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小组合作 “一对一”帮扶

2020-06-01马琳

考试周刊 2020年42期
关键词:一对一运算能力问题及对策

马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再进一步推行,使得教师越来越重视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引入到初中教育之中,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逻辑运算能力的学科,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的运算能力强调在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抽象化与逻辑化的方向发展,可见,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和重点,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运算能力;问题及对策

运算能力在重视学生正确运用运算算理的基础之上强调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密切相连,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有层次的运算能力发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数学课堂之中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问题

学生的运算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表现,在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课业压力往往使得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和成绩的提升而相对忽略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使得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只是停留表面和形式。其次,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往往局限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然而运算能力的内涵远远超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更加强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使学生准确运用数学知识、合理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另外,教师在初中数学中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大多是基于课本之上,没有引入学生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不牢固,导致学生在进行运算的过程当中没有达到理想的实际效果。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能够为提高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质量拓展新的途径,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通过组织小组合作的方式带动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

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

(一)遵循运算规律,注重循序渐进

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随着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提升的,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运算基础知识学习,通过遵循运算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实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有理数估算无理数的范围,通过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引导学生进行无理数的学习,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实数,除了整数和分数以外,还存在着一种新数,希伯斯发现了无理数的存在,我们将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其他的便是无理数,也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深入的学习无理数,首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的时候,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接下来就请大家在小组内展开合作,探讨一下用何种运算方法来进行求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通过将无理数的产生背景引入到数学课堂之中的方式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到了数学教学情境之中,在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发挥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时的自主性,充分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有的学生说道:“可以用面积法和平方根的相关知识求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在回顾了有理数运算方法的过程当中进行了新课知识无理数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实践之中了解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接着,教师再将无理数的运算引入到课堂之中:“虽然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但是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和运算规律同样适用于实数的运算,接下来就请大家估计一下2大概是多少,可以用计算器求其近似值。”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启发了学生的数学运算思维,通过一个实际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运算的角度进行了理解,另外,教师遵循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规律,引导学生在回顾有理数运算规律的基础之上进行实数的运算,做到了在尊重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展开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保留自己的答案,使學生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进而完善自己的答案,通过学生在数学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带动学生从浅到深的运算能力的培养。

(二)激发运算兴趣,培养运算习惯

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运算过程之中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过程,在一个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之下提升学生对于运算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运算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

例如,在讲解《整数的乘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的运算能力一共有三个层次,即从简单的运算到熟练的运算到掌握运算的技巧,学生的运算习惯也是通过这三个步骤逐渐培养起来的,烦琐的运算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的主动性和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趣味性的数学教学课堂,通过生成性的动态课堂带动学生运用运算技巧,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讲解的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下黑板上的这两个问题,3×3×3可以简写成?a×a×a可以简写成?”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通过一个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到整数的乘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之中,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再引入乘方的概念:“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让我们再观察更多的一些式子,看看他们的指数和底数是怎样变化的?”接着,教师再展现一些具有规律的式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充分带动了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的参与度,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进行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归纳总结:“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同底数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那么大家可否用算式来总结一下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呢?”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小组合作之中,学生能够通过互相学习进行更好的总结,接着,教师可以邀请小组内的成员来进行小组讨论结果的展示,有的小组说道:“am·an=am+n”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算技巧的提升通过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欲望:“大家说得非常正确,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再继续探究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来表示运算的结果呢?”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在激发了学生运算兴趣的基础之上,引入了同底数幂相乘的新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提升了自身的运算能力,使学生在通过运算的法则进行思考的过程当中培养了运算习惯。

猜你喜欢

一对一运算能力问题及对策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