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圣地
2020-06-01林加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读到这些名句,你一定会想到一位圣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國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贤人72位。他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子生前在此讲学,首创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此后的中国历史打上了深深的儒学烙印,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为“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积淀以及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1994年,孔府、孔庙、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府旧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孔子去世以后,其子孙后代居住庙旁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子后裔的住宅已经扩大到数十间。随着孔子后代官位的升迁,孔府建筑不断扩展,最终达到了庞大的规模: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00多间。
孔府大门的上方高悬着匾额,写着“圣府”二字,门两边有对联一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上面少一点,寓意“富贵无头”,“章”字中的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意“文章通天”,此联概括出千百年来“圣人家”的气派。
进入孔府大门,只见九进庭院分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后不断扩建,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共分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等。孔庙占地约200亩,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黄瓦红墙、雕梁画栋,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
其中,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殿内供奉孔子塑像。它和故宫太和殿、泰山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其大殿结构简洁整齐,斗拱交错,金碧辉煌。大成殿的建筑艺术,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才华和智慧。
据称,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告终。以此赞誉孔子知识渊博,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的家族墓地。
孔子墓西的3间西屋为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后相继离开,只有子贡在此又守3年。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建屋3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林中柏树、桧树、楷树等盘根错节,野菊、柴胡、灵芝等数百种植物生长茂盛。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除一批著名的汉碑被移入孔庙之外,孔林内还有李东阳、何绍基等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因此,孔林又是名副其实的碑林。
在这里,成片的古树让时光肃立,每一处风景都蕴藏着历史的韵味,那些精巧的建筑群透着庄严,也昭示着荣耀。每一个来这里参观的人,都会对儒家文化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林加飞 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