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分析

2020-05-31朵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52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工匠精神

摘要: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两者融合能够最大化提升学生的思想健康,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事业道路的人才。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规划,工匠精神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培养和高职思政教育结合的途径,希望高职院校在培养出一批社会主义人才的同时,加强其工匠精神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工匠精神的一个核心文化内涵也就是勇于创新、敬业,工匠精神是我国现代专业人才培养必备的精神。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工匠"渐渐被忽视,"工匠精神"也渐渐在现代人们的认识视野中逐渐消失。

一、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第一精神的两个核心特征是开拓创新和爱岗敬业。社会主义党的核心思想价值观明确指出,个人职业道德规范制度要求人们做到爱岗敬业。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指出,要对企业人才队伍进行企业创新发展意识的深入培养,这也是推进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并将这种工匠精神充分融入到高职思政院校教育当中,才能为高职思政院校培养出一批更多属于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型的人才。

二、高职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敬业与创新。敬业指的也就是在自己本职工作岗位上认真学习履行本职工作,做好自己岗位本职工作的同时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及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创新创业精神既是促进推动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进动力,也是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始终追求保持长久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根本动力核心,唯有创新才能在时代中保持活力。在高职院校政治教学中,要将弘扬工匠精神深刻融入到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当中,在不断加强培养学生自身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

1转变高职思政教育职能

当前,高职思政政治教育学科教学发展目标依旧是培养工匠精神,但是重在培养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世界观,目前对于我校工匠第一精神的教育培养仍然缺乏高度关注,未能真正体现我校思政政治教育教学宗旨。作为高职思政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和看到当前我们国家教育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大胆探索创新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旧的教学职能,不仅仅要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三观,更多的应将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引入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广大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现代职业道德素养与新的职业奉献精神,以高尚的现代职业道德精神观来激励广大学生充分发挥新的职业技能,更好地实现新的人生价值。

2提高学生职业认知

高职专科院校不同于一般高等教育学院,其重点是培养一批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岗位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但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培养广大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追求。为了更好地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的职业工匠创造精神,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改变其对职业工匠的认知,使其真正认识和看到其为职业工作付出与否和个人职业成就与否成正比,激励其不断培养一种刻苦钻研、淡泊名利的优秀职业工匠精神,努力真正承担担负起推动实现党和国家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目标的历史重任。高职院校教育招生工作者还认为应认真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自身个性化职业需求,根据广大学生的自身具体情况合理制定新的职业发展目标,在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真正充分发挥弘扬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速提升广大学生的基本职业综合素质与具备职业技能,同时还能鼓励广大学生勇于创新弘扬工匠君子精神,从容地积极应对未来新的职业发展挑战。

3营造工匠精神培养氛围

打造良好的职业校园环境学习职业文化对于加强培养广大学生职业工匠献身精神以及学生职业道德精神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高职院校毕业应充分结合当前就业市场环境与党和国家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需要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对于高职生院校谋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并把工匠精神作为主题先进活动事例,陶冶广大学生职业情操,引导广大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的职业道德观念,切合实际可以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养成一种工匠精神。

其次,高职院校干部应继续加大对于工匠精神思想学习工作氛围的教育建设引导力度,在广大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深入渗透开展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教育。高职在在院校大力发展培养在校学生的理论实践性和动手创新能力的需要同时还应特别强调还要培养广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水平,培养广大学生以弘扬工匠精神来作为的文化核心的良好社会职业道德精神。在加强实训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参训学生严谨的实践学习管理精神,引导参训学生更加注重把握实践管理过程,珍视实践学习活动成果,保持认真负责的终生学习态度,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为参训学生量身打造一个真正具有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精益求精等优秀特质的现代工匠君子精神文化培养学习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职业精神为教育目标,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有效融入其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良好品格,使得高职生不仅掌握从业必备的专业技能,还得以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与内在修养,激励高职学生在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中发挥工匠精神,为我国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丁媚佼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 2017,(41) : 83-84.

[2)闻洁,李鹏飞.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思政实践教育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 2017, 36 (08) : 50-52.

[3]杨思熠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研究[J].考试周刊, 2017,(54) : 125.

[4]张丽华论工匠精神下的现代高职思政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 2017, (18) : 68.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朵娟 云南省昆明市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工匠精神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