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高水平自贸区为引领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2020-06-01裴成荣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是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开放门户,在我国各类经济区中,具有最高的自由化程度。近年来,我国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功能自贸区的推出,进行多视角的差别化探索,希望试验出来的改革经验更具有针对性和差别化,并形成更多、适用面更广的改革试点成果,从而更大力度地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可以说,自贸区是我国实现全面改革、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力度的重要抓手。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创设,到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自贸试验区的获批,从沿海开放前沿,到长江经济带与新亚欧大陆桥,从东北到西南,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空间布局上不断向内陆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中指出:开放不足是制约陕西发展的突出短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要充分发挥好陕西自贸区的作用。陕西自贸试验区作为西北地区惟一一个自贸试验区,其发展定位于制度创新,以创建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样本为基本要求,是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发挥科教与人文优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实现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门户。2017年4月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立足于制度创新,以创建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样本为基本要求,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其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在自贸园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创新、增进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系统集成特点、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复制推广性的制度创新案例。尤其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对外开放不断迈上新台阶,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成为陕西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与全面实现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载体。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奋力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加快培育陕西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开放高效的开放环境,高水平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是陕西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平台,是陕西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抓手,也是陕西不断提升开放度的重要举措。
一是深化对自贸试验区的再认识,对标国际水平探索创新路径。从国外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实践来看,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是自由,关键是做生意成本低、效益好,重点是便利,降低成本是要害。“自由化、市场化、法制化”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目标。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还仅仅处于“放管服”改革,制度创新仅局限于一般的便利化层面,离国际贸易自由化标准还有較大差距。如何对标国际水平,找准学习样板,探索符合贸易规则下的自由,营造市场化、法制化的环境,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使自贸试验区建设向自由化、市场化、法制化目标迈进,应成为陕西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方向。
二是加快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片区间协同发展。陕西自贸试验区需从省级层面对重点领域的行政改革进行统筹,优化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能。加强三大片区的服务协同与资源共享,通过功能区域整合充分发挥不同片区的差异化定位,设立联动平台,推动各功能区的资源交互、深化合作、相互促进,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进而扩大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的影响力,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纵深推进。
三是强化自贸试验区与所在园区的融合,推动区域整体协同创新。目前陕西的自贸试验区都是叠加在各种高新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新区的基础上设立的,其目的是为制度创新提供可依托的区域产业基础和贸易环境优势。由于过去的各类园区其发展主要定位于经济功能和产业功能,自贸试验区定位主要是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方面的制度创新功能,因此二者的发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何进一步强化自贸试验区与原有各类园区的协同创新作用,促进自贸试验区与各类园区协同融合发展,是未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四是以中欧班列为纽带,加强东中西部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陕西自贸试验区由于地处内陆,本身经济腹地较小,对外开放度整体不高,贸易规模十分有限。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断扩大对外合作,积极组织货源,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疫情防控期间,空运、海运多方受阻,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合作,通过“铁铁联运”“公铁联运”,将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打造成为货物聚集分拨中心。防疫所需的一次性防护服和注射器、人民生活必备的粮油、产业链上的原材料等物资,都搭载“长安号”往返于亚欧大陆再分发至各地。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行,成为一条高效的国际运输“黄金通道”。加快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以“三个经济”为突破口,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探索创新“物流+贸易+产业”发展模式,持续提升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辐射带动力,既需要陕西积极作为,也需要加强与相关省份的通力合作,更需要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五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合作培养渠道。高效整合科教文卫等人才资源,打造全面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人才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发展,为人才提供高效服务。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采用新技术、新服务模式,广纳人才。加强自贸试验区与高校的战略合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使自贸试验区成为高校学生的实习基地,使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能与自贸试验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建设高水平自贸区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简介
裴成荣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