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动物园”,伤害的不只是动物
2020-06-01徐晓欢
徐晓欢
近两年,“迷你动物园”悄然兴起,国内不少大型商城都引进了一些形象逗人的小动物,再配以萌萌的文字渲染,办起了看似与售卖商品风马牛不相及的“动物园”,前缀“迷你”,显得可爱之至。可实际上,这正是商家又一精明的营销模式。
“迷你”一词源自于英语单词“mini”的音译,汉语意思是微型的、袖珍的,或者在同类事物或产品中属于小巧、精致型的,如迷你裙、迷你型汽车,听起来有小巧玲珑的可爱。可是动物是有生命的,把动物园给“迷你”了,意味着动物活动的天地变小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质量怎么也可爱不起来了。
“迷你动物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物园,真正的动物园是高仿自然的,首要条件是模拟各种动物生存的原生环境,尽可能地保障和展现动物在野生环境中的自然生活状态。比如细尾獴,它本是南非沙漠地区的小型穴居哺乳动物,动物园把它请来了,就要充分考虑到它的穴居习性,在园内笼舍中给它充足的、可供挖掘的地面空间,让细尾獴能够在园内如同生活在原生地一样,可以自由打洞,入地穴居,不受惊扰。可商城寸土寸金,“迷你动物园”中的动物领地大幅缩水,细尾獴不仅没有辦法建筑自己的巢穴,还被迫持续暴露在游客的视线中,没有任何空间可以让它们远离骚扰。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细尾獴满是压力,导致出现异常焦急、狂躁的行为,既影响了它们的健康,又可能对游客造成伤害。
与细尾獴一样习惯于掘土洞穴生活的还有土拨鼠、耳郭狐等,可它们来到“迷你动物园”后,只能与细尾獴同病相怜,过着一样难以“入地”的焦躁生活。
树懒、松鼠等灵长类则与细尾獴等相反,它们爱攀爬“上天”,高仿野外的动物园能为它们提供足够的垂直“上天”的空间,可“迷你动物园”只有“迷你”的空间。又如鸵鸟等需要大量跑动的动物,水獭、水豚等需要游泳或泡澡的动物,向往的是广阔的平面空间,可供驰骋畅游。这些条件室外动物园能满足,而“迷你动物园”只能是望空间而兴叹了。“迷你”,连最基本的活动空间都无法保障,更谈不上什么场地丰容了。因生活习性被限制,生活质量被破坏,“迷你动物园”里的动物瘦骨嶙峋,直到枯死或是郁郁而终。
有的“迷你动物园”为了节省空间,自以为是地想出了混养的主意,如将细尾獴和树懒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再各自割据一小块领地。然而,前者适应的是荒漠环境,后者适应的是雨林环境,混养不仅没有保障它们的生活质量,还极易造成动物间疾病的交叉感染,甚至会传播给游客。
“迷你动物园”自诩方便了对孩子进行科普,其实那是伪科普。这里的动物生活在不自然的自然中,早已扭曲了习性。
“迷你动物园”本质上只是市场的一个噱头,一个卖点,借“动物园”之美名捞金。捞金的背后呢?不只是对动物的伤害,也是对孩子的伤害,因为人们从这里看到的,不是对生命的尊重,而是对生命残忍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