代潮流发展,运用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手段更好地发扬推广中医诊疗方法,促进发展。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较为落后,使中医诊疗法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新媒体发展迅速,通过互联网,例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方式,将中医诊疗法重新带到人们的生活视线中。
(2)逐步将中医诊疗方法细分类别、编辑成册、推广宣传,并在日后发展中重视对实际人才的培养。对于中医诊疗法的现状,几名老中医年事已高,真正掌握《中医诊疗方法》的中医师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医药保健养生需要。我们要对《中医诊疗方法》加强保护,同时也要培养《中医诊疗方法》的传承人等中医人才,整理总结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加强临床实践,弘扬中医特色。但是,现阶段天长市政府部门对中医诊疗方法相关的基础建设不够,除天长市中医院外再无任何实操基地,传播度与保护手段不够健全,要引起社会群众的足够重视,天长市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建设相关文化产业及保护基地,起到更好的传承保护作用。
(3)生产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从一种原始的民间自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式被提升为国家倡导和支持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模式迄今已有10年,在10年的不断摸索里,早已有了一套完备的体系,教育即生产的高级体现,教育乃一国之本,对一种文化的宣传应根植于日常文化教育中,天长市作为中医药之乡,文化部门应和教育机构合作,出版相关书刊,让每一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足够多的接触,受到足够的文化熏陶,更好地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下去。当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资料整合,对当地非遗保护中心相关人员拟定传承保护发展计划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发展。预期第一步使中医诊疗方法推向全市,让全市所有执业中医师均能了解《中医诊疗方法》,并以此为借鉴与参考,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取其所长、补己所短,更好地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第二步是提出建议并结合实际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为乡村、社区等基层单位输送一名中医,为地方基层人民服务,真正做到普及中医诊疗文化,以此方式更好地做到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和谐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及其可持续性的发展。近年来,中医诊疗文化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西方医学的不断渗透,几位传承人年事已高,面临着传承断层甚至失传的危险。如今,原生态中医诊疗方法的影响力还很小,無法吸引时代潮流的目光,但这样一份宝贵的财富需要发扬,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发掘,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迫切需要新一代青年人保护。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保护创造者和传承者,对这一遗产进行切实有效保护。更深层次来说,关注非遗不仅停留在保护层面,还应积极利用、开发,在地域单元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功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应该集合多份建议,广开言路,从而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和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人,争取不让每一项前人留下的珍贵财富遗失在岁月长河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史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史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中华文化是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人们生息和成长的“文化沃土”,也是人们永不迷失、永不失据的“文化之根”。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