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作家具文脉梳理和特点探析

2020-05-31王梦娇刘晓娜耿晓杰WangMengjiaoLiuXiaonaGengXiaojie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3期
关键词:榫卯宫廷家具

■王梦娇,刘晓娜,耿晓杰 Wang Mengjiao & Liu Xiaona & Geng Xiaojie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大放异彩的时代,清代宫廷家具体现了我国传统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平。京作家具体现着我国宫廷家具的雍容华贵的气质,与苏作家具、广作家具并成为清代三大作。京作家具来源于宫廷家具,宫廷吸收了全国各地技艺高超的匠人,这使得京作家具融合了各个地域家具的风格,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本文研究基于京作家具的历史文脉,深入探究了京作家具的造型特点、材料特点、装饰特点、工艺特点。提出了在我国非遗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的背景下要传承与发展京作家具的设想。

1 京作家具的产生背景

京作家具兴起于明代中后期,在清代康乾盛世年间走向高潮,至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1]。京作家具的诞生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统治者的审美与情趣。

1.1 中土文明的遗留

在努尔哈齐起兵之后至入主北京前,晚明的家具大略有南、北与西北地区之分[2]。清代初期,延续的是明代家具朴素典雅的家具风格。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一百余年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历史上的“康乾盛世”时期。皇帝开始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以及政治威严,在家具的形制、装饰等部分都做了大量改动,一改明朝简洁雅致的家具风格。

1.2 马背文化的影响

清朝的统治阶级是西北的游牧民族——满族,是由努尔哈齐带领的建州女真族的后代。女真族将金、银、玉石、琥珀放在比较高的位置,而且喜装饰,崇尚明亮鲜艳的色彩。作为马背上的游牧狩猎民族,大清入关之初,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与中亚的审美意识,不仅部分形制、取材用料与中原不同,而且器物表面的装饰也有很大的差异。

明式家具讲究的“留白”之处也被女真族以延绵不断的缠枝花卉填满,原来的含蓄内敛也转变成金银雕镂、宝石镶嵌,以及艳丽的彩绘等,带有强烈的草原风格。

1.3 西洋风格的融合

“康乾盛世”时期,清代的经济繁荣,从欧洲传入的版画、金工、珐琅、玻璃等最先到达广州,并由广州传向各地,也被带入宫廷[3]。当时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大为流行,这种风格追求家具造型的美观,在家具表面进行很多的雕刻、镶嵌,装饰性强,其繁华富贵的效果符合一个盛世帝国的审美。因此,借鉴了大量西方装饰风格的广式家具成为宫廷内家具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在我国封建王朝的顶峰——乾隆时期。统治者有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精力大兴土木,制作大量的家具以满足皇室的需要。乾隆时期的家具,在家具上大量使用西洋进口的玻璃、镜子与西番莲纹饰等。

2 京作家具的特点探析

京作家具作为清代宫廷家具的传承,做工精湛,用料讲究。清代的宫廷,聚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这些能工巧匠在原来各地已有的优秀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提高,促进京作家具产生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并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家具风格。清代宫廷家具在极大的程度上受到了苏作和广作家具的双重影响,且现存的宫廷家具中,颇多苏作和广作家具,可见清宫宫廷家具及后世的京作家具受这两种风格家具影响的程度之深。

2.1 造型特点

京作家具的风格介于苏作的文雅端秀和广作的豪华繁缛之间。京作家具讲究的是气派和架势[4]。从体量上来说,京作家具相对苏作家具体态宽大,相对广作家具稍显精致,生动体现了地域间的相互融合。从造型上来说,京作家具与广作家具较为接近,典雅秀丽,浑厚端庄,体态宽大,透露出帝王世家的威严风范、雍容华贵和肃穆正统的气质。

2.2 材料特点

京作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艺术中的三大名作之一,在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之外,优良的制作材质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郑和下西洋及明朝对外贸易而带回或引进大量优质硬木,为后世家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5]。京作家具主要以黄花梨、楠木、紫檀和红酸枝等几种珍贵硬木为主。黄花梨木质坚硬、纹理美观,是制作家具的良材,因其自然生长可产生优美的花纹,用黄花梨制成的家具表面一般不做雕刻,主要展现木材本色。紫檀木质细腻,十分适合雕刻,所以紫檀制成的家具常有精美的雕刻,这在乾隆时期的家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图1)。京作家具常用木材纹理美观,材质坚硬,结实耐用,但是生长周期都较长,成大材需要多年。然而京作家具在用料方面十分讲究,很少会使用其他木材来代替。

■图1 紫檀圈椅

■图2 紫檀嵌黄杨木屏风和紫檀嵌云龙纹宝座

■图3 楔钉榫

■图4 干磨

■图5 刮磨

■图6 锉草水磨

■图7 烫蜡

2.3 装饰特点

与广作和苏作家具相比,京作家具的纹饰既受到它们的影响又别有风格。相对于明式家具的装饰多在于翘头案的牙板和两腿间镶板的装饰,京作家具在桌案、椅凳、床榻、箱柜上广泛的使用纹饰,可以说是“无处不纹饰,处处有雕琢”[6]。京作家具的纹饰图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龙凤纹、植物纹和复古的纹样。为了显示皇室的威严,京作家具中大量使用了龙纹,龙纹的形式比较多样化,整体风格偏浑厚凝重[7](图2)。京作家具中的植物纹,除了我国古代常用的卷草纹等,因吸取了广作家具的装饰特点,也大量运用了具有西洋风格的西番莲纹。复古纹主要使用的是云雷纹、回纹等从青铜文化中提取的元素。

2.4 结构特点

2.4.1 榫卯

榫卯是传统家具部件与部件连接成整体的基础构造,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卯眼、榫槽)[8]。

中国传统家具的结构核心就是榫卯结构,一榫一卯,凝聚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神,凝结着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图3)。京作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榫卯结构自然也是其精髓。在不同的家具部位要根据结构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榫卯结构,榫卯之间的配合一方面可以限制部件的移动,另一方可以消除家具部件之间的力,这也是京作家具不用铁钉也能做到“百年牢”的关键之处。

2.4.2 一木连作

一木连作是京作家具采用的一种传统结构。用一根木料,做成某些家具的腿子、束腰、牙子围板等部位。一木连作使家具的线条更流畅、同时结构也更加牢固。一木连作常用于桌、椅、几这几类家具,比如说椅子的前腿。使用一木连作的家具费工费料,现在很多红木家具厂在制作椅子的前腿时是用两根木头攒接起来制作,虽然外表看起来没有差别,但是这样的家具其结构稳固性远不如一木连作的家具。

2.5 工艺特点

清代手工艺技术突飞猛进,家具制作的技艺也得到极大的发展。清宫造办处汇聚了全国各地一流的工匠,宫廷家具则代表了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准。京作家具作为清宫家具的“正统”继承者,自然是汇聚了优秀的制作工艺,榫卯结构是京作家具的灵魂工艺,水磨和烫蜡则是京作家具特色技艺。

2.5.1 精细磨光

雕刻在传统家具的制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打磨对雕刻图案的最终呈现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9]。由此可见,打磨是一个十分费工夫的步骤,在民间有着“凿一铲二磨三工”的说法也就很好理解了。京作家具的打磨有刮磨、干磨和水磨,在京作家具的打磨过程中,先用刮刀片、耪刨等工具对家具表面进行整体刮光,使家具做到光滑平整、无刹痕。然后用由粗到细的砂纸对家具的各部位进行干磨,去除家具表面的刮痕。最后用温水浸湿家具,对家具进行水磨。京作家具的一大特色工艺就是水磨,家具表面用水擦拭后,木材的纤维会膨胀,毛刺等通过水迹得以呈现,然后再用砂纸、锉草等工具进行打磨处理,使得家具的表面呈现光洁细腻的效果(图4-图6)。

2.5.2 烫蜡

烫蜡是传统京作家具的表面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使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层。可以防止温度、湿度变化而造成家具变形开裂。烫蜡后,家具表面温润如玉、明莹光亮,凸显了红木优美的纹理及优质的材性[10]。因为南方的气候相对北方更为湿热,而蜡是会随着温度发生变化的活性材料,所以不适合用蜡,适合用漆[11]。这也是硬木家具形成“南漆北蜡”格局的原因之一。

烫蜡的具体步骤分为:熔蜡、布蜡、烫蜡、起蜡、擦蜡和抖蜡等。烫蜡的核心是将融化的蜡顺着木材纹理均匀刷到家具的表面,使其渗入木材导管中,形成保护层。然后将家具表面多余的蜡用蜡起子起掉,并擦去表面浮蜡,使家具达到光洁明亮的效果(图7)。

烫蜡后的家具由于不断地受到空气的氧化和人们使用时的触摸,使家具出现温润如玉的表面形态,即“包浆”,使家具外观产生“天人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感[12-15]。

3 结语

京作家具源于清代的官作制度,以清宫宫廷文化为基础,在内务府承办制造和采办的家具基础上,使用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硬木家具,展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文化生活方式。难能可贵的是,随着封建贵族的没落,清宫家具从宫廷走向民间,京作技艺得到传承,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并未因为时代更迭而消亡。

自2008年6月起,“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8年,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做好京作家具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的不只是家具行业自身技术工艺的提高,也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推广与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与认识京作家具。

猜你喜欢

榫卯宫廷家具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夕为“皇室宫廷饮” 今入寻常百姓家
宫廷古法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