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设计探索

2020-05-31焦亚梅JiaoYameiGuoJi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3期
关键词:照料中心老年人

■焦亚梅,郭 晶 Jiao Yamei & Guo Jing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 650224)

从中国国家统计局在2020年1月17日所公布的有关信息中了解,中国大陆的总人口达到140005万人,突破14亿大关,继续保持“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称号,其中达到中国总人口比例12.6%的为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老人,约有17603万人。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社会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较为严峻,给我国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为缓解当前老龄化伴随而来的社会养老问题,我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全面发展以社区为建设基础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全方位落实医养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理念。

1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概述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指为社区及周边街区中,日常生活需要部分照料或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半失能老人为主的老年人群,提供日托服务的日间照护服务设施。其服务内容包含老年人的餐食供给、生活辅助、健康检测、身体保健以及康复娱乐等,是满足老年人白天在设施内接受照护和康体娱乐,夜晚回到家中与家人共享欢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1]。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对象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重点服务独居、高龄、残疾、优抚、低保以及贫困的老人。建设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弥补了居家及机构养老的不足之处,积极推动了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数量不足以及老年人生活照顾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2]。

早在2011年,我国有关部门就正式颁发了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有关标准。其内容涉及日间照料中心选址要求、建筑结构标准、规模大小的划分以及日间照料中心的相关服务、消防、安保等相关建设规范等。但是在日间照料中心室内空间的设计上,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位置、经济文化状况、区域发展程度等的不同,各个地区间的日间照料中心在空间规划与内部设计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研究资料匮乏,在日间照料中心的室内设计实践中也大多借鉴国外的设计经验,因此在日间照料中心的室内设计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①平面布局受限制:部分社区内的日间照料中心用房是社区内老旧建筑的重新利用,因此在空间设计上通常继续使用老旧建筑布局,而忽视了日间照料中心其功能上的有效分区和流线布置;②室内无障碍设施的缺失:楼梯及室内无专用扶手、入口处及空间内的地面有高差却不设置无障碍通道、卫浴空间缺少合理的栏杆扶手;③室内物理环境不佳:休息空间无隔音降噪处理、部分空间光照条件单一、通风保暖条件差;④空内陈设混乱:家具与空间不匹配、界面色彩与空间不协调、室内绿植的选用与空间不和谐;⑤空内标识指示不清晰:指示牌破旧、字迹斑驳、位置过于隐蔽、没有设置门牌标识。诸多设计问题层出不穷,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老人,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室内设计师,应充分掌握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了解老年人的相关需求,并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设计方法,才能设计出老年人满意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3]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2 老年人的特征与需求分析

健康的身体状态是每个人所向往的,不仅表现为个体无疾病、强壮,还体现在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各维度都拥有的完备美好状态。人类必然要经历成长与衰老的过程,这一自然规律也会给人带来许多烦恼和困境。人到老年,其生理功能逐渐退化,而且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模式会有所改变,引起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也随之产生相应变化。老年人在生理特征方面体现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知器官功能的衰退、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身体免疫机能下降、肌肉的质和量降低、骨骼系统脆弱、记忆功能减弱等;在心理特征方面体现出:内心孤独、情绪失落、情感抑郁、自卑、缺乏归属感且焦虑不安等现象,渴望得到他人的帮扶、重视和尊重,渴望与外界和他人进行交流。老年人的以上变化导致其对具体物象、色彩的辨别能力降低;对门铃声响、警报提示、电话铃等声音不易听见听清;对水温的感知能力减退,易烫伤;受伤时对疼痛的感知能力退化,易延误治疗;对变质食物难以辨别,误食变质食物;易忘记物品的摆放位置;判断能力下降,无方向感;上肢抓取物品困难,下肢支撑力不足;上、下楼梯或有高差的地方容易摔跤;易骨折,且不易康复;获取过高或过低位置的物品较为困难;不能搬运沉重的货物;不愿意去陌生的环境;做任何事都对家人有依赖等等[4-6]。

■图1 平面布置图

■图2 前台入口效果图

■图3 前台大厅效果图

■图4 活动室效果图

■图5 休闲区效果图

■图6 过道视角效果图

3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计方法探索

3.1 空间“去机构化”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当下主要的新型养老模式照护设施,应提倡室内空间“去机构化”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是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部分较大的公共空间采取分散化布置,转变为更具亲和力的小型空间,弱化其机构感,营造一种像“家”一样亲切、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摒弃以往传统养老机构的冰冷感和畏惧感[7]。例如,将大型公共空间划分为易于交流的小型空间,老人在小巧温馨的空间中交流,可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结交更多趣味相投的老年朋友,避免感到孤独。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陪老年人聊天、给老年人做饭、为老年人制定康复计划,与老年人亲如一家,避免了老年人对日间照料中心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使老年人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从老人不愿去陌生环境的心理出发,空间“去机构化”能使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康复娱乐。从老年人群体特征的不同,空间“去机构化”能让自理与半自理老人都能在其中得到相应的服务。从老人不愿离开子女的角度出发,空间“去机构化”能让老人白天在设施内康复娱乐,晚上回家一家人其乐融融。

另外,为了让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室内空间营造出如家一般温馨的氛围,在空间设计上,除了考虑公共空间的设置,还可适当考虑私密空间的设置,当老人情绪有变化或想要独处的时候,能像在家中一样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当有亲朋好友来探访老人时,能去私密空间进行交流。在材料选择上,可选择色彩偏暖的木材,图案素雅的沙发、桌布、隔帘,使空间具有居家感。在空间陈设选择上,可选用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怀旧家具和装饰品,摆放于餐厅、休息室或活动室等,一方面可再现老年人曾经生活、工作、学习的场景,另一方面可供老人唤起美好的记忆,并促进老年人与他人的沟通。

3.2 物理环境优质化

室内的物理环境也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状态,舒适、安全、安静、健康的优质物理环境可保障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身心愉悦,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对其制定康复方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室内的物理环境应充分考虑良好的声环境、空气环境、热湿环境、采光与照明环境等[8],因此,在声环境方面,可在休息室和康复治疗室等需要静养的空间做吸声降噪处理,在墙面覆盖吸音材料、地面铺设地毯、放置织物家具。在空气环境方面,配置空调、消毒柜、空气消毒器、温湿度检测器等设备。除了考虑空调、新风系统等设备调节通风与换气之外,还需定期给室内自然通风,及时补充新鲜的空气。在采光与照明方面,需要将灯光与自然光相结合,自然光线的引入使空间不沉闷,利于改善老人的心情。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照明,使空间达到一定的光照强度,满足老人不同的行为需求。由于老人听力的衰退,空间照明的加强也有利于交流的老人能看清彼此的唇语,辅助老人的听力与交流。照明上注意避免眩光的产生,可在灯具外安装灯罩或透光材质,使光线更柔和。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光照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老人从一个空间转到另一个空间时视觉上的不适应。由于老人视觉感知能力的退化,颜色的辨别有一定的困难,会将明度低的绿色和蓝色识别为灰色,在照明上要避免类似的两个颜色同空间、同时间一起使用。

3.3 室内无障碍化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为老年群体,室内完善的无障碍化设施不仅可以避免老年人发生摔倒等意外事故,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一定的工作量。由于老年人的年龄及身体状况各异、性别不同、生活方式不一,因此日间照料中心的室内空间应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位老年人的无障碍需求,建设设置齐备、安全、适老化的无障碍设施[9]。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的日间托养服务项目多,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工作的高效率,室内无障碍化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设计需要考虑使用轮椅的老人,尽可能为老人留出足够的轮椅位置空间,室内各个空间的地面无高差错落,且地面铺设防滑地砖或木质地板。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两层及以上的多层建筑,应在左右两侧都设置双层楼道扶手及无障碍专用电梯。走廊的宽度在1.5m以上,便于轮椅的回转。走廊两侧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些座椅,既方便老人排队等候,又鼓励老人发挥自己残余的能力进行主动行走。空间内墙面设置无障碍扶手,在墙面部分转角处以及家具等的转角处需做软包或圆角处理,避免老人磕碰受伤。另外,卫浴空间的地面要做防滑处理。墙面、马桶和淋浴以及洗漱池周围需要安装扶手,方便老人抓握支撑。在门把手、水龙头以及窗户等开关的设计上,需设计为把杆状,便于老人抓握。对于部分身体状况差的老人,在淋浴方面可安装专用无障碍洗浴设备,帮助老人无障碍入浴,也可放置浴凳,让老人有多重洗浴方式的选择。安装可调节位置高低的洗漱台、马桶,洗漱台下不设置柜体及放置物品,留空便于坐轮椅的老人使用[10]。

3.4 智能设备设施辅助化

随着信息技术、电子设备、科技等的发展进步,智能化设备设施也能够给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可建立一个智能化的服务系统,通过控制、检测、智能宠物等手段为老人提供更安全、舒适、方便的生活。首先,可运用智能检测仪辅助工作人员观察老人的各种情况。空间内的智能检测仪,可检测到空气中含有煤气、烟雾等有害气体,并能第一时间反馈到系统终端,便于工作人员启动应急措施。可检测空间内老人的行为状况,若老人发生不安全状况,将信息反馈给日照中心工作人员。老人的子女还可进入手机端随时掌握父母的情况等。其次,可利用智能控制系统辅助相应的工作人员完成部分简单任务。控制系统可控制室内的窗帘开关以及晾衣架的升降;可控制室内的光照,将灯光缓慢的由暗到亮。可合理控制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根据预设值进行智能调节[11-12]。再次,老人可利用智能宠物陪伴老人聊天玩耍。智能宠物与真实宠物相比,智能宠物不需要喂养以及粪便清理,既能够避免老人被细菌、病毒的感染,还可以作为老人情感的寄托,陪老人聊天讲故事,打发老人无聊的时间。

4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计实践

4.1 项目选址

暮安·居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选址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呈贡新区洛龙街道的花香满径小区。昆明市位于我国云贵高原的中部,属于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区,阳光和煦,冬暖夏凉,独具“如春的四季”与宜人的气候。昆明具有温泉、稀有植被、天然药材等自然资源,年温差为全国最小,为居住、养老、康体等提供了优质条件。花香满径小区紧邻云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呈贡医院),能为老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附近的春融公园,能够给老人提供良好的户外休闲娱乐活动场地。周边的广场、商场与银行,能为老人生活提供便利,满足其基本的日常所需等。

4.2 设计分析

项目总面积为943m2,共一层。在空间功能上,共设置了四个区域,分别为:前台接待、康复理疗、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区域。其中,康复理疗区设置有诊疗室、检查室、康体室、理疗室、病房。生活服务区有餐厅、休息室、浴室。辅助用房有厨房、布草间、储物室、卫生间。休闲娱乐区设置有老年棋牌室、花艺室、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整个空间的主要交通流线为两横一竖“干”字形,交通流线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快速识别流线(图1)。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前台接待区是人们进入日照中心的第一个空间(图2),设计中为避免传统养老院“机构化”的刻板氛围,在室内材料的选择上,以暖色系的木材为主,木材的材质纹路本身可做装饰,且木材的触觉特性良好、还兼具绝缘与保温的性能,有助于营造如家般舒适的氛围。

前台接待区是老人、家属、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必经之地,提供咨询、办理服务、等待等功能。在设计上,前台大厅设置了两组围合型沙发,便于老人、家人与接待者之间的交流。前台设置为高、低两种台面,低台面下方留有一定空间供轮椅老人使用。空间内设置明显的标识信息,便于老人识别与了解空间的分布情况(图3)。日照中心内光线充足,照明方式多样,满足使用者阅读、交流等不同的需求。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活动室(图4)和餐厅,在设计上,活动室和餐厅合二为一,并留有富足的空间供多人使用时能够添加桌椅。桌椅设置较为灵活,高度有两种,可供轮椅老人和肢体功能正常的老人分开使用。所有桌子都经过倒角处理,且坚固稳定,便于老人站立时撑扶。照明方式有可供老人进行餐饮活动的光照模式、棋牌娱乐的光照模式、绘画写作的光照模式和阅读书籍的光照模式。绿色植物作为空间中的点缀,使空间不沉闷,使老人心情愉悦。墙面配有梅、兰、竹、菊等主题的绘画作品,符合老人的艺术审美标准,营造了一种素雅的空间氛围(图5)。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过道(图6),在设计上,留有2.5米的通行空间,给使用轮椅的老人留足通行空间。过道墙面设置了扶手,扶手为木制材料,形状为长方形,触感好且抓握方便。扶手的木材料中间镶有白色发光材质,老人能轻松识别出扶手位置,为老人通行给予安全保障。扶手沿着墙面延伸与转折,能给老人方向上的指引。所有门牌为立体三角形,三面均有明显的文字和符号,便于老人在任何角度都能识别与寻找到自己想去的空间[13-15]。

5 结语

作为一种介于专业机构照料和家庭照料之间的新形式,对于我国众多高龄、独居、“空巢”以及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来说是福音,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有效解决了我国的养老问题。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福利性养老机构以及家庭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但我国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设计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还需得到社会更多的重视与支持。相关学者可从康复医疗、环境规划、人文关怀等诸多方面入手展开研究,与日间照料中心设计进行有机结合,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创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积极推动养老事业的多元化发展,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有可期的未来。

猜你喜欢

照料中心老年人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