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校建设背景下单招学生管理对策研究
——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20-06-01樊有镇杨梦婷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中职班级

樊有镇 杨梦婷

(1.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晴川学院,湖北武汉430204)

自20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来,我国各省把高职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建设优质高职院校方面,到目前,我国建设了200所优质高职院校。行动计划中提出,推进分类考试招生,开展单独考试招生,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2010年湖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校开展单独考试招生,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已有33所高校开展单独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高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原有高职院校的教学以及管理模式形成较大的冲击。[1]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2018年开展单独考试招生,在招生的专业和规模上不断扩大,学校在单独考试招生上刚刚起步,没有经验可循,需要从事相关研究。从趋势上看,单独考试招生将成为未来高职院校招生的重要方式之一,也将成为衡量优质高职校建设的重要指标。笔者针对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单独考试招生情况进行研究,调查招录的学生,以及与之相关的任课老师、学生干部等人员,对单招学生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单招学生管理的对策,以有助于在优质高职校背景下单招学生管理的提质增优。

一、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学生管理调查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2018年在石油工程技术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两个专业进行试点,共招收260多名学生。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学院,2018年原计划招生100人,实际录取217人,可见考生对学校的认可,但是被录取学生的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

笔者对2018级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开展调研分析,针对开展单招学校的相关参与者、教师、学生干部以及部分单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2]。问卷调查采用网络发放的形式开展,共计收回教师调查问卷30份。笔者还在开班会、查课、查寝、与班干部进行座谈、与学生谈心谈话等互动中获取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得出研究报告。

(二)调查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工作时间超过10年的人数最多,最少的为工作3~5年的教师,具体情况见表1。其中有10名老师参与了单招学生的授课。

表1 调查对象在学校工作时间

二、单招学生管理方面的现状分析

(一)单独招生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生源问题

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单招是有价值的,最主要的价值是扩充生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单招没有价值,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对于单招价值的看法

关于对单招的态度,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单招是顺应国家教育改革趋势而进行的,也有一部分人对于单招持中立或消极态度,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关于对单招的态度

通过这两组教师对单招价值与态度的调查数据,反映出单独招生考虑的首要目标是为了防止生源不足。单独招生的高录取率虽然解决了生源问题,但过度看重生源数量,忽略了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意义,以及单招对建设优质高职校的价值,就会造成教学内容与方法方式、学生管理不能随生源状况的改变而进行适度调整,单招学生会在长期的学习和管理中暴露出自身的问题。

(二)教学管理难度大

通过调查也反映出单招生教学管理的主要问题,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调查对象对单招主要问题的看法

从上表可以看出,多数教师认为单招学生各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比如,生源质量差、管理难度大,教学压力大等,这些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不利于创建优质高职校。

(三)课堂教学效果差

对于单招学生上课情况,有60%的教师认为单招学生的学习情况比普招学生的学习状况差,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调查对象对于单招学生上课情况的看法

通过此表可以看出,单招学生的旷课、迟到现象较多,导致教师会花费大量课堂时间去管理学生。占用教学时间,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自我管理状况差

绝大部分班委表示,管理班级的压力较大,管不了班上同学,班上个性强、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多,有相当多的班委干部表示不想继续当班委。

表6 班干部流动调查报告

通过表6可以看出,此专业的班干部流动性较大,主要表现为退出班干部群体的人数多,新加入班委的人数少。班干部的流动,造成了班级管理的无序,甚至出现了辅导员的要求无人落实的情况。这种情况加重了班干部的压力,降低了完成班级事务的效率,使得班级无法形成凝聚力,无法开展有效的班级建设。此外,辅导员需要动员和挖掘新的班干部,增加额外的工作量,新加入的班干部也需要进行培训和熟悉班务,需要一个缓冲期实现班级正常运作,造成班级管理出现空档期,使得班级管理更加艰难。

(五)学生事务管理难度大

单招学生自身在入学管理、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纪校规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有一部分单招学生在入学报到结束很久才来校报到,这对学籍管理造成很大混乱。单招学生的军训情况很不乐观,超过1/3的单招生以各种借口旷训甚至逃训。课堂到课率差,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该专业学生的到课率总是处于倒数,辅导员多次开展有效课堂建设,结果却不尽人意。

中职生不同于普招学生,他们在就读中专期间,就已经开始做兼职、开展实习,甚至开始正式工作,他们的关注重心已从学业转为工作,已经不在乎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教育。辅导员针对经常旷课的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每个学期不少于5次,同时辅导员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家校合作一起开展教育,然而学生依旧我行我素,出现严重旷课情况,这种极端情况还不在少数。

三、单招学生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单招学生管理出现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归纳为3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方面

1.行为习惯较差。单招学生中,普遍存在晚上熬夜玩电脑游戏、白天上课玩手机的习惯,这些是影响单招学生教学的直接负面因素。熬夜影响学生睡眠和第二天的起床时间,造成迟到与旷课。上课玩手机,使得学生不能专心于教师授课,影响课堂教学效果。[3]

2.学习动机不足[4]。在学生谈话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不想学习的思想,对上课没兴趣,没有学习动力,上课仅仅是为了能够拿到毕业证。通过查阅单招学生的录取资料,发现绝大部分单招学生中职就读的专业不是和目前就读的专业一致或者相关,成为了单招学生对所学专业没兴趣的重要原因。

3.压抑的释放。单招学生就读的中职,很多对学生管理非常严格,甚至一些中职采用半军事化管理,中职期间学生没有自由,内心被压抑。来到大学,单招学生摆脱了严格的条条框框的束缚,释放自己被压抑的天性,变得目无规矩,对学生管理造成很大影响。[5]

4.单招学生生源质量差。中职招生在条件上没有任何限制,甚至出现了“唯钱论”,即只要交钱就可以就读。一些学习能力差、素质低、问题多的学生进入中职,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的质量。家庭问题复杂,单招学生的家庭中,父母离异、家庭重组或者学生有留守经历的比例很高。在针对2018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测试中,单招学生重点关注人员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比例明显偏高。单招学生中有留守经历的比例为40.3%,其他方式考录学生中这一比例为27.8%,差距明显。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单招学生心理素质变差,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下滑。

(二)中职教育方面

中职教育管理为单招生大学管理埋下了隐患。为减少管理成本,中职教育“重招生,轻管理,轻教学”,在教学管理上过度放任。高职阶段单招生已经形成惯性,不认真对待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导致管理问题愈加困难。

(三)高校方面

1.单招招生未进行有效筛选。通过对单招学生的录取情况分析发现,该专业单招学生的录取率较高,同时中职专业与高职专业的匹配度不是很高,招录了很多非旅游类和非邮轮乘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2.没有关于单招生体系化的管理设计。学校采用原有的传统管理办法对单招生进行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针对单招学生制定相关的管理设计,造成了管理与学生的脱节,单招学生很难接受有效的引导,增加了管理难度。

四、优质校建设背景下单招学生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在优质高职校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各个系统都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不仅需要抓教学,也需要抓学生管理,促进教学与学生管理二者的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校的建设。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抓住单招学生的主要问题,制定系统和体系化的方法,完善单招学生管理。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方面采取措施,采取全方位的方法促进单招学生有效管理。[6]

(一)宏观层面进行整体布局

1.学校重视单招学生事务管理

目前,学校的单招生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19年5月8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实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报考高职院校的群体。由此可见,高职扩招势必带来大规模单招学生,单招学生的生源将会多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冲击将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学校层面应当重视单招学生事务的管理,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事务管理方法和模式,在高职扩招来临之际做好各方面的应对措施。

2.学校给予政策支持

支持相关专业开展单招学生事务管理的试点。单独招生是新鲜事物,没有成熟的经验,学校应该给予政策支持,为辅导员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保驾护航。学校在教学与学生管理的交流上建立相应的机制,实现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掌握,促进学校决策。支持开展相关研究,特别是支持研究成果的转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实践,实现单招学生的有效管理。

3.改革单招学生辅导员的评价标准

单招学生的管理难度远远大于普招学生,原有的辅导员与学生的配置标准很不合理。按照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师生的配比不低于1∶200。现今,应当顺势而为进行辅导员机制改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执行必将促进高校单招大潮的来临,单招造成了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原有的评价标准需要适时调整,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的评价标准应当包含单招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建议以普招学生的工作量为基数1,技能高考学生的工作量为1.05,单招学生的工作量为1.1,进行设置和考核。

(二)中观层面开展综合措施

1.进行有效单招

发挥单招的价值,要注重单招的质量,有效单招正是实现这一跨越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单招是指单独考试招收的学生与现有教学资源相匹配,中职学习专业即为入读专业,不会对高职学校造成管理与教学额外的压力,有利于培养出专精型的应用型人才。有效单招这一过程,是一个严格考试程序、筛选优质学生资源的过程,要严把学生入口关,招录高素质、与高等学校相匹配的学生,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开辟路径。有效单招的作用一方面是提高学生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是减少管理风险与成本的考量,促成教学与管理的相互支持,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2.教学改革促进单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风

对单招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原则是理论够用,实践扎实。开设企业需求的实践课,增加实训课的课时。单招学生本身就是因为技能型学生而受到关注,在实践中学习,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风。

3.建立教学管理与学生事务管理双向沟通机制

在教学与管理存在辩证关系的引导下,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统一。通过召开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联席会,促进二者的交流,并根据教学与学生管理中的不足,制定开展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措施。在学生管理的反馈中,专任老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面与学习形式,根据教学实际完善自己的教学形式。辅导员可以通过联席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违反学校校纪校规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使用相应的管理方式。

4.制定班主任制度

辅导员管理的班级和人数较多,还要兼任相应的行政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可能出现真空地带,班主任是在学生管理中每个班级的重要力量。每个班级配备一个班主任,辅导员与班主任密切合作,实现有效学生管理。班主任的加入,可以增加大学教育的力量,使全部学生得到人性关爱,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校企合作专业还可以引进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增加学生管理力量。

5.开展辅导员单招管理培训

对辅导员进行单招学生管理方面的培训。根据现有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其中的规律,对相关人员特别是针对单招学生的辅导员进行培训,这样有利于辅导员掌握单招学生的状况和特点。

(三)微观层面探索有效方法

1.教师开展单招学生管理研究

针对单招学生的管理,开展相关研究,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进步。目前我国刚刚开展分类考试,相关科研存在空白,开展科学研究正是为开展单招学生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单招学生管理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可以促进单招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优化,实现决策的合理化,可以实现学校有效开展学生单招工作。开展相关研究,可以总结经验,提炼一套操作手法,以应用为导向,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

2.探索单招学生干部管理机制

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有利帮手,单招学生干部管理机制如何运行,同样是一个探索前进的过程,辅导员要把干部使用作为单招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单招学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学生们参与班级事务也会呈现出相应的规律,辅导员要抓住规律,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一规律,发挥学生干部的最大效力。[7]

五、结语

学校单招将成为学校招生途径之一,势必需要成熟的经验。2019年的高职扩招,湖北省的不少优质高职校参与其中,将会有更多的学生通过单招途径进入职业院校,这些学生的管理将会面临相同的问题。面对高职扩招的大潮,我们应当高瞻远瞩,提前做好经验总结以及相关研究,实现学生管理的突破,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辅导员中职班级
班级“四小怪”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班级英雄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