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供需分析与研究
2020-06-01黄皓华
【摘要】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研究表明普通高校美育的育人导向更加明显,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美育活动,美育资源保障等持续向好,基本满足了学生需求,还存在美育教育资源不均衡、供给力量不充足,面向全体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偏少、经费投入力度不够等供需矛盾,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高校美育实践举措。
【关键词】高校美育;美育资源;供需矛盾;实践举措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207-02
【本文著录格式】黄皓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供需分析与研究——以湖南省普通高校为例[J].北方音乐,2020,04(07):207-20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美育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新时代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省教育厅于2019年2月面向全省所有高校,征集了2018年度学校美育改革创新75个优秀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一方面,2018年湖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美育的育人导向更加明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整体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稳步推进,美育活动丰富多彩,美育教育资源保障持续向好,能较好的满足全省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美育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面向全体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偏少,部分学校核心指导工作有失偏颇、经费投入力度不够,艺术教育资源供给力量不充足直接导致了美育工作无法深入开展。现从“课程教学、艺术实践活动等方面,分析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供需现状。
一、艺术课程教学创新引入思政教育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学校常规教学活动,是开展美育工作的一个共同的重要核心内容。一方面部分高校将文化艺术社团日常训练、艺术演出实践项目纳入到选修课程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全面实施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与推广,旨在通过课程建设来进行美育改革创新,主要开设礼仪课程、民俗民歌音乐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从网络课程平台建设与推广实际情况来看,艺术教育资源的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原因不是课程内容的强度难度太大导致学习困难,而是学生们能够自主学习并消化的人数比例只占少数。
将音乐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思政音乐课堂,是各高校开展美育实践工作的重大举措,充分发挥思政音乐课程的作用。以爱国精神为切入点,以此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例如引入“国旗下的演讲与国歌演唱”课堂教学,深入实施 “红色歌曲进课堂,红色舞蹈上舞臺”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实施“音乐课堂教学”“课外音乐演绎”“舞台音乐创作”三步音乐艺术教育环节,从普适性的课堂红色音乐作品赏析到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红色文化故事的演讲和表演,最后到精英化、个性化的舞台原创红色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
二、艺术实践活动驱动校园文化建设与艺术展演
高校艺术实践活动以兴趣为核心主题,成立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其中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以导师的科学研究和项目研发为主,实行以科研推动团队建设,以项目驱动实践创新。不仅是第一课堂的扩展与延伸,也是学校服务社会,进行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窗口;成立民间艺术传承协会手把手的的手工艺术教学;成立民间音乐演唱表演教学,为同样喜爱民间音乐同学们建立了一个学习表演平台。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音乐特长爱好在课外活动中找到一个展示的平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学校根据所在地域特色来成立不同表演形式的艺术团体,打造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艺术品牌。例如绣舞潇湘旗袍表演队、“武陵风韵艺术团”,让学生通过参观学习、交流访谈、动手实践等参与到各类艺术与设计实践和展演活动中来,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建设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精神生活需求。
高校艺术展演活动是开展美育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各高校开展方式也是非常多样化的。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组建学校学生艺术团,成立学生艺术社团联盟。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类系列活动、代表学校参加系列比赛及晚会演出,为校内喜爱艺术的学生及艺术特长学生,搭建提升与展示自己的绚丽舞台,也集中提供了优质的艺术类活动资源。部分高校依托相关艺术类专业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平台优势,建立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素质高、专兼结合的艺术团教师队伍。聘请专业教师长期为艺术团授课,还不定期聘请校内外艺术表演专家开办讲座,提高艺术团团员的艺术修养。其二,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花艺交流,并在现场进行花艺展示,让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陶冶情操,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开展校园生活摄影艺术展,让学生发现和感受校园之美,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体会美就在身边。这些艺术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美育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参与的学生只是少数而绝大部分学生参加此类艺术实践活动偏少,部分学校主要领导指导工作有失偏颇、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够,艺术教育资源供给力量不充足,直接导致了美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无法深入开展。
以上情况说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如何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在今后高校美育工作的中应采取以下举措。
(一)建强美育教师队伍,做到专兼结合
把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是配齐配好美育教师的前提,要按照在校学生总数配备艺术教育教师,有条件的高校应探索实施公共艺术课特聘教授制度。努力全面提高美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为保证艺术教育的延续性应鼓励普通高校建立与中小学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逐步建设一批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汇聚培养一批美育名家名师。为鼓励广大教师应加大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各高校应建立符合美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积极为美育教师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创造条件。
(二)推进美育课堂教学,打造艺术金课
各高校应成立学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提高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美育教育质量。进一步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建设一批高质量美育慕课,涌现一批“公共艺术金课”,扩大优质课程覆盖面。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美育科学研究水平,重点研究高校美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教学规律和模式、考核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
(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努力创新发展
学校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转化、融合”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也才能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
参考文献
[1]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42-845.
作者简介:黄皓华(1968—),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