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观视阈下的高职劳动教育体系构建

2020-06-01丁志健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体系高职

丁志健

摘  要: 勞动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新课题、新任务,在“五育并举”教育格局中开展劳动教育,应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劳动观的基础上,从目标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加强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破解当前高职教育的现实困境,以增强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劳动素养赋能。

关键词: 新时代劳动观; 高职; 劳动教育; 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2-0005-05

“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新任务。在我国高职教育由规模性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攻坚期,着力打造德技并修、复合型、创新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崇高使命,高职院校已然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劳动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以新时代劳动观为引擎,破解劳动教育现实困境,建构劳动教育体系,优化劳动教育路径,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新风尚,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一、新时代劳动观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聚焦改革进步新的时代使命,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围绕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词汇进行深刻阐释,并系统提出一系列关于劳动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论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拓展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体系,且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以学增智,夯基垒台”的劳动教育观、“奋斗美丽,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于一体的新时代劳动观。

(一)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是劳动者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它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年五一讲话中频频谈及有关“劳动”的相关话题,高度评价劳动模范在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所做出的历史贡献,系统论述劳模精神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伟大时代内涵,同时倡导全社会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并让之蔚然成风,以劳动托起中国梦[3]。习近平劳动价值观充分肯定了劳动在国家层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社会层面营造“崇尚劳动”浓厚氛围、在个人层面实现自身价值等的决定性作用,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明确了价值目标导向。

(二)以学增智,夯基垒台的劳动教育观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4],就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5];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再次就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进行系统阐述,首次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历史性地把劳动教育从传统意义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为重要教育内容,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6]。从提倡青少年热爱劳动到倡导构建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劳动教育观聚焦劳动者修能、致用全过程,揭示了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本质要求。

(三)奋斗美丽,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7]、“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8]、“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9]、“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10]。习近平总书记瞄准时代发展目标,屡屡用“奋斗”定义新时代的精气神,用“奋斗”奏响新时代的主旋律,用“奋斗”向全体劳动者发出时代召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实践的相关论述立足唯物史观视角,在深刻阐释“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基础上强调了劳动对人类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性,夯实了中华民族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实现百年接力“兴邦”梦想的劳动实践观,进一步激发了新时代奋斗者的劳动热情、释放其创造潜能,明确了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就伟大梦想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

二、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劳动认知教育窄化

认知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认知是形成行动自觉的必要条件。《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学校在校生思想观念积极,人生态度乐观,劳动价值观总体健康向上,但受古今中外及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对于劳动价值观的认知有失偏颇。大学生受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汪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左传》“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等为代表的崇尚脑力劳动传统观念的片面影响,萌生了轻视体力劳动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拜金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享乐主义等西方腐朽文化思想的涌入和泛滥,严重冲击了中国主流社会价值观念,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一股思潮,加之包括“形、官、享、奢”四风在内的不良社会风气向大学生群体下潜以及一夜暴富的“网红病”、消极懒惰的“佛系梦”、混沌度日的“丧文化”等病态价值倾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蔓延,都不同程度削弱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的认知与认同,将其引入劳动价值观扭曲的泥沼。

(二)劳动态度教育淡化

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的教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理论知识、教实训技能上,更重要的是将思想引领、品德塑造、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前者同向同行,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的时代新人,青年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应大力培植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态度和真挚情感。然而,当今的高职学生成长在物质生活条件优沃的年代且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中大都没有经历艰辛与磨砺,缺少吃苦耐劳的锻炼,甚至存在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他人劳动果实、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的现象,内心缺少热爱劳动和辛勤劳动的“种子”,反而助长了养尊处优、好逸恶劳不良习惯的滋生。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甚至出现课程设置的“缺位”,缺少对学生劳动情感态度的培养环境,学生自身又存在功利性倾向,对于评优入党、求职就业、升学深造等能及时反馈的显性任务趋之若鹜,但对于劳动品德塑造和劳动态度养成的教学任务或实践锻炼则选择敬而远之或敷衍了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走捷径、不劳而获等投机取巧行为上,轻视劳动锻炼、忽视劳动价值、漠视劳动教育。

(三)劳动习惯教育弱化

劳动习惯是个体在长期劳动实践训练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11]59。笔者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高职教育阶段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受到父母的过度呵护和“唯分数论”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劳动观念日趋淡薄,日常生活中缺少必要的劳动锻炼,劳动习惯教育被软化,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致于在校园集体生活中缺乏自觉劳动的意识、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辛勤劳动的习惯,甚至产生“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的投机思想。此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始探索劳动实践育人路径,且大多以“劳动周”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形式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劳动周”教学实践过程只流于表面浅显的完成教学任务,呈现出简单化、形式化的特点,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代替“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劳动素养的塑造,劳动习惯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强化、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行主要依托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又暴露出娱乐化、形式化、无序化、精英化等倾向性问题[12],弱化了脚踏实地、勤于实践、真抓实干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劳动能力教育虚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直通工作岗位的专业教育,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其立身之基,专业技能是其立业之本,其专业学习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满足劳动生产的本质需要,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劳动能力教育与专业教育具有一致性和耦合性。然而,就学生自身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存在科学文化素质基础弱、底子薄、学习习惯差等不足,从而导致其专业知识建构不系统、实操技能结构不稳固、综合实践水平(包括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不高、能力短缺焦虑等职业能力虚化的问题;就教育教学实践来说,虽然高职院校整合社会资源采取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协同办学机制,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但依然将学生的学聚焦于如何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存在唯考试、唯参赛、唯训练等的顽瘴痼疾,并没有很好的以增强学生输出式学习、创新性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的挖掘立德树人的深层目标,没有很好地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增强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的劳动能力教育目标[13]。

三、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的体系构建

(一)五育并举,完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应以习近平劳动观为根本遵循,将劳动教育纳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体框架,以培养懂专业知识、会劳动技能、能劳动创造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导向,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劳動素养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目标,聚焦劳动思想价值引领、劳动技术技能培育、劳动实践能力锻炼三大领域,落实培养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涵养劳动品德、强化劳动习惯、巩固劳动知识、砺炼劳动技能六大目标,充分挖掘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各环节各要素中的劳动基因,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综合育人价值,在新时期重塑高职院校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德技并修的人才观,以期借劳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课程整合,创新劳动教育教学体系

基于“以学增智,夯基垒台”的习近平劳动教育观思想,秉承独立设置与有机融入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构建融“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劳动教育”于一体的“1+4+N”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即独立设置1门公共必修课性质的劳动教育通识课,课程以普及关于劳动的哲学知识、科学理论及与劳动实践相关的经济、管理、心理、法律、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通识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提升学生对劳动科学的立体化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4”即融合渗透开展4类课程劳动教育,包括与思政课、专业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创新创业课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必选课程融合。一是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坚毅品质,强化劳动教育目标的思想道德引领;二是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价值属性和劳动目标指向,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劳动导向,在专业知识中融入劳动要素,在完成知识传授和技能实训的过程中,塑造劳动价值观,培养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情怀;三是充分发挥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在培养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择业观与就业观上的积极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合其中,更好地凸显劳动教育价值、强化劳动教育效果;四是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目标属性,在课程中注入劳动教育元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劳动热情,提升创造性劳动的水平。

“N”即依托“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开设多门蕴含劳动教育元素的校本课程、劳动教育主题社团活动课程,或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碎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助推劳动育人功能的实现。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开设烹饪、茶艺、家电维修、传统手工、校园绿化、插花技艺、服装剪裁、劳动法治、非遗体验等公共选修课程,依托时代楷模、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技术能手等柔性人才团队,成立“劳模班”,打造工匠精神传承平台,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动模范面对面、劳动文化节、劳动实践周、专业技能比武等主题教育活动,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素养的提升可知、易感、能学。

(三)融合协同,搭建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基于“奋斗美丽,实干兴邦”的习近平劳动实践观思想,搭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探索专业技能学习与产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校内劳动教育与校外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协同路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平台以涵养劳模精神、促进专业学习、夯实技能基础的育训结合目标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进生产教学项目、进技能工作室、进合作企业的形式,在完整产业链的体验过程中为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奋斗精神和生产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领赋能;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平台以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进社区、进基层、进社会的形式,在参与公益劳动、扶贫帮困、科学普及、助学支教、城乡文明创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确立奋发图强的幸福标准、永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投身脚踏实地的奋斗实践。

(四)多措并举,强化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扎实推进,需要围绕教学与实践两个劳动教育的核心环节,从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保障、文化氛围营造等多个方面强化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坚持专职兼职结合、学校社会联动的建设思路,一方面,在校内遴选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成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教研室,建设专职教师团队,此外,鼓励各专业双师型教师在加强企业研修的基础上,及时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材、课程、课堂、实训、科研等多个环节;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社会各界人才资源,聘请各行各业时代楷模、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组建兼职教师团队,通过分享成长故事、展示精湛技艺、分享劳动情怀等形式,让劳动精神入脑、入心。在专项资金方面,应加大对劳动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保障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劳动实践、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等环节的支出。在文化氛围营造上,应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着眼,用好校园里的橱窗、墙壁、长廊、广场、文化景观等传统宣传媒介,把微信、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校园文化新阵地,劳动教育渗透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具体实践;以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抓手,按照专业特色和年级特点,围绕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弘扬打造劳动教育系列活动,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实起来”“酷起来”[11]169,切实增强劳动精神的时代感和感染力,活化劳动教育效果。

四、结语

在倡导劳动价值回归的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格局的构建,为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擘画了施工图,高职院校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指引下,找准“痛点”,扫除“盲区”,尽快构建适应新时代特点的科学实用劳动教育体系,不断强化实践育人实效,让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同向同行,让新时代高职学子在增长才干和磨炼意志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14]。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9-11(1).

[2] 刘向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7-21.

[3] 习近平.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04-29(2).

[4] 习近平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9-24(2).

[5] 习近平. 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 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N]. 人民日报,2014-05-01(1).

[6] 曾天山. 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落实机制[N]. 中国教育报,2018-12-27(8).

[7] 习近平.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N]. 人民日报,2018-5-1(1).

[8] “平语”近人:习近平的“劳动观”[EB/OL]. (2017-05-01)[2020-02-0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01/c_1120892090.htm,2017-5-1.

[9] 習近平.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3-21(2).

[10] 习近平.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3-18(2).

[11] 刘向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2] 胡靖.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J]. 思想理论教育,2018(01):107-111.

[13] 吕文清. 劳动教育需要“四个进化”[N]. 中国教育报,2018-11-07(9).

[14] 李珂.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J]. 求是,2018(9):26-28.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a new topic and new task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To carry out labor education in the “five educations simultaneously” education pattern, and we should based on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new era of labor,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labor education from the target system, teaching system, practice system and security system, break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n we can enhance the scientific, systematic, targeted and effective of the labor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 the labor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Keywords: new age labor concep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system

(责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体系高职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