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2020-06-01黄峻梅
黄峻梅
摘 要:科学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科学教育也不是中学课程中哪一门学科所能全部承担的。语文学科往往被排除在了科学教育之外,其实质是缺乏教育远见和违背教育目标的,科学教育不可能完全独立于语文教学之外,而且语文教学对于科学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科学教育;科学素质;科学精神
语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它记载着人类活动的足迹与社会所取得的成果,其中包含着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科技成果,同时还记录着科技发展中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而这些又恰恰是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要求的。
一、 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误区
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教育不可能是传授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技能,而是要关注科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与科学情怀。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诸多的曲解与片面性认识,使得科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举步维艰,甚至被束之高阁。
(一)科学教育被贴上了“学科化”标签
语文教师普遍把科学教育当成是科学课、物理课、化学课以及生物课等科目的任务,与语文教学无关,而且学生也同样认为语文课与科学教育相距甚远,根据不会了解和理解语文中的科学内容,这种标签化的认识造成了科学教育远离了语文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将其排除在了语文教学之外。实质上,科学研究是人类有意识的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行动,也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它与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具有社会性、人文性与文化性,所有的科学活动也都是建立在一定社会文明基础之上的,体现着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的关注,体现出科学家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因此,语文学科内容中包含着丰富而多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探究,科学教育是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文明之外的,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不可能独立于语文教学之外,而是与语文教学紧密关联的。
(二)语文教师科学教育观念严重缺失
语文教师不是科学课教师,语文教师不会教科学课。这是语文教师在谈及科学教育时经常会表达出来的意见。不可否认,语文教师不是科学课教师,但不是说语文教师就不能对科学教育有任何的作为。比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作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这些气象知识就是科学教育的内容。还有如讲《邓稼先》(杨振宁)一文时也不可能不会讲到“氢弹”“原子弹”这些科学技术内容。因此,语文教师不但不能缺乏科学教育的理念,而且还应该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语文教学中不可能没有科学教育,还必须要强化科学教育,这是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三)语文教师的科学教学能力不足
語文教师普遍存在着对于科学教育的方法和能力不足的问题,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也不能全部归咎于语文教师。由于语文教师是学习文科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缺少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知识不足是客观原因,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对于有关科学教育方面的内容往往就绕道而行、避实就虚,造成缺乏必要的深入探究,使得科学教育的能力与方法严重不足。因此,语文教师关于科学教育的补课与学习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关系到提升学生基本素养与关键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 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必然性
科学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科学的进步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进而流传至今。科学发展历史、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成就都会在语文中得到体现,而且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无不包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中有不少关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内容,如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一文中写道:“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些都将是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完美的契合点,能够让学生对于科学充满向往,产生浓厚的科学兴趣,培养崇高的科学精神。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中学生是中学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科学精神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精神、理性精神,主要包含有批判和怀疑精神、创造和探索的精神、实践和探索的精神、平权和团队的精神、奉献和人文的精神等,这些精神并非全部来源于科学研究之中,也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具备科学精神,因为科学家首先是普通的人,也就是说教育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就首先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科学除了促进生产力,还促进人的精神发展,作用于人的心灵。”因此,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也是科学教育的必要性的体现。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时代性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这一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然而,“思维品质”的提升就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这与语文核心素养是一致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通过语文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新颖的视角、独特的个性,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并能够不迷信权威而敢于提出新问题,勇于向新问题提出挑战且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这就是当代中学所要形成的科学品质。
三、 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与教育能力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强烈的科学教育意识,要将科学教育作为语文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样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严密的文字表述能力就必须通过语文学习来习得。为此,语文教师要摈弃给科学课贴上“学科化”标签的观念,始终把科学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只要涉及科学教育的内容就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要能够开创性地进行科学教育,不能将科学教育排除在语文教学之外。其次,语文教师要具备适当的科学教育能力,对语文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提出过高的要求是不现实的,但至少要掌握必要的知识与能力。比如,在教授《奇妙的克隆》(谈家桢)一文时,语文教师就不可能绕过“克隆”这一科学问题,因此就必须对“克隆技术”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否则将无法解决学生的问题,也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无法实现科学教育的目的。而且,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有关“克隆”的知识,教师还要能够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方法,如搜集关于“克隆”的视频资料、图片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可视化教学等等,都是语文教师必须熟悉的教学方法。
(二)挖掘科学教育内容,强化体验科学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具有科学教育内涵的基本知识材料,扩展和丰富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找出教材内容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点、切入点,广泛搜集相关的科学教育内容、材料及素材,并制订实施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与运用。比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入选有:《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奇妙的克隆》(谈家桢)、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生物入侵者》(梅濤)、《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等六篇课文都是属于科技类文章,也就是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关于科学教育的内容仍然有限,因此还需要语文教师的主动探索与深入挖掘,开发更多元、更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广泛、更优质的科学教育。比如,利用《敬畏自然》(严春友)这篇议论散文中的内容: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来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教育,从而使学生懂得“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的科学道理。
(三)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强化语文与科学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关键是要把握语文课与科学课的有效整合,而这种整合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增强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能够把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比如结合语文教材中科学家、科技成果、自然现象等内容,组织学生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手抄报的形式讲述科学知识、介绍科学方法、了解科学原理等。例如,以“中国石拱桥”为主题讲述关于桥的知识;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等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自然观察等活动,以撰写报告、观察日记、作文等形式,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正如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写道的:“以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综上所述,科学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语文学科往往被排除在了科学教育之外,其实质是缺乏教育远见和违背教育目标的,科学教育不可能完全独立于语文教学之外,而且语文教学对于科学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