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现象分析

2020-06-01段水莲刘莼汐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丧文化群体心理

段水莲 刘莼汐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410138)

前言

近几年,“反鸡汤”风潮开始出现在互联网上,它以表情、图像、文字、视频等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不管是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都会时不时的“丧”一下。作为新兴的青年亚文化之一,“丧文化”广泛流行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丧文化”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青年群体复杂多样社会心态的典型表现和情感流露。展开对丧文化的研究分析,有利于加强对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疏导与引导,有利于培育积极向上的青年社会心态。

一、“丧文化”现象的表征

表征是知识在个体心理的反映和存在方式,作为新兴亚文化之一的“丧文化”,拥有其特有的内涵、形成方式与表现形式。

(一)“丧文化”的内涵

“丧”字具有“失去、丢掉”的含义,引申意为“灰心、失败、逃亡”等消极含义[1]。“丧”字属于多音字,“丧文化”中的“丧”字读sàng,带有压抑和颓废的感情色彩。“丧文化”是一种以青年群体为主体,从原有的消极意义衍生出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式。“丧文化”与当代社会主导的“正能量”相反,是一种以形象、行为、言语为表达方式,以自我嘲弄、麻木颓废、自暴自弃为情感主线,来实现内心颓废情绪释放的青年亚文化现象[2]9-10。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丧文化”实现了意义的重构,表现出了自我娱乐的精神,它是自我批评后的自我和解,带有一定程度的消极颓废意义,又以丧而不馁为核心[2]21,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文化现象。

(二)“丧文化”的形成方式:拼贴

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看,“丧文化”的形成有其特有的运作方式和传播载体[3]。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文字已不仅仅局限于一般语境中的意义,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被拆解、拼贴后,产生新的含义。拼贴是由符号学家列维·施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提出的[2]28,它将现有的具象移植到不同意义的背景文化中,创造出富有新含义的文化形象[1]。“丧文化”的“丧”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拼贴”,通过对各种图片、励志语录等进行重新排序或更新语境,从而对意义进行改写,完全脱离了原本的意义领域,透露了“丧”的气息。

(三)“丧文化”的表现形式

作为“丧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文字在阐释“丧文化”的意义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年群体根据“丧”这个词创造了许多经典语录,如“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等反转式表达,被青年群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以狂欢的姿态使用着。其次,人们更容易对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产生深刻的印象,使得表情包成为“丧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一些卡通人物形象,如咸鱼、悲伤蛙、懒蛋蛋等,也被制成“丧”系表情包反复出现,表达着他们的内心对自我娱乐的内在需求。“丧文化”歌曲也不断出现在青年群体的工作和生活中,如《蓝瘦香菇》《感觉身体被掏空》《他不爱我》等,从歌曲的标题上看,就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消极意义。此外,电视剧、电影等视频也是“丧文化”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形式,这些影视作品的艺术创作使“丧”的格调得以提升,使人们对这种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如网络剧“废柴兄弟”等等。“丧文化”的流行还使得商业营销从中获利,用“丧”文字打动消费者,例如“丧茶”,用“扎心”的广告词让消费者愿意为自己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宣泄的愉悦买单。这几种表现形式无形之中使“丧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化,“丧文化”已然成为当代青年情绪宣泄的重要载体。

二、网络青年“丧文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丧文化”现象从最初影视剧中某个单一的现象,以“星星之火燎原”的态势,点燃了一个群体的狂欢,其背后有何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拟从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两个层面展开分析。

(一)青年个体社会心态呈现

“丧文化”的存在决定了当代青年的社会心理意识,进而反映出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我们传统思想中“三十而立”的观念,与当今现实社会青年的发展是不一致的。随着大多数年轻人毕业年龄的推迟,他们离校后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恋爱与婚姻、职业工资、父母养老金等。面对巨大的物质生活压力,没有物质基础的年轻人就会利用网络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些“丧文化”段落表达了青年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的抑郁和焦虑,是青年个体社会心态的呈现,亦是缓解压力的方式之一。

1.情感宣泄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弗洛伊德已经证明“抑郁和宣泄是人类的两种基本心理机制”,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局限性,人们通常会选择抑制情绪。相反,网络空间具有相对的隐蔽性和虚拟性,现在已经慢慢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最佳场所。学者刘易斯·科塞提出了“安全阀机制”理论,为人们的情感释放提供了缓冲区,正如朋友圈就是这样的缓冲区,“丧文化”就如同心里抱怨的东西[4]。“丧文化”通常是通过自我反讽和自我贬低的方式传达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轻青年群体的压力,从而减轻和消除生活中的不快乐。

然而,“丧文化”的传播并不意味着“丧文化”的实践。当代青年喜欢在朋友圈里传播“丧文化”,但这种“丧”并不是真正的心死如尘,而是表达软弱和挫折,是奋斗之路的情感宣泄。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喊“丧”的年轻人其实一点也不丧,反而拥有不畏艰险和迎难而上的勇气。无论是“假丧”还是“真丧”,当代青年对“丧文化”的热情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一方面,虽然一些年轻人显然热衷于“丧文化”,但他们的身体仍然充满活力,即“真正的斗争,虚假的颓废”。从长远来看,他们的言语和行为的不相符,将会导致信任危机,得不到周围的人的信任。此外,那些真正“丧”的人通过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将自己的消极情绪传播给身边的人,从而使他人的情绪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无论是真正的“丧”还是假“丧”,青年群体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都会受到重大影响。

2.自我贬低,自我防御

根据临床经验,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概念。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在环境中表达的真实自我,而理想自我则是指个体根据社会或自身需要在头脑中想象出来的理想化的形象[5]。由于各种原因,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总是存在差距,而当代青年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在受到他人的嘲弄前,他们率先寻找或创造机会贬低自己,降低别人的期望和尊重,为可能的失败提供一个很好的理由。这种激进的自我评价往往是不客观的,但这种自我批评有效地制止了他人的嘲弄和不友好的攻击,可以从源头上减轻自己的痛苦,所以自我嘲弄是一种有效的防止焦虑的方法。

自我贬低策略也影响着“丧文化”的传播。青年在朋友圈里自贬和自嘲,看起来好像造成了一种缺乏能力的印象,但实际上通过这样做,无形中预留了获得好感的机会,因为,如果经历失败,他们在他人心中的好印象会受到保护,人们将这种失败归因于此人在自我贬低时提供的客观条件,而一旦成功,就会给人留下很有天赋和能力的印象,并且人们还会认为这个人善于克服困难和障碍。

此外,在“丧文化”盛行的背后,也有相应的心理原因。18~25岁的青年正处于成年早期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较快,但尚未达到良好水平。这个阶段的青年通常对自己保持极度关注的状态,并且容易发生强烈的情绪波动等一系列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们正处在人生的探索阶段,所以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丧文化”所干扰。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克服时,出于自我保护,他们倾向于采取“防御性悲观”的态度,避免因可能出现的失败或未能实现的目标而产生对自我怀疑和自我否认。在朋友圈里表现出“丧”是一种自我防御的悲观主义。通过否定自己的努力以及悲观地预测结果,可以降低对目标的期望来保护自我价值,并努力抵制最终的失败可能导致的痛苦。

3.寻求社会支持,实现自我价值

青年对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使得“丧文化”逐渐形成。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的逐渐开放,青年群体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他们渴望表达自己、证明自己,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往往与青年自我预期的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所以他们倾向于用“丧”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进行交流,如带有“丧”情绪的段落和表达,然后相互理解、认同和支持,以获得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可见,青年群体试图通过“丧文化”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抵抗,对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追求。

“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恳切示弱”的自我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试图通过表现他们的脆弱、痛苦和无助来削弱他们的孤独和痛苦,以寻求他人的社会支持或找到同情者。社交网络上的人倾向于去帮助那些表达需要帮助的人。采用“恳切示弱”的自我呈现模式的人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使得社交网络中的朋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当代青年在他们的社交网络圈中发布“负能量”信息,期望获得他人的安慰和支持,从而减轻自己的痛苦,他们之所以喜欢公开自己的“丧”情绪,是因为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盟友或富有同情心的人,产生共情的效果,淡化孤独感,减少内心的痛苦,从而达到自我心理平衡。

(二)群体社会心理

群体心理的一些特性,也使得“丧文化”在网络群体中得以盛行。

1.“晒”文化与“丧”文化

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情感的“丧”和“燃”同时存在于青年文化中。由“丧”上升到“燃”,承认自己是“严重拖延症患者”,最后期限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现实生活状态。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原则,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的戏剧理论分析了社会交往中“印象管理”的过程,即人们会在社会交往中不同程度地管理他们在群体中所营造的个人形象。人们的内心世界与自我呈现之间的转换过程可以分为四种状态,如图所示。[6]

显然,自我美化的外在表现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同样,对自己的贬低和否定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但通过晒出“丧”却能够获得他人的安抚和鼓励,以使自己获得支持,这一点很好地解释了“晒”文化和“丧”文化共存的心理动因。

2.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它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弗罗姆认为社会为了维护其存在与发展,存在一个决定认识形式的体系或范畴,这种体系的作用就像一个社会的过滤器。不能通过这个过滤器的经验不能成为意识。社会过滤器主要有语言、逻辑和社会禁忌几种。通过社会过滤器,社会对与其要求不相适应的经验予以压抑,最后形成了社会无意识。从古至今,主流文化往往是宣传积极向上、乐观的趋向,而对于人性中低迷、丧气的部分所形成的文化并不推崇。故往往当个人存在丧时,一般采取压抑、遗忘等方式。而现实是每个人并非都一帆风顺,总会有挫折,而由此产生的丧在久而久之中,便形成了社会无意识。当丧文化的出现,唤起了人们压抑的社会无意识,即使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无意识,但在投身于丧文化的过程中,却得到了满足。因此这便是“丧文化”在社交网络中,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人群中广泛传播,十分流行的原因之一。

3.社会焦虑

从青年人的生活状况来看,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使青年群体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青年群体的事业上升空间的限制,使青年变得利益、金钱至上。此外,还存在学历贬值、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使青年很容易产生危机感。在现实的压力下,青年群体的人际关系过于疏远,进而加剧了他们的无助感和孤独感。青年群体之所以遭遇“中年危机”,除了将其理解为自我嘲弄以外,还可以发现,“三十而立”这一传统观念已经不再符合当代青年群体的现实状况。如今仍有许多人在30岁时还在学习或“啃老”,晚婚晚育更为普遍,物价上涨延迟了青年群体成家立业的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给青年群体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

三、引导当代青年正确对待“丧文化”的对策

“丧文化”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青年群体复杂社会心态的集中呈现,体现出一定的群体社会心理。结合丧文化的研究,提炼出若干对策,有利于青年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培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关注青年心理成长与表达需求

负面的社会情绪是社会释放出来的警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关注年轻人的现实发展,重视青年在学术、情感和就业等方面出现问题,从源头上避免颓废心态对青年群体的影响,确保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意识到“丧文化”的流行所反映出的青年心理和表达需求,借此发现现实问题,了解青年需求,用积极正确思维引导青年,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网络信息,降低“丧文化”的在线交流和青年参与率,为青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网络平台经常暴露出一些热点社会问题,特别是负面社会突发事件,如果没有理性的筛选和比较,很难区分真假信息。一些年轻人会在错误舆论的误导下逐渐迷失自我,产生不理性的想法和行为。因此,必须引导青年群体理性的参与网络公共生活,提高他们的信息辨别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等。

(二)重视与满足青年群体合理的社会利益诉求

当代青年“丧文化”浪潮的掀起是由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使青年群体的物质利益需求未被满足,物质生活得不到充分保障,导致他们的实际获得感不强。青年群体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新力量,我们必须先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现阶段,要想充分发挥青年一代建功立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强大潜力,就必须对他们合理的社会利益要求进行重视和满足。因此,为了满足青年对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必须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扩大青年发展的空间。促进社会机会均等和公平分配,增强青年的实际获得感。全面协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工作,满足青年多维度的利益诉求。同时,要注意青年需求的合理性,避免“丧文化”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青年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丧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丧文化”中的消极意义通过传播媒介扩大其影响,如果引导不当,将对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我们应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首先,网络和新媒体应该考虑到对社会的影响,明确社会责任,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加强对“丧文化”内容的审核力度,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的绿色环境体系,降低“丧文化”内容的负面影响,对各类与“丧文化”相关的平台实时监控监督,树立正确的“丧文化”认知观。其次,教育工作者应正确把握青年人对网络文化的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用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来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避免“丧文化”的入侵。同时,要加强主流文化与“丧文化”之间的对话,引导青年群体理性地发泄情绪,传播符合青年特点的高质量网络文化。因此,媒体既要合理控制“丧文化”的负面影响,积极寻求满足当代青年需要的文化价值,也应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借助媒体促进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倡导和宣传主流文化精神,不断巩固主流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建立健康良好的社会心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阶段大力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从属于社会文化分支的“丧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青年群体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对主流价值观的颠覆。面对“丧文化”的冲击,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正面引导青年群体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由于青年群体是“丧文化”的主要追随者,我们可以为他们建立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机制,在情感辅导过程中,各级青年组织应积极与政府合作,确保情感疏导机制的有效实施,引导青年运用自身的能力面对困难,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

结语

由于网络青年“丧文化”仍属新生现象,因此,可供本文参考的对于“丧文化”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但是,作为近几年在社交网络不断流行的现象,笔者认为,对网络青年“丧文化”进行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很有必要。

“丧文化”是网络时代群体心理和社交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青年群体对交流方式的选择。本文将“丧文化”现象的表征划分为“丧文化”的内涵、形成方式和表现形式三个层面,认为“丧文化”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文化发展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文化现象,它的“丧”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拼贴”,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表现形式,成为当代青年情绪宣泄的重要载体。同时,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对网络青年的“丧文化”现象尝试梳理,从个体到群体,由小环境到大环境两个层次对青年心理进行解析。最后,提出了引导当代青年正确对待“丧文化”的对策,从内到外的采取措施来降低“丧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消极影响。只要正确地引导青年群体,网络文化规训方式的变革将为他们带来更加积极、全面的思考方式,形成网络环境新格局,使青年真正走向创新、进步、自由。

猜你喜欢

丧文化群体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如何看待“丧文化”?
材料作文“丧文化”导写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