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没有必要太花哨
2020-06-01叶存洪
叶存洪
这些年,中小学的课程意识普遍增强了,很多学校都在推进课程建设,或者自我摸索,或者请专家打造,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建构系列校本课程,林林总总几十门乃至百余门课程,并从结构的高度“画”出体系、图谱,看上去非常漂亮,堪称完美。
可问题是,你的课时从哪来?每周的课时是恒定的,教育行政部门明确地规定了国家课程每门课每周的课时数,要求学校必须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能“机动”的课时很有限。没有课时作保证,你弄的那么些课程恐怕就只能是装装样子充门面,说得再直接一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已。
既然如此,还不如实际一些,朴素一些,做点能够落地的事情,那就是推行项目化学习。所谓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PBL。项目化学习以多学科、跨学科直至超学科的形式展开,在一个主题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统整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之中。一个优秀项目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科间知识的无限张力以及互相的兼容并蓄。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被认为是素养时代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指向学习的本质。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对大概念的追求、持续探究的过程性、指向核心知识等重要特征,使项目化学习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课程的结构方式,指向知识观的变革与人的心智的自由迁移。
比如,一块小“石头”很不起眼,微不足道,但将它作为一个学习项目,其实大有文章可做。它有涉及地理知识的石头来源,或地壳运动、岩浆喷发,或海水冲刷、溪水打磨;有传统的叠罗汉游戏:学生分小组,在三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能用10块石头堆得层数最高,考验同学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石头汤》等绘本分享;有涉及历史知识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有涉及作为建筑材料的石头建筑;有涉及美术的石头壁画;有涉及音乐的乐器石磬;有涉及饮食文化的石锅鱼、石板烧烤;有涉及生活美学的石头项链、生活日用的石凳;有涉及神话传说的女娲补天的“五色石”;有涉及石头的诗词歌赋、成语故事;有涉及到桥梁的石拱桥等,它们在一个主题下互为基础、融会贯通。
学校、家长可能会习惯地从“有用”“无用”的角度考虑,学习这些东西“有用”吗?换句话说,会不会耽误学生的考试和分数?我想,中小学12个学年24个学期,如果每个学期完成1个学习项目,围绕24个项目将所有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统整起来,学生所学的知识都可以“立”起来,“联”起来,“活”起来,必定可以像一根根红丝线一样将所有散在的“珍珠”串起来。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原有的零星的、碎片化的知识统整起来,从体系、结构的高度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联结、链接,其结果只会有益于学生的考试。而且,重要的是用时不多,每周拿出1-2节课(或1个单位时间)应该是可以做得到的。
一个好的项目化学习的设计,需要3至5次的迭代,需要一步步改进,通过反复优化驱动性问题、观察学生表现、调整匹配资源、设计相应的评估,来累积学习的资源。这对于一些学校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地,但是近年来在其他一些地區和学校也正在萌芽。项目化学习的深度推进,需要多元的平台、良好的沟通机制、行政的适度包容与鼓励、学校的顶层设计、研究者的理论创新、教研团队在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共建,以及教师团队在项目和课程结构上的持续探索,这些要素需要持续优化,从而成就素养导向下的项目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