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浩然之气,树师德风范
2020-06-01陈韦华
陈韦华
一、前言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们社会化学习的重要指引者,担负着塑造人的光荣使命。唐代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基本上概括了为师者的基本使命和重要职责,为千百年来主流社会所认可和推崇。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教育事业,并对师德建设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他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总书记要求教师要“立德树人”“承担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责任”,并明确提出,作为“传道者”的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摘自《习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12月7日至8日))。
传道授业解惑、传承文明、塑造灵魂,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秉承此天然使命,以之为自己的最高指导原则,不离不弃,直养而无害,则此理念“塞于天地之间”,可称之为教师的“浩然正气”。此气“至大至刚”,乃是“集义所生”,只有把师德所涵盖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都明白透彻了,并彻底做到之后,才能养成师德的“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中谈到儒家圣人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到要“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提供了一整套养“浩然之气”的方法论,这套方法完全可以迁移来用作养师德之“浩然之气”。
二、“必有事焉”与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的一切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完成社会化为目标,以教育学生为思想导向,以有益于学生学习成长为行动纲领,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为抓手。
作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教师必须要明确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我先给出一个明确答案,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里面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属性是国之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现代教育事业的方向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发言中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衡量标准不是唯分数,也不是唯升学率,不是唯技能,更不是唯文凭;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以“立德”为重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培养学生的坚定理念、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必须要明晰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又深刻地理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根本问题的一系列阐述精神,将之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不离不弃,心中“必有事焉”,才能在教育的实践工作中不会偏离方向。
三、“勿正”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孟子在提到养“浩然之气”时,要“勿正”,其意是指不要时刻想着去扶正,因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须经过思想的激辩与融合,以及实践上的探索与求证。
人类的知识来自于经验和教训,最初都是从生活实践中得来。学生在学校求学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却大多来自于课本教材,这些属于间接知识。学生对间接知识的学习缺少了真实体验环节,这往往会导致对知识理解不深入、能力转换不顺畅、学习兴趣逐渐衰弱等不良后果,继而产生学习懈怠、创新能力弱化等问题。
荀子《儒效篇》有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认知层次,由最低级的“不闻”到最终的“至于行”。即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实践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其著作《正面管教》中提到“教孩子把犯错误看做学习的好时机”。在没有获得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之前,学生们会不断地犯错误,直到他们终于获得了成功。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著称的蒙特梭利教学法认为:应当将学生视为一个自然渴望知识,并能够在一个具有支持性的,精心准备的学习环境中开始学习的孩子。它在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允许失败”。传统学校基于考试排名与及格率的考虑,很难容忍失败,担心失败会降低教学质量,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然而蒙特梭利教学法认为,教师们要允许学生失败,他们能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成功创造条件,最终走向成功。所有的教育流派都是以成功为导向,鼓励学生走向成功。然而“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习者事实上在多次的失败尝试中,才逐渐走向成功。
教师们应当在教学工作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环境,既让学生经历成功的感觉,又要让学生有失败的体验,让学生同时拥抱成功和失败。教师通过创建允许失败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工作中“允许学生失败”,甚至和学生一起“庆祝失败”,总结“失败的原因”,那么这种对学习者的“宽容”会极大地鼓励学习者的探究精神,这毫无疑问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创造性人才。
四、“心勿忘”与教师及时的指引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勿正”指的是要为学生创造允许失败的环境,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由失败走向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可以过早或者过多地“纠正”“纠偏”。然而,教师对于学生的体验活动应当始终加以观察、关注,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有益的指引和建议。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决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措施;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应当如同电影导演一样,始终观察着学习活动的进展,并及时地对学习活动的“主演”——学生进行指引。一部好的电影是由演员来完成的,这离不开导演把控全局;同样,一次成功的学习活动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这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引。
谈到具体的学习环节,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学会。教师应当时刻牢记:教学活动中讲授给学生的知识,他们是很容易遗忘的,因此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知识,他们才能够记住;然而,只有让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更进一步,教师甚至可以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创造”知识,而不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的“学习者”。
教师对于学习活动的规律性认识越深入,对学习者状态的观察越具体,对学习过程的掌控力就会越强,对学习者的指引也就越及时准确。
五、“勿助长”与耐心等待
《孟子·公孙丑》讲述了一则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在插秧以后,每天到田里面观察,总是感觉秧苗长得太慢了,他希望秧苗长得快一点,于是便在夜里偷偷地跑到田地里,把秧苗一根根都拔高一点,如此忙碌了一夜,累得骨头都散架了,回到家告诉家人说自己快累死了,因为在田地里忙了一夜去拔高秧苗;他儿子听说后,急忙跑到田地里去看,那些秧苗因為根基被动摇,都快要枯萎而死了。
秧苗的成长有着自身的规律,违背了这个自然规律,秧苗不会得到健康的发育。同样,学生的成长也有着阶段性和规律性,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学生的成长就如同那些被“揠苗助长”的秧苗一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这个自然规律来指导学生成长,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发育。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持续一定时间、需要付出耐心的过程。在完成必要的指引之后,教师很多时候需要做的是“静待每一朵花开”。
六、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而教师正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教师的师德素养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品质。师德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是对师德义理的透彻明白和教育活动长期实践的自然结果,其核心正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师们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更加深入理解教育的方向性问题和规律性问题,才能养成自身的“浩然之气”,树立师德风范,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多做贡献,无愧于新时代人民教师的称号。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