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乐相济 润物无声

2020-06-01于澜

北方音乐 2020年8期

【摘要】胡晓东教授的《佛乐传播与国家在场——以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为例》一文,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并结合了传播学、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宏观动态的文化传播视野审视佛教及其用乐,关注到了国家在场这一“生境”下佛教及其用乐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理论意义,可以为学界提供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新思路与新视角。

【关键词】礼乐相济;国家在场:佛教及其用乐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077-02

【本文著录格式】于澜.礼乐相济  润物无声——读《佛乐传播与国家在场——以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为例》[J].北方音乐,2020,04(08):77-78.

佛教及其用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佛教本为外来宗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本土化”衍变,形成了中国佛乐独特的艺术形式。佛教以佛曲为媒介来传播,自其传入以来,其佛教音声风靡天下,而佛教音声的感染力其他艺术更加强烈。其流传地域广泛,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质、维系乡土社会秩序、和合人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佛教圆融的智慧与中国“以人为本,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高度相契合。诺贝尔奖(物理)获得者杨振宁说:“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佛学”相比说明了佛教具有庞博的哲学理念。佛教及其用乐能流传至今,不仅是因其符合当时人们宗教膜拜和祈求幸福的心理,还与国家这只“无形之手”的调控有关。2014年,习主席在法国巴黎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时指出:“在儒、释、道三教当中,佛教的发展相对较好,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最重要载体。而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征程上,中国佛教可谓天降大任,任重道远。”这也说明了,国家主流意识对佛教及其用乐的影响。

《佛乐传播与国家在场》这篇文章共分为国家礼乐制度下的文化接衍、“忠孝合一”的封建礼教思想下的佛教音乐、汉密系统下的佛乐文本结构的一致性以及佛乐形态相通性四个部分。全部是围绕着“国家在场这一‘生境下的佛乐”展开的。第一部分旨在分析“国家在场”的意义。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首先阐述了佛教文化与国家“礼乐相济”的制度之间密不可分的深层关联,指出传统佛乐乃国家礼乐在寺院及民间的重要接衍,显现其“国家在场”的意义;与此同时,辅以大量的瑜伽焰口仪轨音乐的实地田野调研和详实的文献资料佐证,解释了佛教仪式作为“五礼”的接衍及佛乐创承主体的国家身份认同;其他的传统姊妹文化也是在国家“无形之手”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从“俗乐—佛乐”的过程。随后,作者从封建礼教中的“忠孝合一”的思想出发,阐释了佛乐对封建礼教思想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最后,作者回归佛乐的文本。在这一部分,作者论述了汉密系统下佛乐文本的结构“一致性”和音乐形态的“相通性”,二者都深刻阐释了国家在场这一“生境”对于佛乐传播的深刻影响。在全文的结论部分,作者从佛乐的生境升华至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沿着“封建国家制度—礼制—里约及相关制度—中国传统音乐—佛乐”的路径,审视中国传统音乐在国家在场这一“生境”下的传承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研究课题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学术前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从研究课题及内容上来看,国家在场“生境”下的佛乐研究,这一课题本身就已经立足于学术前沿,具有较强的学术前瞻性

宗教研究是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关注已久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仪式学的发展,作者以佛教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为据点向外辐射,也显示出作者慧眼独具、视角新颖。作者不仅将调研工作落到了实处,还引经据典,使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封建礼制下佛教仪轨音乐这一中国传统音乐的盛况。

二、从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法上来看,作者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并结合了传播学、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研究方法

这是作者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法上的前瞻性。在进行音乐学分析时,作者对佛教仪式音乐进行了记谱、采录等方法将“活态”的资料保存下来。重点对瑜伽焰口仪轨音乐进行剖析,对其所处仪式的整体仪程、音乐形态、结构进行了客观的阐释,将佛教仪轨音乐置于当下的生存语境中,将佛教仪轨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对其功用、音乐构成、形态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将“同宗民歌”的概念引入到对佛乐仪轨音乐的研究中。作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佛乐之间除了有差异性还有共通性,尤其是佛教梵呗音声。文章就佛教仪式音乐中广泛使用的《华严会》一曲为例,在对佛乐进行归纳爬梳后,又对谱例进行抽丝剥茧,总结出其旋法、结构、主干旋律和唱腔上的共性。佛曲《华严会》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了“同名异曲”“同曲异名”等曲牌,这些曲牌都是有亲缘关系的,同属一个曲牌母体,这一现象也是因为国家这一“无形的手”的调控所致。

三、从研究对象上来看,也具有学术前瞻性

近些年,仪式学开始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佛教仪式音乐的音乐形态一直被学者们所关注着,但鲜少有人会将其与国家礼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往往是“浅尝辄止”,对佛教及其用乐的历史溯源部分一带而过。作者却将关注的焦点落在“佛教仪轨音乐”与“国家在场”两条脉络上,深入挖掘出了二者的内在联系。

佛教及其用乐不仅是宗教文化,也是国家礼制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正因为有了国家层面的制度传播与维护,从宏观的角度看,佛乐客观上延袭了华夏传统音乐文化的基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乐教”。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就不可回避对佛教音乐的研究,而研究佛教音乐就绝对不能回避对佛教仪轨音乐的研究。之前的研究者们在面对佛教文化及其音乐文化时,多偏重于单一的乐曲研究,深扎于佛教乐曲的音乐形态分析之中,而忽略了从整套佛教仪式的仪程出发来看佛乐在整个仪式中的功用。作者在研究佛乐仪式音乐时,将音乐形态、用乐原则、仪式信仰与观念等不同的层面进行了紧密结合,并且跳出狭隘的音乐圈中,将自己纳入“文化圈”中,不再满足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现状,而是运用了宏观视角,站在更高的位置上“鸟瞰”整个封建礼制下的整个佛教仪式用乐,以佛教仪轨音乐作为切入点,由点到线,由线带面,点面结合,最终将“佛乐仪轨音乐”和“国家在场”这两条命脉融会贯通。

行文至此,笔者认为《佛》一文,一方面详细阐述了在国家这只“无形之手”的宏观调控下,佛乐在我国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体现出人类学和音乐学的交叉和渗透。对佛乐生境进行研究,有利于认清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本质和全貌,由此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内在规律与特征,也有助于揭示佛乐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是如何承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另一方面,也为佛乐研究增添了理论知识的佐证。

全文環环相扣,视角独特、论点新颖、思维缜密、逻辑清晰,融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不可多得的文献。作者从国家“礼乐相济”的国家制度出发,为我们生动地展现出了佛教音乐文化的传播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也正因为有了国家层面的制度传播与维护,佛乐才在最大限度上承载了华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乐教”。此文章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对佛教音声的研究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以及佛乐在礼乐相济下“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更多的学者可以关注到这一领域的音乐研究来,常此以往,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湮没,得以生生不息地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胡晓东.佛乐传播与国家在场——以瑜伽焰口仪轨音乐为例[J].民族艺术,2017(1):1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