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读书,写作走心

2020-05-29种晓

天津教育·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界逐渐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要加强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填鸭式教学。虽然说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但该兴趣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如果只是以学生兴趣为主的话,那么学生学习也只是玩乐而已,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更要全力以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方式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的逐步发展,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教师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除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外,还要加强阅读与教材内容的结合。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视频相互结合,以丰富的色彩和绘声绘色的图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望洞庭”古诗教学中,教师通过洞庭湖的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美丽的洞庭湖景色吸引着学生,让学生更加投入课堂阅读教学中。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容易被图片过分吸引,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图片上,而不是阅读中。

除此之外,教师为了能够构建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会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情景教学或是课堂延伸教学。虽然学生在这些教学方式中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活跃氛围的过程中,教师浪费了许多的教学时间,需要讲解的语文知识被忽略,或是没有讲到知识重点。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在教学方式中,而不是教学的内容上。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进行文本阅读教学,只是简单地带领学生对进行文本阅读,而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不够重视文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和家长更多的是注重语文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思考,并且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难以形成阅读习惯。并且教师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中,因学生的阅读的量不够,所以学生难以产生阅读质变。

二、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重要意义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要将课堂主体地位让给学生,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更多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如果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无法满足教育改革新要求。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将课堂的主导权全部交给学生。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学习语文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思维活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点,鼓励学生多多发散思维,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多向阅读方向指导,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积累。

3.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许多语文教师都忽视了这一点。部分教师也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文本阅读,但是并不明白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文本阅读,学生的理解能力却停滞不前。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是自己主动去阅读,而是被教师和家长要求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思考。文本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学习任务。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会主动去阅读,进而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渐掌握文章中的内容和技巧表达,思考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教学方式

(一)注重文本的魅力

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并进行思考和探索,真正爱上和学会阅读。教师自己也要加强文本阅读能力,提高自己文本阅读鉴赏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本阅读教学。因此教师在文本阅读讲解过程中,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善于抓住文本中的中心点,即文本中心思想,借助该中心点统筹全文,明确文本中心思想的主要作用。抓住文本中心点,就能够有效地将整个文本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例如,在“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中,抓住“北京”一词;“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的“雷锋”等,都是文本阅读中的中心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文章内容的具体优美段落或者是句子,对这些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北京亮起来了”的一文中写到“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作者将故宫比喻成一个年轻的女人,故宫的形象具体化、拟人化。教师可以将这些句子重点讲解,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新课改提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了解在文本阅读中学生会哪些地方会有阅读困难。例如,在“荷花”一文中,“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如果学生对饱胀和破裂两词有疑惑,那么可以用一些图片来进行解释说明。学生在教师解释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饱胀和破裂两词的含义。

(二)教师示范阅读

学生在文本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阅读指导能够有利于学生便轻松地理解阅读内容。教师向学生示范阅读中必须要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气,将文本中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传递给学生,教师还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教师阅读的影响下,善于体会和抓住文本的本质。为学生文本阅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主动地模仿教师的阅读情感和阅读技巧,在模仿教师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静夜思”时,教师先有感情地示范阅读,让学生沉浸在教师的阅读范围当中,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欲望。

(三)注重情境设置

在语文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备课,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通过构建生动的阅读情景,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并且要在情景教学中设置一些有趣的切入点,以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情景阅读当中。构建情景阅读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对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征,教师应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动作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要设置一些课堂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红领巾真好”一文中,教师可以通過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红领巾,构建出与文本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通过自己身上的红领巾来激发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同时向学生提问,文中的红领巾与“鸟儿”之间的关系,然后学生就会主动地阅读文本找寻答案。

(四)利用悬念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设置悬念问题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设置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望洞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时代的名人作品,并向学生提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有接触或是了解过谁的杰作?”教师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将“杰作”引入具体的教学内容当中,洞庭湖是大自然的“杰作”,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洞庭湖的现实图片,让学生感受洞庭湖的自然风光。这时教师就可以再次向学生进行深层次地提问,如“为什么说洞庭湖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为什么要写下“望洞庭”,是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有朝一日你能够去洞庭湖,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等。这些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文章。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学生兴趣为主的教学方式越来越被教师重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是一大难题,但必须要克服。

参考文献:

[1]韩艳红.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J].学周刊,2018(4).

作者简介:种晓(1971.9-),汉,女,靖远县乌兰镇人,大专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