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2020-06-01夏红梅
夏红梅
(江苏省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江苏南京210024)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提出优化区域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开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长三角地区科创资源丰富,汇聚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双一流”高校约占全国的1/4。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研究中心及上海张江、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蚌芜等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从产业发展看,长三角地区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面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较为深入,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让高校科技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助推高校科技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既是时代发展需求,更是高校主动强化责任担当、走高水平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文献综述
高校科技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两者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高校如何通过参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区域创新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都作为创新系统的一部分。这几类因素在区域内特有的资源、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下,构成非线性协同的有机整体。创新系统会受到地区经济、文化、资源的限制,高校科技通过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要素禀赋、社会需求建立联系、不断匹配,从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中国知网搜索主题“高校科技与区域经济”,共检索到文献223篇。李红[1]在《高校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中,提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动性还不够强,提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指导功能,建立科学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加强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政策。韩雪峰等[2]在《高校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实证分析》中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发现高校的研发支出效率远高于其他科研机构的平均水平,说明高校科技对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张峰林等[3]在《地方高校科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建议从认识提高、环境优化、平台搭建、瓶颈解决等方面切入,促进地方高校科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有文献多数从实证角度测度高校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度或者立足于本区域高校科技服务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尚缺乏高校科技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本文从长三角三省一市各自比较优势出发,结合区域内高校科技资源分布现状,对高校科技如何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2 长三角地区高校资源及高校科技发展现状
2.1 高校资源分布情况
截至2018年底,长三角地区共有普通高校458所,在全国占比17.2%;本科院校221所,在全国占比17.8%;“双一流”建设高校35所,在全国占比25.6%(见表1)。从三省一市各自情况看,江苏高教资源最为丰富,有普通高校167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含一流学科,下同)15所;上海有普通高校6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4所;浙江普通高校数为10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3所;安徽有普通高校11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3所[4]。
2.2 高校科技发展状况
三省一市高校科技发展状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科研氛围浓厚科技实力较强。以江苏为例,2019年度,江苏高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29项(其中主持17项),占全国高校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14%,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二,占江苏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53%。江苏高校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9项,分别占全国高校通用项目获奖数的9%、16%和15%,占江苏全省通用项目获奖数的100%、70%和45%。其中,河海大学参与完成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项目以及江苏科技大学参与完成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浙江高校在2013至2018年间,主持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共48项,占浙江全省获奖总数的78.69%,高校已成为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二是承担社会研发项目的比重还不够高。以浙江为例,2018年,浙江省研发经费支出1 445.69亿元,从经费来源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整体研发经费的79.37%,说明企业重视研发。其中高校作为执行机构占比仅为5.0%,工业企业在执行机构中占比79.4%。从执行机构情况可以发现高校与企业间的横向研究不足,产教融合不够深入,高校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高等院校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29.8万件,实施应用率仅为15.1%;远低于总体有效专利实施应用率52.6%的水平,更低于西方发达国家80%的水平,大量专利处于“沉睡”状态。长三角地区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在全国比重较高,专利申请数量居全球前列,但有效转化率偏低。各自创建的技术交易平台沟通协作机制还有待优化。由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一项涉及政府、市场、资源配置、体制机制等多主体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具体转化环节存在着诸多的痛点和难点,需要各方共同破解[5]。
2.3 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情况
早在2003年,上海、江苏、浙江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联席会议制度,2009年安徽省加入。联席会议制度在协调资源配置、推进重大任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8年12月,三省一市在上海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加强长三角地区科技联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技术、新能源、智能交通等产业领域共同组织实施科研重大计划,共建全球技术交易市场,推动长三角成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协同推进上海、苏南、宁波共建成果转化高地提升长三角资源共享服务。通过空间接轨,共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此后,三省一市共同制定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长三角技术市场资源共享互融互通合作协议》《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启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6]。
在高校科技层面,2019年,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在上海成立,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9所高校及相关技术转移机构作为发起人参与联盟筹建,为提升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能级,凝聚和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促进长三角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持。与此同时,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推进高校科技园区的合作,共建成果转化孵化器、联合开展行业高层次人才培训、共建技术经理人队伍,共同开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社会服务协作。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的序幕已正式拉开,互动交流,共创共享已成为彼此间的共识。
表1 长三角地区高校资源情况 (单位:所)
3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3.1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2018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为211 479亿元,占全国的2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3 844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45.2%。从各地区情况看,上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达到134 982元,江苏、浙江较为接近。安徽人均GDP为47 712元,安徽与苏沪浙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见表2)。从三大产业结构看,三省一市第一产业比例均在10%以下(见表3)。江苏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浙江第三产业超出第二产业接近10个百分点。江苏、浙江第三产业占比分别达到51.0%和54.7%,呈现出发达经济体的重要特征。上海市第三产业占比高达69.9%。安徽第二产业占比最大,同时也是江浙沪第二产业外迁最大的受益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苏沪浙地区的联系和影响不断加深,安徽的加入给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了纵深腹地。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内分工,让安徽与苏沪浙搭起了桥梁,既拉动了安徽经济,也有利于其他地区产业转型升级[7]。
3.2 三省一市产业特色及关联度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上海市凭借多年积淀形成的资源优势,处于一体化发展核心位置。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带动江苏、浙江以及安徽周边区域。上海的工业支柱为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航天航空、海洋船舶、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金融业处于全国制高点,可带动三省相关产业的发展。浙江有发达的民营经济,贸易为服务业的支柱。浙江注重数字经济发展,依托浙江大学优势,在以电子商务、大数据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由于本省高水平大学数量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但浙江很多企业采取了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究中心或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高校联合建立实验室的方式,逐渐弥补科教资源的短板。江苏处在由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推进的改革进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七大主导产业。在医药、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新材料和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领域较为发达。安徽省以装备制造为支柱产业,随着皖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政策影响的不断深入,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安徽具备后发优势,依托位于合肥的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聚焦量子科学,持续强化全球引领地位,此外,还在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领域,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表2 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但目前,三省一市的经济关联度还不是很强,产业分工水平还不够高。尤其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产生的外溢效应仍低于虹吸效应。三省一市有必要建立区域内、多层次对接平台,从而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4 高校科技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区域一体化发展强调区域内不同省市资源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推进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最根本的应是科技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力量,在协同化和一体化上先行先试,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吸纳,提高协同创新水平,激发区域创新活力,为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从以下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4.1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协同决策机制
高校作为科技的产出单位,应从长三角全域出发,建立一体化发展协同机制。目前长三角地区在高校协同发展和信息资源共享方面仍存在制约。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从组织层面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将整个长三角区域视为一个大学功能区,组建由三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高校主要领导参加的权威性协同发展机构,统筹推进区域内高校科技资源的协同化和一体化进程。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共享,为一体化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表3 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产业结构
4.2 鼓励协同创新,共建创新载体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源头作用,培育和引进创新载体,做到特色突出、错位发展。深入实施协同创新计划,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一是围绕国家和长三角重大基础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共建一批重大基础战略性创新载体,鼓励“双一流”高校科研团队参与科技创新;二是按照不同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区域性高教资源共享,让研究型高校与区域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一批具有产业引领性的创新载体,共建产业创新平台及技术研发体系,提升产学研合作对接能力。三是让科技赋能中小企业,发挥科技在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让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及职业技术院校参与共建应用型创新载体。
4.3 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成果转化
高校要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综合体、创新示范区,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好区域高校产业协会、产业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的作用,通过服务外包、本地研发、异地制造等方式,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深化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的作用,建立高校与各方资源密切联系的纽带。此外,要协同推进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依托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联盟,联合开展高校技术经理人队伍培养,通过联盟平台共享长三角地区企业需求、技术成果、技术经纪人等技术市场信息,建立区域内技术转移服务统一规范。采用市场化机制,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激活沉睡的科技成果。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三省一市要进一步增强高校科技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发挥高校这一创新主体在经济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将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尽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