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05-30

语文建设·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字学语言学汉字

汉语文字学是一门以汉字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科,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很多,相关的著作也非常多。北京大学宋均芬教授所著的《汉语文字学》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21世纪文化、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更广阔的国际视角,对这门在中国本土诞生并发展的学科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建构。

《汉语文字学》分为四章。在第一章绪论中,作者对汉语文字学的学科和简史作了综合介绍;第二章汉字总论,阐述汉字的起源、定义、性质以及演变;第三章汉字各论,分别对古文字和今文字进行研究;第四章汉字析论,重点论析了汉字的造字结构、义项和类别。综观全书,具有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前沿性。本书立足于国内汉语文字学研究成果和精髓,集历年来最新研究之大成,并结合国际上最新的语言学理论,对传统理论、研究方法等各个层面加以融合、更新。在当前学科研究中,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和引领性。

第二,针对性。本书以研究论析汉语文学科基础理论和内容为核心和立足点,以普及汉语文字学基础知识、促进汉语文字教学为直接目标,既对学科理论知识作了全方位的阐述和研究,也通过相关的知识对培养汉语语言能力进行探索和启发。

第三,系统性。本书在整体研究上有独特且统一的规划,以全方位的视角和简洁清晰的脉络,既全面体现了汉字学的相关理论基础,也把字形、训诂、语音、词汇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研究相互渗透与融合,从而对传统文字学的核心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对读者,特别是初学者探寻汉语文字学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第四,理论性。本书注重理论分析,特别是汉字总论和析论部分,研究分析深入,以点带面,通过坚实的理论建构起关于汉语文字学核心内容的整体性框架,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汉语语言学理论建设知识。

第五,应用性。本书在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基础上,注重传统学科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的应用。本书论析的学科知识密切关注现代汉语的规范、中小学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等应用领域,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丰富的材料、案例相结合,在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际活动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放眼世界,立足本土;注重理念,聚焦改革”这一原则在本书中也有突出的体现——既有传统文字学的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普通文字学的研究视野;既对汉字的字源释义、结构等进行研究,又进一步对传统文化进行融会贯通。这不仅丰富了读者的汉语文字学知识,也提高了其学术修养、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论述非常详尽,内容密切结合文献用字及语言学相关理论,不脱离具体的文献语言而把汉字作为孤立的现象来论述。全书视野开阔,发掘深入,研究全面,将知识、理论、例证及应用能力四者相结合,运用交叉、对比等方法,突出重点、难点;引用的各种文献、素材、案例也非常丰富;语言生动形象,可读性非常强。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李晓文)

猜你喜欢

文字学语言学汉字
《说文解字》部首文字学原则解析
“文字学”术语的早期使用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新见黄淬伯《文字学讲义》述评
“坡芽歌书” 的文字学解读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