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路径探析

2020-06-01陈学凤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协同育人

摘  要: 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是构建“大思政”格局、实现全面发展育人目标、发挥教育教学作用最大化的需要。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教育内容是互补的、教育实践是趋同的。要使两大课堂协同育人且提升育人成效,需要目标融合,这是统一协同育人的方向标;需要资源整合,这是优化协同育人的保障力;需要考核结合,这是完善协同育人的指挥棒。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共青团第二课堂; 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2-0044-04

思政课和共青团第二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是传授思政课理论知识的主渠道,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共青团第二课堂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见,思政课和共青团第二课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两大课堂协同育人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需要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发挥共青团的作用,重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这标志着我国“大思政”战略定位和工作格局的正式确立[2]。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载体,二者的管理部门、指导老师、承担任务的侧重点、考核方式都不同。思政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管理,共青团第二课堂由校团委管理,分别在各自的体系内运行。思政课主要由思政课专任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挥思想理论的引领作用,围绕课程教学知识点进行考核,共青团第二课堂则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担任指导老师,为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式教育,以参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来进行考核。但二者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一致的,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因此,只有这两个载体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互融互通的“大思政”格局,才能形成育人合力,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是实现全面发展育人目标的需要

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专科阶段重在开展思政课的理论性学习[4],目前高职思政课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这两门主干课程。“概论”课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本质、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论知识点,提升学生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坚定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增强学生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修”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的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精神的内涵、道德的本质和作用等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树立体现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共青团第二课堂是思政课的拓展和延伸,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完美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契合新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

(三)是发挥教育教学作用最大化的需要

一个人的思想是最灵活、最变化莫测而难以捉摸的,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很难的,大学生的三观已经初步形成,就更难以改变。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5]。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使大学生能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文化素养。实际情况是,不少大学生都把思政课当成枯燥乏味的“学分课”,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共青团第二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渠道,了解到各种知识,探听到各类消息。因此,如何应对、处理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直接决定了共青团第二课堂有效性的发挥。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结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既能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又能增强共青团第二课堂的教育导向功能。用理论指导学生解决第二课堂中的各种思想困惑,能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充分发挥了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作用和共青团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

二、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内在关联性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高校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职思政课遵循“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养成素质”的教育规律,能够通过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和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转化成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素质,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共青团的本职主业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服务,2018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提出:要以“服务学生发展需求”为原则,紧紧围绕思想素质养成、政治觉悟提升、志愿公益服務等内容,合理设计好共青团第二课堂的课程项目体系、评价体系、动态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共青团第二课堂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功能,引导学生找准自身定位、认清自身优势,对大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活动式教育,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切实提升他们的能力素养。

(二)教育内容的互补性

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实践对理论有深化和延伸作用。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1900年的中国是八国联军进北京,圆明园的火光,及其留下的断垣残壁,成为中国人永远的耻辱;而2000年的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高职思政课侧重于德育、智育的启迪教育,通过深入浅出的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空前繁荣[7],“无锡高架桥坍塌”、“43斤女生病逝,百万捐款只收到2万”、“故宫奔驰女”等不良信息不断涌现,再加上部分学生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使他们出现信仰缺失或攀比歧视等病态心理,这就需要共青团第二课堂的补充教育。共青团第二课堂全面兼顾了大学生群体的美育、体育和劳育的养成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参观考察等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思政课的理论知识指导第二课堂的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立体化、社会化,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价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坚定学生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又能增强共青团第二课堂的育人实效,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实践的趋同性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明确指出“教育即生长”,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成长。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行为实践上”。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和共青团第二课堂的主体是一致的,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深化对思政小课堂理论知识的情感认同,理解党的最新方针和政策,激发学生勇于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热情。思政课实践教学围绕理想信念、中国精神、职业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新发展理念等理论知识开展,共青团第二课堂是对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其主题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互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共青团第二课堂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开展主题演讲、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参观考察、专题辩论等多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路径

(一)目标融合,统一协同育人的方向标

现阶段,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联系不紧密、存在“两张皮”等现象,缺乏协同育人的共同目标。教师在思政课上系统地讲授了理论知识,但是学生却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更不能灵活地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而共青团第二课堂在开展相关活动时,也不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际,不联系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因此,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脱节,导致了共青团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化、数字化,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深化、拓展作用几乎为零。可见,理清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共同目标,是高职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方向标。只有融合了协同育人的共同目标,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两个课堂同向同行、互融互通的积极作用。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多方面的渠道挖掘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始终紧随社会发展最新实践进程,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鲜活资料,使教学内容与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同步,并结合高职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制定清晰合理可行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与社会个人未来发展的密切关系。校团委以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为依据制定明确的共青团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这样能够将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目标有机融合,使得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更加契合实际。

(二)资源整合,优化协同育人的保障力

不论是思政课还是共青团第二课堂,教学任务的主导者都是教师。思政课教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論教学部)管理,共青团第二课堂的老师基本都是辅导员,由校团委管理,目前两大课堂的队伍分别在各自的体系内运行,各自为阵。两大课堂要想发挥出协同育人作用,必须围绕立德树人的共同任务,整合师资资源,充分发挥辅导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独特优势,鼓励支持优秀的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推动两支队伍的有机融合[8],能有效加强辅导员队伍与专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解决二者脱节的问题。兼课的辅导员必须参加思政课教师的集体备课、主题学习等教研活动,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又使辅导员了解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社会实践等情况。兼职辅导员岗位能让思政课教师在课外更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及思想动态,推进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两大课堂要想发挥出协同育人作用,还要整合教学资源,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共青团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实践基地、网络平台等资源共享,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高职思政课教学应融入共青团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并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共青团要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有深度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大学生直接体验和观察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在活动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加以科学的理论引导,有效地帮助学生升华理论知识。两大课堂合理地整合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能够使协同育人的效用最大发挥。

(三)考核结合,完善协同育人的指挥棒

思政课的考核不同于其他课程,不但要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察学生的实践行动,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单纯靠一张试卷的考试,显然难以实现这样的目的。考核就是“指挥棒”,要不断改进思政课和共青团第二课堂的考核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考核对学生的激励鞭策作用。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高校纷纷制定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方案,并有相应的网络管理平台,客观记录学生参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数量,但往往缺少严格的过程考察,导致共青团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化、盆景化,部分学生去签个到,或者人在心不在,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的实际功能弱化。两大课堂考核评价制度的有效结合,是两大课堂协同育人的指挥棒,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思政课学习和共青团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在共青团第二课堂的成绩单、奖状等荣誉证书,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中,把学生的成长过程纳入到思政课考核中,真正实现考核结果与过程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思政课考核难以考察学生实践行动的问题,同时又能真正发挥好考核传导压力、激发动力、释放活力的作用,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中间的目的,使认真负责、积极有为的学生得到褒奖和加分,使慢作为、不作为的同学受到警醒,营造“真实干、勇作为、敢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 (2019-03-19)[2020-02-01]. http://www.sohu.com/a/239588257_119038.

[2] 人民日报: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EB/OL].(2017-01-26)[2020-02-01].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126/c1003-29049660.html.

[3] 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EB/OL].(2018-05-03)[2020-02-01]. https://www.sohu.com/a/230259247_161260.

[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20-02-0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14/c_1124876294.htm.

[5]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9)[2020-02-01]. http://wmf.fjsen.com/2019-03/19/content_22086260_3.htm.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7] 陈学凤.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探析[J]. 天津电大学报,2019(4):64-67.

[8]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EB/OL]. (2015-08-11)[2020-02-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Abstract: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the betwee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need of constructing the pattern of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alizing the goal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aximizing 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second class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have the sam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omplementary educational contents and similar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order to make the two classrooms educate students cooperatively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goals, which is the direction standard of unified and cooperative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resources, which is the guarantee for optimizing cooperative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which is the baton to perfect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collaborative education

(責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讨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