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刊俄藏西夏文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编号系统
2020-06-01□骆艳
□骆 艳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是西夏天盛年间①颁布的一部律令合一的法典,西夏文作《猜泊纗蕸耬绢妹佃》,逐字对译为《天盛旧改新定律令》,学术界习惯称之为《天盛律令》。俄罗斯是最早开始研究《天盛律令》的国家,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天盛律令》的翻译出版才开启了国内学者对西夏法律文献的关注和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对西夏法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盛律令》、《亥年新法》以及《贞观玉镜统》这几部法律文献上,毫无疑问《天盛律令》是重中之重。目前学术界对《天盛律令》的研究主要从其法律条文的内容以及对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展开的,但关于《天盛律令》的出土文献整理和刊布情况却甚少涉及。
聂历山是第一个发现并介绍《天盛律令》的学者,他整理的《西夏书籍目录》[1]1932年在国内刊载。戈尔巴切娃和克恰诺夫则是首次在《西夏文写本和刊本》②[2]中对《天盛律令》登录号做了详细的整理:按原书的顺序排好卷次、页码,对各编号的页面尺寸、行数、字数及保存等情况做了记录[3],共著录147个登录号。克恰诺夫把毕生大半的精力都放在《天盛律令》的研究上,20世纪80年代末克氏四卷本巨著《天盛改旧新定律令(1149—1169)》[4]问世,之后不久李仲三先生把克氏俄文本译成中文[5]。尤为难得的是,克恰诺夫把其研究所依据的共51个编号之多的西夏文图版都附在俄译本之后,史金波、聂鸿音、白滨三位先生正是依据这51个编号的西夏文图版把《天盛律令》从西夏文直接翻译成汉文,出版了《西夏天盛律令》[6]。1999年,《俄藏黑水城文献》(8、9册)[7][8]出版,在克恰诺夫俄译本所附图版的基础上,《俄藏黑水城文献》(8、9册)又补充了24个编号,共刊布75个编号。史金波、聂鸿音、白滨三位先生依据新补充的图片材料,对已出版的《西夏天盛律令》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定名为《天盛改旧新定律令》[9]。
当然除克恰诺夫和《俄藏黑水城文献》(8、9册)外,其他学者对此也有相关的研究,如日本学者佐藤贵保讨论过 2585③[10]和 2586[11]两个编号。聂鸿音先生在《俄藏黑水城文献》(8、9册)未出版前,于1998年在其《俄藏6965号〈天盛律令〉残卷考》[12]中考释过6965这个编号。另外,笔者在硕士学位论文《俄藏未刊布西夏文献〈天盛律令〉残卷整理研究》中释读了3810、785、6741、174和4432这五个编号[3]。
《天盛律令》的整理、研究和刊布虽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但迄今为止,我们依然无法窥其全貌。由于《俄藏黑水城文献》(8、9册)中已刊布的《天盛律令》图版不是以编号为单位刊布,往往是以拼配完整某一章节为目的,如今我们在《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如甲种本、乙种本、丙种本等概念,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并不是文献学上的版本概念,而是根据拼配的需要做出的不同区分,比如在一个甲种本中往往可以见到明显不同的几个版本汇集在一起。这样还容易出现一个章节有多个编号的情况,而且每个编号从什么地方起、到什么地方止,无法反应出来。所以对这部重要法律文献材料的全面梳理无论是从文献学还是西夏法律研究都有一定意义。
下文以章节为单位,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整理对比。
表1:《俄藏黑水城文献》(8)中所刊布《天盛律令》编号
章节编号《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著录对比说明名略(丁种)卷下7442无记录《俄藏黑水城文献》(8)实际刊布情况第八册中刊出3页,页码不清,写本,无边框,行数和字数均不等,背面有草书。保存中等。[7]44-46该编号是《俄藏黑水城文献》(8)新补充。第一章2570页面29.8?18厘米,文面22.5?15.5厘米,9行,行11至18字。第1页左—29页,57面。保存良好。[2]48第八册中刊出第1页左—29页,57面,即(30-1)—(30-29)[7]47-61。已刊出的版心用汉字记页码,中间无缺页或断页的情况。这个编号刊布完整。(甲种)4187克恰诺夫在《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中未判定它是什么文献。第二章152第八册中刊出了1页,共2面。前两行为刊本,后面几行为手写草书。[7]61第八册中刊出第1—31页右,即(31-1)—(31-31)右,共61面[7]62-77。这个编号刊布完整。(甲种)8084a法学书或狱典残页。刊本,中有手写记录。页面28?17厘米,文面23?15厘米。无页码。[2]68页面23.5?18厘米,文面22?16厘米,9行,行14至17字。第1—31页右,61面。保存良好。[2]48页面26?18厘米,文面22?15.6厘米,9行,行2至18字。第1页右,1面。保存不良。[2]49第八册中刊出第31页左,即(31-31)左[7]77。4188第八册中刊出1页,只有1面,即(46-1)左[7]77。已刊出的与克恰诺夫在《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中所整理记录的不一致。克恰诺夫没有确切地考订出该编号是属于《天盛律令》哪一章。已刊出的第7页和第10页的版心是用西夏文记页码。2576页面27.5?20厘米,文面21.7?16厘米,9行,行14至17字。第3页左—16页右,26面。保存良好。[2]49第三章169第八册中刊出了第12—16页,5页,共 10面,即(46-12)—(4-16)[7]83-85。第?章,保存不良,尺码和页码未定。第?页,1面(残页)。[2]61页面30?18.5厘米,文面21.3?16厘米,9行,行17至18字。第2—43页,84面。除前几张保存良好外,其余腐烂。[2]49(甲种)第八册中刊第17—46页右,共60面,即(46-17)—(46-46)右[7]85-100。2578这个编号在第三章中(46-13)[7]83与(46-15)[7]84颠倒,因为(46-15)[7]84版心用汉字很清楚的写着“十三”,却接在第14页(46-14)[7]84之后,而(46-13)[7]83版心看不清页码,但前面却接在第12页之后,推测(46-13)[7]106应该是第15页。刊出的与克恰诺夫在《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中的记述不相符,且所刊出的这部分字迹较粗且墨迹晕开。页面30?18.5厘米,文面21.3?16厘米,9行,行17至18字。第44页左—45页,3面。保存良好。[2]49第四章8084B第八册中刊出第2—11页,10页共20面,即(46-2)—(46-11)[7]78-82。页面25?17厘米,文面21?15厘米,第1页右,1面。保存良好。[2]47第八册中刊1页,只有1面,即(38-1)[7]100。克恰诺夫在《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中把它归到了《名略》之下。(甲种)
章节编号对比说明第四章157《俄藏黑水城文献》(8)实际刊布情况第八册中刊28页,共56面,即 (38-2) 左 — (38-30)右[7]101-115。已刊出的(38-13)版心标注为“十六”,之前的页码不清楚。比克恰诺夫所记述的多出2面。(甲种)2575《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著录页面26?18厘米,文面22.5?15.5厘米,9行,行9至18字。第16页左—23页、第25—34页右,另10页页码不清,54面。保存良好。[2]50页面28?17.8厘米,文面21.5?15.5厘米,9行,行15至17字。第33页左—40页右,14面。保存良好。[2]50第八册中刊出第40页左—47页右。共14面,即(38-31)左—(38-38)右[7]115-119。这个编号刊布完整。第五章158第八册中刊第1页、第3—27页右,第40—44页,共61面,即 (31-1) — (31-31)该编号与克恰诺夫在《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中所记述的不相符。(甲种)页面27?19.2厘米,文面22?16厘米,9行,行13至16字。第4—7页,8面。保存良好。[2]50右[7]119-134。第六章160(甲种)第七章(甲种)第八册中刊第2页左—34页、第36页,共34页,67面[7]135-151。第八册中刊第1页左—32页右[7]152-167。161已刊出的这个编号的内容没有手写的痕迹,所以缺第35页,而(34-34)[7]151较残破,可以判定是第36页。已刊出的比克恰诺夫所整理的多出了第6页左—32页右。第八章113最后一页,即(33-33)只有1面,页码不清楚。(甲种)第八册中刊第1—32页和最后一页,即(33-11)—(33-33)[7]168-184。第八册中刊出第21—34页即(49-19)—(49-32),第36—38页即(49-34)—(49-36)[7]193-202。164该编号包含的第39页右未刊。第八册中刊第35页,即(49-33)[7]200。165该编号只刊出了1页。第九章166第八册中刊第39—43页,即(49-37)—(49-41)[7]202-204。该编号的第38页和第44页右未刊。(甲种)168页面23?16.5厘米,文面21?15厘米,9行,行15至16字。第2页左—36页(第35页系手写),71面。保存良好(最后的第36页除外)。[2]51页面27?16.5厘米,文面20.5?15.5厘米,9行,行14至17字。第1页左—6页右,10面。保存不良。[2]51页面23.5?17厘米,文面21.5?16厘米,9行,行16至17字。第1—32页,64面,正文完整,蓝色粗麻布封套,保存良好。[2]52页面26.5?18.5厘米,文面22?16.5厘米,9行,行16至18字。第21—34页、第 36—38页、第39页右,35面。保存不良。[2]52页面22.5?17厘米,文面22?15.5厘米,9行,行14至16字。第20页左—28页右、第29页右—37页,34面。保存不良。[2]52页面长23.8厘米,文面22?15.5厘米,9行,行15至16字。第38—44页右,11面。保存良好。[2]52页面22.5?17厘米,文面21?16厘米,9行,行16至17字。保存不良。[2]53第八册中刊1面,即(49-47)左[7]207。已刊出的这一面残破,且页码不清。173页面23?17厘米,文面21?15.5厘米,9行,行15至17字。第12—20页、第39页左—48页右,36面。保存极坏。[2]53第八册中刊第12—20页,即(49-10)—(49-18)[7]189-193。第44—48页右,即(49-42)—(49-46)[7]205-207。该编号的第39页左—43页未刊出。
章节编号《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著录《俄藏黑水城文献》(8)实际刊布情况第九章页面28?17.8厘米,文面21.5?15.5厘米,9行,行15至17字。第33页左—40页右,14面。保存良好。[2]50第八册中刊出(49-1)—(49-9)[7]184-188。 其 中(49-1)[7]184和(49-2)[7]185只有2面,页码不清楚。(49-3)—(49-9)[7]185-188是第5—11页。2575在第四章出现过,克恰诺夫把该编号归到了第四章中,而这一章所刊出的可能是后来的工作者整理发现的。2575第八册中刊1页,共2面,即(49-49)[7]208。(甲种)6740克恰诺夫当时未考订它是属于哪一章。页面27厘米长,保存极坏,正文尺寸和页码未定[2]61。页面23.5?16厘米,文面21.5?15.5厘米,9行,行15至16字。第?页,2面。保存良好。[2]61第八册中刊1页,共2面,即(49-48)[7]208。7126克恰诺夫当时未考订它是属于哪一章。170a第八册中刊第1页左,即(39-1)左[7]209;第3—5页右,即(39-3)—(49-5)[7]210-211;第12—18页 ,即(39-12)—(39-18)[7]214-217。第八册中刊第25—44页,即(39-19)—(39-38),共 40页面27.5?19.5厘米,文面21?16厘米,9行,行15至17字。第1页左—5页右、第12—18页、第30页左、第32—34页,29面。保存不良。[2]53该编号的第2页和第30页左,第32—34页未刊布。该编号刊出的比克恰诺夫所整理的多出了第44页,从版面和字迹上看应是同一版本。面[7]218-227。171г第十章该编号刊布完整。2332页面22.5?16.5厘米,文面21.5?16厘米,9行,行14至16字。第25—43页,38面。保存良好。[2]53页面27.8?19.5厘米,文面22.5?15.5厘米,9行,行15至17字。第2页,2面。保存良好。[2]48第八册中刊1页,2面,即(39-2)[7]209。(甲种)第八册中刊第1页右,即(39-1)右[7]209;第5页左,即(39-5)左[7]211;(39-39)右[7]228。7214页面27?20厘米,文面22?16厘米,9行,行15至17字。第22页、又3面,共5面。保存中等。[2]54第八册中刊第6—11页,即(39-6)—(39-11)[7]211-214。无记录170该编号共刊出3面,还有2面未刊出。其中已刊出的(39-39)右[7]228这1面无法确定页码,但是可以判断出其是第十章第五门“遣边司局分门”的内容。已刊出的情况:每页9行,行15—17字,共10面,保存良好。第八册中刊第19—30页,即(49-19)—(49-30)[7]237-243,12页共23面。该编号的第18页左未刊出。第十一章176对比说明页面26?19厘米,文面21.5?16厘米,9行,行14至17字。第18页左—30页,25面。保存良好。[2]54 178页面26.5?18.5厘米,文面21.5?15.7厘米,9行,行13至175。第5—10页,12面。保存良好。[2]54-5这个编号的第7—10页未刊出。页面22.5?17厘米,文面21.5?15.5厘米,9行,行15至16字。第7—42页右,79面。保存良好。[2]55(甲种)180第八册中刊第4—6页,即(49-4)—(49-6)[7]230-231,3页,共6面。第八册中刊第7—18页,即(49-7) — (49-18)[7]231-237。第31—49页右,即(49-31)—(49-49)[7]243-252。这个编号已刊出的比克恰诺夫整理的多出了第42页左—49页。
章节编号《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著录《俄藏黑水城文献》(8)实际刊布情况对比说明第十二章114页面22.5?16.8厘米,文面21.8?15.5厘米,9行,行15至16字。第1—39页,78面。保存尚好。[2]55第八册中刊第1—2页,即(39-1)—(39-2)[7]252。该编号已刊出的版心用西夏字记页码。剩下的第3—39页未刊出。④(甲种)181页面25.5?17厘米,文面21.8?15.5厘米,9行,行15至16字。第1—39页,78面。保存良好。[2]55该编号已刊出的版心用汉字记页码。剩下的第1—2页未刊出。第八册中刊第3—39页,即(39-3)—(39-39)[7]254-272。页面29.7?19厘米,文面21.5?15厘米,9行,行15至17字。第1页左—49页右,96面。保存尚好。[2]56 219第八册中刊第1—4页,即(50-1)—(50-4)[7]272-274;第 16—49页右,即(50-16)—(50-49)第十三章右[7]280-296。已刊出的第1页右是后来拼接上去的,但左面和右面的字体和花纹非常一致。另外该编号的第5—15页未刊布。⑤186这个编号剩下的第4页左和第16—50页右舍弃没有刊出。(甲种)页面23?17厘米,文面21.5?15.5厘米,9行,行14至15字。第4页左—50页右,48面。保存不良。[2]56第八册中刊第5—15页,即(50-5)—(50-15)[7]274-279,共11页,22面。5451(50-49)[7]296左的左上角残缺,(50-50)[7]297右为残片。页面26.5?19.5厘米,文面22?15.5厘米,9行,行12至17字。第15页左—20页,11面。保存不良。[2]57 194十四章(甲种)第十五章(甲种)页面22.5?17厘米,文面21?15厘米,9行,行16至17字。未经修复,2面。保存中等。[2]56第八册中刊第15页左—20页,即(6-1)左—(6-6)[7]297-300,共6页,11面。第这个编号刊布完整。页面25?17厘米,文面21?15厘米,第1页右,1面。保存良好。[2]47 8084B第八册中刊(50-49)左和(50-50)右[7]296-297。第八册中刊第1页右即(39-1)右[7]300,只有1面。这个编号刊布完整。第198十七章(甲种)页面23?17厘米,文面22?15.5厘米,9行,行8至15字。第4—51页,96面。保存中等。[2]58第八册中刊第4—5页,即(49-1)左—(49-2)[7]319。第52页右,即(49-49)右[7]344。已刊布的与克恰诺夫所整理的不一致,第52页右可能是后来整理发现的。另外这个编号的第6—51页未刊。第八册中刊第6—51页即(49-3)—(49-48)[7]321-343,共 46页,92面。已刊布的这些页版心用汉字记页码,正文清晰。710 199这个编号的第13—16页右未刊。第十八章(甲种)5040页面26?17厘米,文面21?15厘米,9行,行12至15字。第5—51页,94面。保存中等。[2]58页面23?17厘米,文面21?15厘米,9行,行13至16字。第12页左—16页右,8面。保存中等。[2]58第八册中刊第12页左,即(10-1)左[7]344,共1面。页面27.5?18.5厘米,文面21.5?16厘米,9行,行16至17字。第16—19页右,7面。保存良好。[2]58第八册中刊第16—19页右,即(10-2)—(10-5)[7]345-346;第22页左—26页右,即(10-6)左—(10-10)右[7]347-349。共刊出9页,计15面。已刊布的比克恰诺夫所整理的多出9页。
章节已刊布编号《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著录对比说明页面30?17.5厘米,文面21.7?15.3厘米,9行,行16至17字。第10—14页、第16—17页、第19—28页右,33面。保存良好。[2]58 200《俄藏黑水城文献》(8)实际刊布情况第八册中刊第10—14页,即(36-1)—(36-5)[7]349-351;第16—17页,即(36-6)—(36-7)[7]352;第 19—28页 右 ,即(36-9)—(36-18)[7]353-358。这个编号刊布完整。第十九章201该编号第35—47页右未刊。⑥2584(甲种)第八册中刊第34—44页,即(36-19)—(36-29)[7]358-363。共11页,22面。第八册中刊第45—46页,即(36-30)—(36-31)[7]364。这个编号的第43页左—44页、第47页,舍弃未刊。2579第八册中刊第47—50页,即(36-32)—(36-35)[7]365-366,共8面。这个编号刊布完整。2608页面23?17.5厘米,文面21.4?16厘米,9行,行16至17字。第34—47页右,27面。保存良好。[2]58页面30?19厘米,文面22.5?16厘米,9行,行17至19字。第43页左—47页,9面。保存尚好。[2]59页面30?19厘米,文面21.5?16厘米,9行,行17至19字。第47—50页,8面。保存良好。[2]59页面29.5?15厘米,6行,行16至18字。第?页,1面(最后)。保存良好。[2]59第八册中刊(36-36)[7]367。克恰诺夫未判定页码,从刊出的情况看可能是第51页右。2569页面23?17.5厘米,文面尺寸未定,9行,行16至17字。第1页右、第3—7页、第8—45页右,84面。保存不良。[2]59第八册中刊第1页右,即(26-1)右[7]367;第7页左—8页,即(26-8)左—(26-9)[7]371;第19—23页,即(26-20)—(26-24)[7]377-379。这个编号的第3—7页右、第8—18页、第24—45页右未刊。第二十章202第八册中刊第2—7页右,即(26-2)—(26-8)右[7]368-371。这个编号的第1页未刊。⑦(甲种)203页面23?17.5厘米,文面21?16厘米,9行,行13至16字。第1—7页右,18面。保存中等。[2]59页面23?17厘米,文面21?15厘米,9行,行13至17字。第9—18页,20面。保存中等。[2]59第八册中刊第9—18页,即(26-10)—(26-19)[7]372-376。这个编号刊布完整。7511页面23.5?17厘米,文面21.5?14.5厘米。保存不良,无法确定何章何页。[2]61第八册中刊(26-25)—(26-26)[7]379-380。克恰诺夫未判定是何章何页,已刊出的这两页由于字迹晕开,版心无法看清页码,且两页都缺中上部分。
表2:《俄藏黑水城文献》(9)中所刊布《天盛律令》其他“版本”的编号
章节已刊布编号《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著录《俄藏黑水城文献》(9)实际刊布情况对比说明第六章160页面23?16.5厘米,文面21?15厘米,9行,行15至16字。第2页左—36页(第35页系手写),71面。保存良好(最后的第36页除外)。[2]51第九册中刊第35页,即(2-2)[8]5。(乙种)3582无记录第七章(乙种)8082⑨页面20?13厘米,7行,行19至20字。8面。保存中等。[2]66第九册中刊出了1页,只有1面,即(2-1)[8]4。第九册中刊1页,共2面,系手写[8]5。160在甲种本第六章中出现过,在甲种本第六章中实际刊出了第2页左—34页、第36页,共34页,67面。3582是第九册新补充的登录号:手写,只有5行,行15—20字。保存不良,残破。已刊出的系手写,背面没有草书书写痕迹。4179克恰诺夫认为可能属于《新法》或《猪年新法》:草书,页面24?16厘米,10行,行17至20字。3面。保存尚好。[2]65第九册中刊(21-19)[8]15、(21-21)右[8]16。已刊出的系手写,且页码不清。还有1面未刊出。第八章8083第九册中刊出了4面,即(21-1)—(21-2)[8]6。已刊出的系手写,且页码不清。还有3面未刊出。(乙种)8090克恰诺夫认为可能属于《新法》或《猪年新法》:页面22.5?15厘米,8行,行22至23字。7面。保存良好。[2]66克恰诺夫认为可能属于《新法》或《猪年新法》:页面24.5?17厘米,文面长21厘米,无边框,10行,行19至20字。34面。保存尚好。[2]67第九册中刊出了34面,即(21-3)—(21-18)[8]7-14和(21-20)[8]15。已刊出的系手写,且页码不清。这个编号刊布完整。第十一章(乙种)第十二章(乙种)2351第九册新补充。刊出的这页字迹清晰工整,背面有草书书写痕迹。这个编号在甲种本第十二章出现过。无记录第九册中刊出了1页,只有上半部分[8]16。181第九册中刊第1页右。只有“灯戊吨”三个西夏字[8]18。这个编号在甲种本第二章中出现过。8084a页面25.5?17厘米,文面21.8?15.5厘米,9行,行15至16字。第1—39页,78面。保存良好。[2]55页面26?18厘米,文面22?15.6厘米,9行,行2至18字。第1页右,1面。保存不良。[2]49第九册中刊出了2面残片,即(3-2)右为斜体字,而(3-2)左为草书[8]18。第十三章4791无记录第九册新补充。4171(乙种)克恰诺夫认为可能属于《新法》或《猪年新法》:斜体字。页面22?16厘米,8行,行16至17字。1面。保存良好。[2]65第九册中刊第1页左、第2页右[8]17。第九册中刊(3-3),只有 1面[8]19。已刊出的字迹工整漂亮,与记录一致。第八章2839克恰诺夫认为可能属于《新法》或《猪年新法》:草书。页面21.7?13.5厘米,8行,行22至23字。39面。保存中等。[2]65第九册中刊布了(21-1)左—(21-21)右[8]19-29,共40面。已刊出的比克恰诺夫所整理的多出1面内容。(丙种)
章节编号《俄藏黑水城文献》(9)实际刊布情况对比说明第八章7133第九册中刊布了31面的内容,即(31-1)—(31-31)[8]30-45。(丁种)已刊出的最后两面残破。另外这个编号比克恰诺夫整理的多出2面的内容。第八章7767第九册中刊3页,共5面的内容,即(3-1)—(3-3)[8]45-46。这个编号刊布完整且已刊出的字体粗大,字迹清晰。(戊种)第八章(己种)《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著录克恰诺夫认为可能属于《新法》或《猪年新法》:页面27.5?22厘米,14行,行15至19字。29面。保存中等。[2]66克恰诺夫认为可能属于《新法》或《猪年新法》:页面22?13.5厘米,文面长19厘米,无边框,7行,行12至14字。5面。保存中等。[2]66 6975无记录第九册中刊布了12面的内容,即(12-1)—(12-12)[8]47-52。已刊出的(12-12)只有半面,无边框,背面有草书书写痕迹。每页14—16行,保存较完整。
通过系统地梳理对比,我们可以把《天盛律令》的刊布情况归纳如下。
第一,缺页、少页且不知道所缺为何页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所刊出的整部《天盛律令》很多章节中都存在,如第四章,首先(38-2)左—(38-13)[7]101-106,因为(38-13)[7]106版心标注为“十六”,但(38-2)左—(38-13)并不是第2页左—16页,而是缺了两页,又因为(38-13)即“十六”,之前的页码不清楚,所以这两页并不知道具体缺的是哪两页。其次,(38-29)[7]114版心标注为第“三十三”页,但是后面接了半页之后即(38-30)[7]115右,直接就到了(38-31)[7]115第40页,中间缺少了近6页半的内容。
第五章缺少第2页、第27页左—39页。
第六章缺第1页、第2页右、第35页。
第七章缺少第1页右和第32页左。
第九章所刊出的第5—48页右比较详细完整,但(49-47)左[7]207、(49-48)[7]208、(49-49)[7]208这 5面不能确定页码且字迹模糊。还有前面(49-1)右[7]184,即第1页右到第5页,即(49-3)[7]185之间只有半页,且页码不确定,这之间缺少两页多,共计6面的内容。
第十章缺少第19—24页。
第十四章已知缺少第1—15页右。
第十五章缺页、少页、页码不清的情况比较严重,而且无法确定出已刊布的具体缺了哪些页。
第十七章缺第1—3页。
第十八章缺第1—12页右、第13—15页左。
第十九章缺第1—9页、第15页、第29—33页。
第十六章更是整章缺,克恰诺夫在《西夏文的写本与刊本》也没有任何只言片语关于第十六章的著录,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俄方大量尚未整理编目的文献,期待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天盛律令》的文献被发现。
第二,遗漏编号的情况。
《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中著录《天盛律令》甲种第八章由113、162、163、6741、8084г组成,其中只有162包括第1页左—33页右[2]52。所以由此可以看出(33-33)这右边的1面是属于162这个编号的。所以在《天盛律令》甲种本第八章应该加上162这个编号。
另外已刊第十一章由176、178、180三个编号组成,但(49-1)—(49-3)[7]228-229是第 1页左—3页,与克恰诺夫在《西夏文的写本与刊本》中所记述的这三个编号情况不符,但是与克恰诺夫所记录第十一章的2591这个编号相符:“页面24?19厘米,文面21?15.7厘米,9行,行15至16字。第1页左—3页,5面。保存不良。”[2]55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遗漏了2591这个编号。
第三,一个编号出现多次,且所包含的内容有几种版本,甚至是在不同的法律文献中出现同一编号。
一个编号出现多次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本来克恰诺夫他们整理的时候发现的内容很少,所以记述的内容也就很少了,后来工作人员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属于某一个登录号的内容,有可能是甲种、乙种、丙种……比如2575[2]50这个编号,克恰诺夫把它归到了第四章,而第八册刊出属于这个编号的内容除了第四章还有第九章。再如 181[2]55,克恰诺夫在俄藏叙录里记录它属于第十二章第1—39页的内容,而第八册刊出了该编号内容的两个版本——第十二章甲种本,即3—39页[7]254-272和第十二章乙种本,即第1页左和第2页右[8]18。还有8084a这个编号除了在刊出的第二章甲种本中出现[7]77,还在第十三章乙种本中出现[8]18。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是8082这个登录号不但出现在了《天盛律令》第七章乙种本中[8]5,在《法则》丙种本六至九中也出现了[8]101。
第四,页码因为人为原因放错的。
如甲种本第三章中的169在刊出的时候(46-13)[7]83与(46-15)[7]84颠倒,因为(46-15)[7]84版心用汉字很清楚地写着“十三”,却接在第14页(46-14)[7]84之后。
最后要指出的一点是俄藏黑水城文献的保存状况也十分令人担忧。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外,值得欣慰的一点是克恰诺夫没有著录、后来又整理发现的一些属于《天盛律令》的内容。因为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的黑水城文献太多,还有大量尚未整理编目的文献,这些克恰诺夫当时未著录在俄藏叙录中的编号是研究人员后来整理出来的,其中有关《天盛律令》内容的主要是这几个编号:170、5937、5055、7442、3582、4791、2351、6975。这些编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名略》和甲种本以外的其他版本。
综上所述,黑水城出土文献的刊布对推动西夏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前辈为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如此,已刊布的文献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总之,黑水城、西夏文献的刊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注释:
①因《天盛律令》全文并未题年款,导致学术界一直对其成书年代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是天盛初年,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是乾祐早期。但当今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是仁宗天盛年间(1149—1169)所颁布,而且是天盛初年,因为《宋史?夏国传》卷四八六第14028页记载仁宗在“(绍兴)十七年,改元天盛。策举人,始立唱名法。十八年,复建内学,选名儒主之。增修律成,赐名鼎新”。故此处采用学术界主流观点。
②白滨先生汉译的《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藏西夏文已考订写本及刊本目录》,西夏学界习惯称之为《西夏文写本和刊本》。
③佐藤贵保先生的《Study of the T a ngut(xixi a)Code B a sed on Inspection of Actu a l Texts》(《在考察原件基础上的西夏法典研究》),这篇文章被收录在聂鸿音、孙伯君主编的《中国多文字时代的历史文献研究》,该书201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④俄藏的第十二章共刊出39页,页码连贯,中间无缺页现象。
⑤第十三章所刊出从第1—49页,比较完整,中间没有缺页。
⑥俄藏所刊布第十九章(36-8)[7]353版心中间写着“十八”,即“第18页”,而克恰诺夫在《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中所记述的组成第十九章几个编号中并没有任何一个编号包含第18页。
⑦第二十章第1—23页完整,无缺漏。后面两页看不清页码。
⑧克恰诺夫当时不确定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是《新法》还是《猪年新法》,1999年《俄藏黑水城文献》第九册刊布,将此法律文献定名为《亥年新法》。
⑨在《俄藏黑水城文献》卷九《法则》丙种本六至九中[8]101,由2868、2872、8082这三个编号组成,《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中描述2868[2]62、2872[2]65的背面有草书,而《俄藏黑水城文献》卷九《法则》六至九中所刊布的所有图版背面都有草书,也就是说8082的背后也有草书书写痕迹。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8082的所有页面的背后有两种情况组成,一是没有草书书写痕迹的、二是背面有草书书写痕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