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江源国家公园:创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范本

2020-06-01赫万成

新西部 2020年5期
关键词:三江园区公园

保护好三江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水塔”坚固而丰沛。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践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坚持规划引领,密切分工协作,加强科学研究,倡导开放办园,并积极培育生态理念,在充分发挥好地方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处理好以藏文化和草原文化为主的当地文化传承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系,坚持现代化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共创精神家园,促进和谐发展。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

三江源头、亚洲水塔,携着从天而来的江河水,从远古流到今天,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雄浑壮美,叙说着她的神秘旖旎。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战略决策,拉开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序幕。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是为了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自2016年体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三个最大”要求,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列为“天字号”改革工程来抓,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部署意见》,提出“一年夯实基础工作,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设立国家公园”的工作目标,确定了8个方面31项重点工作任务。初步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解决了执法与监管、保护与建设等“碎片化”的问题,根本改变了“九龙治水”的局面。

2018年12月,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青海省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被作为130种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积累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突出生态保护,更好维护“中华水塔”生态安全

保护好三江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水塔”坚固而丰沛。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针对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敏感性强的特点,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和整体保护,统一功能区划,更好维护了“中华水塔”生态安全。

1、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三江源分布着非常丰富的景观类型,包括亚高山森林、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沼泽化草甸、高寒湿地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以及分散在这些生态系统中的大大小小的居民点。每一种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特点、生态系统功能都有显著差异,但在整体上是实现“生态安全屏障”和“中华水塔”功能的基础。在体制试点中,将山水林湖草系统进行综合治理,从流域尺度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确保国家公园内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把黑土滩治理、封山育林、沙漠化防治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以及生态移民、牲畜暖棚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等民生工程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性修复、整治和保护。这不仅符合景观生态学的原则,也为其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模板。

2、加强物种多样性动态监测和重点物种保护

三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动植物种质基因库。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共分布野生陆生脊椎动物270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有2238種。物种多样性是维持包括支撑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诸多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基础,对于维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至关重要。针对人为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生境碎片化和栖息地减小等威胁,以及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在内的自然因素,一是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和关键区域保护工程,维护了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而促进动物物种的丰富度;二是不断加强科学研究的投入,进行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险预警和评价。随着栖息地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日益修复,诸如藏羚羊、野牦牛、棕熊、藏野驴、马鹿、黑颈鹤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目前约有蹄类共计约18万头只。

3、加大对典型区域的保护和治理力度

通过科学设定保护区域占比,确定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的典型区,对鸟类重要栖息地、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森林系统和黑土滩重点退化区等进行重点保护和治理,实现以有限的重点保护区域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完整性的目的。在对典型区域进行保护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保护区划定和当地群众生活之间的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保护效率,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对自己家园生态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这种将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的做法,既体现社会主义共享共建的价值观,又能促进科学理念和本土知识有机结合。

4、开展生态系统健康和原真性评估

通过生态评价了解和解决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反馈评估国家公园建设的效果和科学性、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合作,在各个层次和不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评价研究,包括湿地修复效果综合评价、黑土滩治理评价、野生动植物多样性评价、生态脆弱性评价等,整体全面地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经验和不足,促进试点工作的持续健康稳定开展。

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实施国家公园条例和总体规划

管理局始终把加强顶层设计作为体制试点中谋全局、谋系统、谋长远的关键之举,作为与园区生态保护实践探索衔接互促的有效抓手,作为推进体制试点的重要方法和科学路径,先后出台了内容全面、路径清晰的管理办法,为顺利推进体制试点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明确的工作指南。

1、探索创新管理体制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用积极的行动和作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好经验,谱写美丽中国青海新篇章”的指示精神,紧盯体制试点方向性、全局性、突破性,从政策、规划、立法等多个方面加大创新制度供给,努力以创新思维谋划总体设计、制定部署意见、落实配套政策,并注重各项政策规划配套组合,推动各项举措向试点的关键点聚拢。一是通过机构整合,形成了以管理局为龙头、管委会为支撑、保护站为基点、辐射到村的五级全新管理体制,“九龙治水”和“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得到了解决,基本实现了 “一件事由一个部门来管”体制试点目标。二是强化中央事权、落实青海责任,管理机构职责界限清晰。在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衔接的基础上,编制《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生态保护、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产业发展和特许经营、社区发展与基础设施等五个专项规划,形成了“1+5”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体系。三是加强规划衔接,依法开展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修编,同步修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探索推进“多规合一”。

2、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

结合三江源实际,兼具与国际接轨,研究制定并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指南》及引用标准汇编,制定发布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准体系导则》《三江源国家公园形象标志》《三江源国家公园术语》等青海省地方标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为青海省第五个设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单位,必将为国家公园改革创新、建设发展、科学研究、保护管理、宣教服务和技术推广等标准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进入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的轨道。

3、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地方法规。2017年6月,青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同时依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成立玉树市人民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和常规巡护执法行动,有力保障了体制试点建设的顺利推进。二是行政规章。形成以中央9号文件为引领、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政策制度体系,先后印发实施了12个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依法建园有了根本保障。三是资金保障。体制试点阶段主要采用了中央财政拨款和项目资金为主、地方财政投入为辅、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了重要保障。

密切分工协作,推动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良性互动

按照整合优化、统一规范,不做行政区划调整,不新增行政事业编制的原则,组建管理实体,行使主体管理职责的要求,围绕改变“九龙治水”,实现 “两个统一行使”,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有机结合,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归属清晰、权责分明、监管有效的全新管理模式。

1、形成分工明确协调联动的共建机制

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共建机制,调动省州县各级积极性,强化属地责任,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领导体制。省级层面,成立了由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体制试点领导小组。玉树州、果洛州也分别成立体制试点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进辖区内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实。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由玉树州委州政府1名负责人兼任。玛多、杂多、治多、曲麻莱4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兼任所在园区管委会(管理处)党委书记和主任。管委会(管理处)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主任兼任所在县党政副职。管委会(管理处)内设机构和下设机构与县政府相关工作部门的领导实行交叉任职。依托乡镇政府设立保护管理站,站长和副站长分别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兼任。3个园区管委会受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所属州政府双重领导,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为主。各园区管委会(管理处)设立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受管委会(管理处)和所属县政府双重领导,以管委会(管理处)管理为主,负责具体实施县域内园区内外山水林草湖等自然生态空间系统保护,统一用途管制,统一规范管理。资源环境执法局受管委会(管理处)和所属县政府双重领导,以管委会(管理处)管理为主,依法承担县域内园区内外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工作。各园区管委会(管理处)下设的生态保护站,承担县域内园区内外生态管护工作。国家公园范围内12个乡镇,增加国家公园相关管理职责。管委会(管理处)负责县域内园区内外自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特许经营、社会参与和宣传推介等职责;属地县政府行使(包括国家公园)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等职责,不再行使试点区内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同时,属地县政府機构改革,按照生态保护优先、职能有机统一、党政有效联动、编制有效支撑原则,结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

2、探索建立横向联合生态保护综合执法管理体系

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是体制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国家公园范围内上下“三级”联动,形成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同时,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保护分区内下设的16个森林派出所,其机构和职能不断强化,“二级”执法体系不断加强。二是不断探索与毗邻省份横向联合综合执法新路子。主动衔接沟通省域间各相邻保护区,加强对生态探险游、非法穿越保护区等联合监管力度,加强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与新藏川等省区相邻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盗采、盗猎、盗伐等违法犯罪活动。三是促进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高效结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青海省检察院共同推动探索构建生态公益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必将打通生态公益司法保护瓶颈,共同推动法治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迈上一个新台阶,必将对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加强科学研究,深入探究三江源生态系统演替规律

准确分析和把握三江源自然资源禀赋及其分布格局,监测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种群及各种环境要素的变化模式,研究三江源生态系统动态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是国家公园进行科学立法、科学规划、科学保护和科学管理的基础。

1、致力于摸清三江源生态系统资源家底

通过深入科学考察掌握资源总量及各种资源的分布格局,明确各种生态系统总体面积、分布范围,以及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和冰川冻土的总量及分布。借助国家“青藏高原二次科考”重大机遇及国家公园各类项目,对三江源区内各种资源进行摸底清查,尤其是对冰川、草地、湿地和森林等重要类型的退化程度和面积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家底。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区域进行科学监测,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策略,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修复和干预,在总体上遏制了三江源生态退化的趋势,显著提高了园区草地、森林和湿地的覆盖率。

2、逐步掌握三江源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规律

不断加强监测平台建设,为掌握三江源生态系统动态变化提供了保障。到目前为止,建成了包括综合监测、草地监测、森林监测、沙化土地监测、湿地基础监测和水文水资源监测等共计487个地面监测站。此外还应用“3S”技术和高精度红外动态追踪摄像技术,以及卫星、无人机等多源遥感监测,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通过对气象要素、植被组成及覆盖度、动物种群动态及行为、水文水资源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连续监测,为保护措施的制定、保护范围划分、工程建设的设计规划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系统的大尺度监测基础上,通过划定范围、提供指导和协助,推动在较小的尺度上进行观测研究。通过设置涡度协方差系统对一定区域内草地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通量进行研究,明确特定类型生态系统的碳同化和排放情况,估计出区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通过建立控制实验研究植物群落对特定环境因子的响应,获得该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在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候鸟和留鸟的研究,明确鸟类物种的分布区域和多样性特征,获得种群动态的监测数据。建立基础数据的共享机制,满足对自然现象背后驱动力和机制的研究需要,补充国家公园微观监测数据。

3、探索揭示三江源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影响因素及其驱动机制

针对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脆弱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等因素综合影响,加强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上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探究三江源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提高预测能力和环境风险把控能力,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在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省内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产生了众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科学保护三江源提供了理论支撑。

发挥社区功能,建立和完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

国家公园内社区是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内社区居民,从“排除式”转变为“涵盖式”管理策略,改变以前人与保护区相分离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水平,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积极构建管理部门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1、坚持保护生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根据园区实际,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一是按照中央“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结合青海省情实际,制定出台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含金量高的“1+8+10”政策体系,明确精准施策的行动路径,打出了强有力的脱贫攻坚“组合拳”。二是坚持政府主导,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财政专项、行业扶贫、地方配套、金融信贷资金、社会帮扶和援青资金,形成了“六位一体”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了财政稳定投入增长机制,每年省级财政专项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扶贫资金增长不低于20%。三是着力打造了生态“十个一批”的扶贫新模式,使牧民群众能够更多地享受改革红利,强化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牧民群众得到全面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国家公园建设与牧民群众增收致富、转岗创业。

2、坚持保护生态与扩大就业相结合

截至2018年底,三江源国家公园内按照“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政策,确定生态管护员17211名,年内发放补助资金达3.15亿元,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并统一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实现了山水林田草湖的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各园区制定完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积极构建“生态管护+基层党建+精准脱贫+维护稳定+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六位一体的生态管护模式。各园区对生态管护员进行了生态管护职责、管护方法、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等为内容的多轮培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组建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统一配发队旗、巡护袖标、上岗证和巡护日志,尝试开展马队和摩托车队远距离巡查管护,充分利用原配发的流动帐篷及多媒体收视系统,构建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使园区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者。

3、坚持保护生态与社区共建相结合

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功能定位,构建国家公园体制下的新型社区,推进社区转型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互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推广社区共管协议,建设了以社区共管为主要内容的4个示范村建设。通过联户经营、家庭牧场等举措,提升了畜牧业的比较效益。通过开展澜沧江大峡谷揽胜走廊、黄河探源等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提高了牧民的经济收入。鼓励引导并扶持牧民以社区为单位从事国家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等工作,使牧民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的收益,成为永远不离开的国家公园守望者,更加积极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倡导开放办园,有序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

有序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重要内容。园区坚持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原则,初步建立了社会和科研院所参与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了社会志愿服务等机制。

1、建立社会参与合作机制

一是搭建社会融资平台。以园区作为平台或载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广泛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给予从事生态保护、建设和发展的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以荣誉激励和信誉保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建设与发展。二是调动企业参与。牵手多方力量“呵护”美丽三江源,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共建共享机制,鼓励企业从事生态恢复治理相关项目。三是非政府组织助力。多家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多领域助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项目获得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与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三江源思源1号”慈善信托计划。北京巧女基金会赴园区实地调研考察后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组织编制《国家公园擦泽示范村村落建设概念性规划》,不断深化合作机制。阿拉善SEE基金、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原上草、雪境等非政府环保组织参与合作,为共同推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各项工作献智慧、做贡献。“雪豹守望者”团队联合编制出版“三江源环保小卫士——江措”科普读物,宣传普及三江源生态保护科普知识。四是推进国际合作。与全国对外友协文交部、青海省外办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辟渠道与世界各國形成互动。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瑞士、日本、韩国、斯里兰卡、南非、印尼、柬埔寨、古巴等近15个国家近百名大使、议员、专家及友好人士磋谈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发展。

2、建立科研院所合作参与机制

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为三江源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更高平台、创造了更大机遇。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法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资源调查,进行科学考察活动,攻克科研难题。建园以来,依法申请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的科研团队87批次。这些科研活动,对摸清园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人类生产活动和其他基本状况夯实了基础,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三江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恢复三江源生态系统提供了智力支持。目前,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规范化保护与建设调查报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黄河源区湖泊调查工作初步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与模式》(进展报告)、《三江源国家公园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及数据平台建设和开发应用》(进展报告)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三江源国家公园考察报告》等五项科研成果提交了阶段性进展报告。

3、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

通过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有效解决了园区工作人员缺口,有效缓解了管理面积大、工作人员少、专业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一是建立完善志愿者招募制度。在认真做好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全面掌握各类志愿者的数量、类别、特长、志愿工作选择时间等基本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志愿者特别是青少年志愿者参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做好志愿者管理和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园区需求服务的内容,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志愿者进行知识及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了志愿者服务水平和层次。三是实行志愿者动态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在册志愿者档案,做好志愿者参与园区志愿活动的时长记录和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志愿者激励保障制度。

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系统约束下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园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子。

1、鼓励牧民群众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鼓励引导并扶持牧民从事国家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监测等工作,让他们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穩定长效收益,促进增收致富。一是鼓励经营生态产品项目。在体制试点的推进过程中,鼓励支持牧民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家庭宾馆、旅行社、牧家乐、民族文化演艺、交通保障、餐饮服务等经营项目, 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二是探索特许经营权实现方式。鼓励当地牧民将草场、牲畜等生产资料,以入股、租赁、抵押、合作等方式,流转到牧业合作社,探索将草场承包经营权转变为特许经营权。三是创新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制定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全面实现了园区“一户一岗”,农牧民群众生态保护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成为生态保护最直接利益相关者和最有积极性的保护者,进一步激发了社区牧民参与保护的内生动力,有力地促进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2、以畜牧业合作社为支撑提高生态产品转化的效率

目前,3个园区已组建48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其中,入社户数6245户,占园区内总户数的37.19%;整合草场5182.37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47.7%;整合牲畜125.21万头(只),占牲畜总数的40.7%。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分配方式由单纯的按劳分配向劳动、草场、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转变,牧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在合作社的引导下,富余劳动力积极开展交通运输、建筑、餐饮、工艺品加工等二、三产业,同时,通过发展电商模式,提高产品的销售半径,打开全国消费市场。

3、尝试开展特许经营提高生态产品转化的效益

三江源国家公园在继续实行草原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许经营。一是鼓励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建立健全畜牧业现代化经营体系,推进传统畜牧业提质增效,建成草地生态畜牧业保护发展区,将草场承包经营逐步转向特许经营,形成了适度规模经营为主导的畜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鼓励开展支撑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的服务类项目。鼓励特许经营者开展与国家公园保护目标相协调,以生态体验为主的文化旅游项目,构建完整的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体系。三是鼓励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小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培养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推动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品牌。四是中藏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冬虫夏草、大黄、贝母、藏茵陈等特色优势资源,建设中藏药材繁育体系,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4、建立野生动物肇事有效补偿制度

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可提高原住民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容忍度。一是实施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政策。2012年1月1日,《青海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办法》颁布实施,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随之推行。2017年,园区四县共落实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327.4万元,但补偿率不到14.5%。二是建立多方参与野生动物伤害和保护补偿基金。杂多县政府和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牧户共同出资设立“人兽冲突保险基金”,强化人畜冲突管理,提高了牧民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尝试建立家畜保险基金。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率先尝试建立家畜保险基金制度。家畜保险基金的建立,激发了社区群众自我管理家畜动力,有效减少了狼、雪豹等食肉动物对家畜的伤害。

培育生态理念,积极释放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长期以来生活在三江源头的农牧民群众形成了系统性对土地、河流、山川保护的生态文化,因为对自然有着宗教意义的敬畏情怀,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已内化为根深蒂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伦理道德。这种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践中,一方面,充分发挥好地方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积极处理好以藏文化和草原文化为主的当地文化传承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坚持现代化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共创精神家园,促进和谐发展,不断增进园区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有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参与生态保护。

作者简介

赫万成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猜你喜欢

三江园区公园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在公园里玩
开车去公园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一见如故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