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2019年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境外输入性传染病病例特征分析

2020-05-31郑方孙丹凤张雨沈银忠

微生物与感染 2020年6期
关键词:恶性疟登革热病青壮年

郑方,孙丹凤,张雨,沈银忠,3

1.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务部,上海 201508; 2. 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404; 3.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上海 20150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源源不断出现。上海市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贸易频繁等特点,故面临输入性传染病的严重威胁[1]。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以及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输入性传染病呈现出新的特点。鉴于此,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12—2019年境外输入性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境外传染病输入的病例特点,为城市防控输入性传染病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所有法定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中确定为境外感染(传染病报告卡“备注”栏中标注“境外输入”、“XX 国输入”、“境外感染”、“外国感染”、“XX 国感染”等信息)的病例个案信息,其中包括住院病例和门诊病例。个案信息包含报告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对病例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

1.2 方法

使用WPS Office2019软件对所收集病例的病种、数量、输入时间、病例人口学特征以及输入地区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进行行×列Pearson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种和数量

2012—2019年,该院报告境外输入性传染病11种,分别为疟疾、登革热、肺结核、麻疹、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戊型肝炎(以下简称戊肝)、伤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黄热病、白喉、隐性梅毒。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305例,其中疟疾病例最多(226例),占74.10%,实验室分型病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恶性疟疾184例、疟疾(未分型)27例和间日疟15例。疟疾输入病例构成比呈现波动状态,其中2013、2014和2017年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次是登革热68例,占22.30%,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9年呈现暴发式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9种疾病共11例,占3.6%,其中黄热病是首次报告,白喉也是近年来的首次报告(表1)。

2.2 输入时间

报告的肺结核、麻疹、甲肝、戊肝、伤寒、HIV感染、黄热病、白喉、隐性梅毒无明显季节性分布特征。疟疾、登革热全年均有输入,其中6月、9月和11月为疟疾输入高峰,6~8月为登革热输入高峰(图1)。

2.3 病例人口学特征

2.3.1 性别构成输入病例中,男性261例,占85.57%;女性44例,占14.43%;男女比例5.93∶1。女性占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疟疾病例中,男性205例,占90.71%,女性21例,占9.29%,男女比例为9.76∶1;登革热病例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2.09∶1。其他9种疾病中,男性10例,女性1例,男女比例10∶1。

图1 2012—2019年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输入性疟疾和登革热发病时间分布

2.3.2 年龄构成输入病例中,15岁以下少年儿童占0.98%,15~49岁青壮年占85.57%,50岁及以上老人占13.44%。疟疾病例中,无15岁以下少年儿童,15~49岁青壮年占84.96%,50岁及以上老人占15.04%。登革热病例中,15岁以下少年儿童占1.47%,15~49岁青壮年占86.76%,50岁及以上老人占11.77%。其他 9种疾病中,无15岁以下少年儿童,15~49岁青壮年占90.91%,50岁及以上老人占9.09%。

2.3.3 职业构成职业占比前3位的分别是商业服务(24.92%)、工人(23.28%)、家务待业(18.36%)。疟疾病例主要以工人为主,登革热病例主要从事商业服务等工作,其他 9种疾病主要以工人和干部职员为主。

2.3.4 国籍外籍38例,占比12.46%;中国籍267例,占比87.54%。

2.3.5 输入地区

2.3.5.1 非洲地区由非洲输入206例病例,占全部输入病例的67.54%。输入病种包括疟疾(恶性疟175例,占84.95%;其他型别疟疾27例,占13.11%)、登革热(3例,占1.46%)和隐性梅毒(1例,占0.49%)。

2.3.5.2 东南亚地区由东南亚国家输入45例,占全部输入病例的14.75%。输入病种包括登革热(41例,占91.11%)、疟疾(3例,占6.67%)和肺结核(1例,占2.22%)。

2.3.5.3 南亚地区由南亚国家输入24例,占全部输入病例的7.87%。输入病种包括登革热(18例,占75.00%)和疟疾(6例,占25.00%)。

2.3.5.4 其他地区其他地区共输入30例,占全部输入病例的9.84%。其中欧洲1例,南美和东北亚国家各2例,国家和地区不详25例。输入病种包括麻疹(1例,占3.33%)、甲肝(1例,占3.33%)、疟疾(16例,占53.33%)、登革热(6例,占20%)、戊肝(2例,占6.66%)、伤寒(2例,占6.66%)、HIV感染(1例,占3.33%)、黄热病(1例,占3.33%)。

2.3.6 病例地区分布305例输入病例中,上海市197例(64.59%),外省、市108例(35.41%)。上海市16个区中,病例数居前3位的依次为浦东新区35例(11.48%)、闵行区26例(8.52%)、松江区21例(6.89%),见图2。

图2 2012—2019年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输入性传染病病例地区分布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2012—2019年该院收治的305例境外输入性病例中,疟疾226例,占74.10%。疟疾病例中恶性疟184例,且95.11%的恶性疟病例感染地为非洲。鉴于上海尚未监测到恶性疟的传播媒介,且有文献表明,在北纬25°以北大部分地区,出现恶性疟流行主要与嗜人按蚊有关,单纯中华按蚊地区即使有一定数量的恶性疟传染源输入,传播和流行可能性也不大[2]。因此对于上海的输入性恶性疟,防控的主要任务是及早发现病例并开展治疗,降低病死率。

226例疟疾病例中,其他型别疟疾42例。虽然上海在2017年成为我国首个消除疟疾的城市[3],但中华按蚊等传播媒介仍然存在。对于除了恶性疟以外的其他型别输入性疟疾病例,如果未能及早进行隔离、诊断和治疗,可能引起本市传播媒介带虫,并可能造成本地感染,更有可能导致持续的社区传播、暴发。因此加强其他型别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监控和管理是防止境外疟疾病例在本市传播、降低本地暴发、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环节。上海市交通发达,且无天然屏障,需加强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医疗机构等专业部门为基础的监测网络建设。

登革热病例逐年增多是上海市境外输入性传染病的又一特征,特别是2019年呈现暴发式增长。主要原因是南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登革热大流行[4]。上海市在2017年首次出现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且白纹伊蚊广泛存在。上海市可以借鉴其他城市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登革热病例监测和管理力度,重视防蚊、灭蚊工作[5-10]。

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国内外交流密集,存在各种传染病输入的风险。本研究中的三甲医院是目前上海市仅有的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是多类重大传染病的定点收治医院,因此该院收治的患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上海市输入性传染病的病例特点。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来看,近年来输入性传染病的病种呈多样化变化趋势,首次报告了黄热病、白喉、HIV感染等病种。因此,做好各种新发传染病的防控预案是当务之急。

本研究人口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境外输入的传染性病例以中国国籍、青壮年人群、从事商业服务和务工为主。这可能与我国日益增加的国际交流有一定关系,但更可能的原因是出入境人群以务工经商为主,而从事这类工作的人群也主要是青壮年[11]。研究表明,国民对于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不高[12-17]。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出国旅行和劳务输出人群。

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近年来上海市传染病定点医院收治的输入性传染病病例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发现上海市仍面临各种传染病输入风险,输入病种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不乏首次报告的病种。因此,根据病例特征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防控预案对于提高应对输入性传染病能力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恶性疟登革热病青壮年
The Interaction of Everyday Discourse and Professional Discourse—A Study of Generalized Argumentation in the Medicalization of Sleep*
登革热临床特征及病程影响因素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恶性疟疾病案治疗经验分析总结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青壮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输入性恶性疟1例的分析
确山积极防控输入性恶性疟
警惕疟疾引起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