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研究

2020-06-01姚宣屹

北方音乐 2020年7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新课程改革小学音乐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而小学正是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意识以及合作意识息息相关。所以说,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是所有教学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137-02

【本文著录格式】姚宣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20,04(07):137-138.

小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性格都不稳定,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合唱教学可以作为小学生情感理解与表达的辅助工具,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相关的教育人员能够将音乐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特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歌唱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个学科的素养培育成为了教师的重点。小学生的想象潜能是巨大的,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其包含想象力在内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的激发与提高基于音乐教学的整个板块之上。音乐教学所包含的各个环节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帮助。小学音乐比较简单,都是二声部。因为基于小学的认知能力决定了音乐的复杂度选择。合唱教学可以说是小学音乐教学的点睛之笔。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环节,包含几个小的部分。大致上可以分为合唱之前的准备活动、合唱的练习以及反思。想要合唱练习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了解音乐的背景,掌握演唱的技巧,合理分工,最终展现出学习的成果,之后通过反思有所提高。合唱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认知养成、情感发展以及合作能力。所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重点部分,通过有效合理的合唱教学也能够不断向素质教育靠近。

二、小学生的特点分析

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要求“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以学生为准,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助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只有教师先给自己明确的定位,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重组的发挥空间。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引导者的身份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认知分析

在认知方面,小学生呈现出的特点是模糊性、被动性。无论是音乐学科还是其他学科,想要更好地学习掌握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不同的认知能力对应学习的复杂难度也是不同的。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还停留在初步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对学科的认知都是浅显的模糊的。小学时期也正是他们建立正确认知的黄金时期。所以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正确的认知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在合唱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对音乐技巧等认知较少,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出现混乱的情况。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音乐的认知从被动向主动转化,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有效引导。

(二)情感分析

小学生的情感呈现出单纯化的特点。因为大部分的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情感也相对单纯直接。音乐不仅仅可以用来欣赏,还能够成为抒发情感的工具,如古代文人墨客一般通过文字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而音乐是将旋律加入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小学生无论是在朗诵课文的过程还是在学唱歌的时候很容易没有感情的大声朗读。即使教师会引导学生小声哼唱,但是学生还是会为了热闹也好,展现自己也好,没有感情的进行演唱。这样一来合唱的力量不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合唱的美感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说,如何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在合唱的过程中赋予情感,也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

(三)性格分析

“人之初,性本善。”小学生其实还停留在“人之初”的阶段,他们的性格虽然说还没有成型,但是其中并没有掺杂什么不友好的成分。合唱是一个合作的过程,盲目的合唱不会得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如果恰到好处的合作,将会出现学生们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合唱将合作意识加入到学生的性格品质中去。当今世界的方向是合作共赢,一直以来我国在国际上是和平大国。合作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将来的生活中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小学作为性格品质养成的奠基阶段,理应承担起应有的教育责任。

三、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一)丰富课堂导入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性极强,所以在教师观当中有“为人师表”的要求。教师通过自身的榜样力量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课堂导入是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实不单单是音乐合唱课程,其他课程也需要课堂导入,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背景,学习起来也更加轻松。想要取得最佳的合唱效果,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之前,需要将歌曲的背景、情感以及基本的技巧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成功的合唱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将每个声部唱准。在背景介绍以及情感奠基之后,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听力训练,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不同的声部以及轻重音。在奠定一定的音感之后,学生再进行合唱,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柳树姑娘》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春天来了,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景物。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的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当有学生提到柳树的时候,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哪位同学能夠回忆起来描写柳树的诗句吗?”这时候可以引出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之中的诗句。这首诗描写了柳树的姿态。通过曲目背景的引入,情感奠基,使学生对整首歌曲的风格有所了解在演唱的过程中对情感把握更加准确。《柳树姑娘》整体偏轻快,通过不同声部的分配,学生的合唱也会带出真正的春天的气息,从而达到合唱教学的目的。

(二)多种形式进行合唱练习

经过背景的介绍,情感的铺垫,听力的训练,接下来就是合唱练习环节。通过练习让学生找到感觉,通过练习的磨练,学生们之间的默契度也会有所提升。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及兴趣可能会随之消散,而如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合唱练习,学生们便会保持新鲜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一些例如电子琴、笛子等乐器的加入,也能够让整个合唱氛围更加濃烈。音乐与很多其他艺术都息息相关,例如舞蹈、美术等等,如果在合唱中加入这些元素,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新颖,学生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例如在《小雨沙沙沙》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歌曲分为两个部分,分为为“沙沙沙”小组和“哗啦啦”小组。两个小组分别合唱,教师可以组织小小的合唱比赛,在课堂上表现比较好的小组可以得到一颗小红心。使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认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除此之外,还可以为歌曲编舞、作画等等。在编舞、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歌词以及整个曲目的理解,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发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音乐的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能够如雨后春笋一般,通过一定的引导定会节节高升。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无法估计的,想象力的激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起到很大的而帮助。一些除音乐之外的因素加入,使得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能够像小雨点一样自由活泼。乐器的加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一些小的道具的利用,能够使得学生动手操作,能够对音乐性有更佳的体验。

(三)及时反思总结

“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地反省才能够找出自身存在地缺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到提高。首先教师需要总结思考,通过几个既定的指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成果进行考量,例如学生的反应是否积极、合唱的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等方面。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是否顺畅。可以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合作,请合作的教师一起帮忙指出不足。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课的教师更清楚自己存在哪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与综合素质。在新课标改革的标准背景下,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响应国家的号召。

例如在上文两个教学案例中,《柳树姑娘》《小雨沙沙沙》,在学生合唱的过程可以进行录音等形式,以后展现给同学们。教师在课下对课堂进行反思之后,将材料 带到课堂,让学生自己检验自己的成果,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表现,通过回放关注自己的声部能不能跟上节奏,自己的舞蹈动作是否整齐。通过自己的检查,能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练习以及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改正,从而在提高自己的合唱水平,培养自身的合作能力。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主流。各科的学习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合作的师生关系。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感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合唱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中心,以各种音乐器材的加入,舞蹈书法美术等其他因素的使用为半径,将合唱教学这个圆画的足够完整。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对整个圆形进行填充,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就会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最佳的效果。响应国家新课程改革背景,使得中国的教育真正向着素质教育发展,为中国发展培养有德有才的栋梁。

参考文献

[1]王菁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2):205.

[2]何静.新课程理念下音乐学科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3):156.

[3]余君.基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6):210-211.

[4]郑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19(3):114.

作者简介:姚宣屹(1993—),女,辽宁盘锦,学士,小学音乐教师,小教二级,音乐学。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新课程改革小学音乐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