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开展策略

2020-06-01袁丁

北方音乐 2020年8期
关键词:合唱训练高中音乐教学开展策略

【摘要】音乐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能够使学生在遨游音乐世界的过程中增强审美素养,实现对情绪和心理的有效调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课程。合唱训练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协调不同音高的学生,呈现较高的艺术水准,增强合唱的艺术效果。然而,在合唱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会对教学工作的实施造成限制。本文研究了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问题及原因,探索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教学;合唱训练;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184-02

【本文著录格式】袁丁.解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开展策略[J].北方音乐,2020,04(08):184-185.

目前,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全面展开,有利于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种种弊端,增强我国的教育竞争力,同时满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养成的思维习惯与能力素养,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音乐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消除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产生的情绪问题,使其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我们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本门课程的优势与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强对合唱训练的重视,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演唱技巧,使学生感受音乐世界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训练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音乐素养不过关。在高中阶段,由于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教学中存在兼职的现象,部分音乐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担任,导致其难以将全部精力用于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当中,限制了合唱教学的有效实施。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限制,难以保障教学的专业性与系统性[1];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方式,使教学课堂过于沉闷乏味,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对于音准训练和气息调控等也不够重视,学生在合唱中的参与度不高;最后,忽视了基础训练。教师缺乏对学生音乐基础的调查分析,在曲目选择上难度过大,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不利于其未来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开展策略

(一)激发合唱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关键,在合唱训练中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与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合唱兴趣的激发,还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合唱当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满足多样化教学工作需求,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教师应该对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将复杂、抽象的音乐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展示出来,促进课堂实效性的提升。跟着多媒体设备进行合唱和学唱,教师应该在此过程中加强指导,在学生和音乐作品之间构建桥梁,真正在合唱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艺术呈现效果。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祖国颂》和《同一首歌》等作品,使学生在较大的反差中形成认知冲突,掌握不同合唱形式的基本特点,从而为接下来的训练与教学奠定基础;鼓励学生通过长吟朗诵等方式进行气息训练,掌握呼吸循环的要点。

(二)增强音乐认知

在合唱训练当中,教师的音乐素养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了促进合唱水平的提升,教师应该主动增强自身的音乐认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终身学习意识,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善知识体系及技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实践工作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使其能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掌握合唱的艺术内涵[2]。在合唱前,应该针对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情感内涵等进行分析。比如在《赞歌》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对蒙古族的基本文化习俗加以了解,在多媒体中展示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相关视频或者图片。此外,还需要对歌曲中的演唱技巧如蒙古长调等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夠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并激发自身的情感共鸣。

(三)融入动作教学

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充分表达,在合唱训练中还应该加入相应的动作,淋漓尽致地体现音乐情感,提升合唱训练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保障其难度适中,防止由于节奏过于复杂和专业性太强对学生自信心造成打击。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分析,选择其感兴趣的流行合唱曲目,实现对合唱技巧的有效讲解,在丰富的体态律动当中,能够实现音乐节奏与肢体动作的有效融合,彰显音乐的独特魅力与作品表现力。比如在混声合唱《蟋蟀与蜘蛛》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对其拟人化的特点进行剖析,以演唱内容为基础设计相应的肢体动作;比如在“臭虫也来凑热闹,叫人火冒三丈”的演唱中,可以通过双手叉腰的动作来展现作品内容与情感,增强合唱效果。动作的加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演唱的技巧及作品的情感,而且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

(四)重视基础训练

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基础能力,为其将来发展提供保障,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通过适当的放松训练使学生劳逸结合。在合唱训练前,鼓励学生互相按摩,使自己的肩部、头部和颈部等得到放松,通过热身活动打开嗓子,为合唱训练打下基础;对于气息的调控也是合唱训练中的关键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保持站立姿势,感受气息从腹部均匀上升和下沉,从而增强气息的平衡性,防止在合唱中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对于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错误气息方式,教师应该对其及时纠正,并通过反复的演示使其掌握调控要点,保障呼吸的自然性与柔和性[3];音准训练也是合唱训练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运用钢琴等乐器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保持正确的音乐,防止合唱效果受到影响。

(五)分配合唱内容

对于合唱内容的合理分配,也是增强高中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能够使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其音乐综合素养。合唱的特殊性在于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协同配合,才能展现出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对于成员默契程度的要求较高。由于高中生在音乐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分配合唱内容时也应该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应该使其演唱难度较小且音程较大的部分;对于音乐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该适当提升演唱的难度,比如三叠度合唱等,促进其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层次化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在同一套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展现出的不适应性,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不同学生在自身嗓音条件上也有所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合唱内容进行分配,确保不同音质、音域和音色都能得到合理编排,从而增强整体艺术效果。

三、结语

合唱训练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实现对不同学生的有效协调与组织。教师的个人素养不过关、教学方法单一和忽视基础教学等,是在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限制了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此,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合唱兴趣、增强音乐认知、融入动作教学、重视基础训练和分配合唱内容等途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逐步提升高中音乐合唱训练的教学水平,最终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倪柔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开展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80,82.

[2]刘晓洺.合唱训练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刘巍巍.高中阶段开展合唱艺术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袁丁(1984—),女,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合唱训练高中音乐教学开展策略
职高合唱训练中跑调问题的解决措施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合唱有益于农村学生行为习惯之养成
信息技术支撑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微课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群体心理对合唱训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