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融合研究

2020-05-29马妍田霞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马妍 田霞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媒体新形式不断出现和兴起,他们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互补,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在高校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人格养成,而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载体是必不可少的,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课堂和传统媒体为载体,在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但新旧载体的运用融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研究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融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0)03-0319-04

A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arrier of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Fusion-media

MA Yan,TIAN Xia

(School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 variety of new forms of media appear,integrated with traditional media and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declaring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fusion-media.I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part,and its teaching effec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deology,behavior and personality;the education carrier is a mus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In the pas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stly took place in the classroom and used traditional media as the vehicle.In the era of fusion-media,there emerge various for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ppear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new and old forms,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iers in the era of fusion-media.

Key words:the era of fusion-media;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tegration of the carrier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为了向大学生传递科学的思想理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等依托使用的传播媒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辅助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逐渐兴起和繁荣,“在此过程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加速演化,以资源共享、内容互融、传播协作、效益分享为基本特征的融媒体迅速发展”[1],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载体形式,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采纳各种新旧媒体手段来促进不同教育载体的使用和融合已成为教育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1 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蓬勃发展,各种新媒体形式应运而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和多样化发展,传统教育载体和新媒体共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多的传播载体和途径,更好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1 课堂和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虽然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但课堂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載体,高校大都开设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有专门的教师队伍,他们精心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完整的人格,大学生在校园中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来自于课堂,因此课堂是融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除此之外,传统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电视节目、报刊、校园广播、布告栏等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政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大学生从这些途径中获得了丰富的思想熏陶和行为指导,以此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1.2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的通讯、生活、支付、交流、娱乐等都离不开手机,同时由于手机的携带便利性和信息丰富性,使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以手机为媒介向学生发送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向学生传达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除此之外,手机携带方便、内容丰富,学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和资源,还可以运用手机的通讯功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手机促进思政信息的传播和完善,因此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

1.3 以网络平台为主的网络媒体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在各个领域影响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在高校教育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各种教育平台、学习网站、学习程序、网络课程等被开发和推广,高校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等网络硬件设施也得以大力建设,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媒体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成为重要的教育载体之一:一方面,高校可以搭建网络平台并上传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相关知识,学生也可以自行在网络中搜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或使用各种学习程序开展学习,提高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提高了思政学习的便利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网络媒体的也是融媒体时代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4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价值观、端正的思想言行等,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仅仅通过课堂、网络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理论来指导学生日常的思想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基于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除了要传授理论知识外,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种实践互动,将所学理论知识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习惯中,不断帮助大学生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充分发挥实践这一载体的作用。

2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的问题分析

在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载体的应用也不能再局限于以往的传统方法,而要顺应时代,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但是这些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多种载体在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体来说,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有以下几个问题。

2.1 传统课堂和媒体不能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学一般通过课堂、主题讲座、传统媒体等形式开展,教学形式比较单调:一方面,课堂是主要的教学载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掌控者,他们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等,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步骤学习,教学模式单调枯燥,学生自主性较低;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通常侧重于让学生看思政方面的电视节目、书报等,趣味性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随着新技术和媒体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进入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要求更高,传统的课堂和媒体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传统课堂教学和媒体应用的滞后性逐渐显现[3]。除此之外,传统实践教学也存在很多不足,实践机会少、实践过程流于形式、实践内容缺乏实用性等,不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及思想行为的成熟发展。

2.2 对新興媒体等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不足

在融媒体时代,各种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载体由此变得更加丰富,网络平台、微博、微信、微公益等都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但是目前高校对这些新载体的应用还不够科学和充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网络学习平台方面,很多高校都没有搭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对于已搭建的平台,内容也大多局限于政策方针解读、思想理念传播等,内容枯燥,缺少教学视频、图片、网课等新颖的表现形式;微博微信等方面,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公众号或官方微博,但基本以推送通知、思想教育文章为主,内容缺乏原创性和趣味性且实效性不高,缺乏视频、音频等表现效果好的方式,学生认可度不高。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应用新载体方面专业能力欠缺,如新媒体资源的制作、推送等知识和技能较弱,影响新载体的有效应用。

2.3 新载体的不良信息易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网络、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新颖、多样和有趣,内容更加丰富广泛,学生获取信息也更加方便快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极大丰富,但是其中不良信息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消极的思想和价值观、负面新闻、虚假信息、低俗文化等随处可见。“家庭教育的误导、学校氛围的影响和社会乱象的迷惑,很容易使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归零甚至成负。”[4]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不稳定阶段,他们思想开放,愿意接触和学习新的思想、文化和理念,面对这些负面的思想和文化,很多大学生缺乏辨别和抵抗能力,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受到不良影响,这样一来,新媒体这一载体的应用反而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各种载体的融合。

3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融合策略

3.1 利用新媒体创新传统课堂及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媒体等教育载体的滞后性逐渐凸显,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课堂和媒体形式亟待创新和改进,而新媒体是其改进创新的良好支持。首先,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固定局限,不能及时更新,而利用新媒体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第一时间了解各种政策、新闻、社会热点等,然后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运用新媒体可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数字技术、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都可以运用于思政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趣味性;其次,利用新媒体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先进的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学习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教学需求。再次,利用新媒体创新传统媒体表达形式,例如将电视或书报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学生喜爱的微信或微博平台传递给学生,校园广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可以用事例、歌曲等新颖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2 加强对新媒体载体的建设和运用各种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不可忽视的构成,科学建设和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大有裨益。首先,手机等移动载体的运用重点在于利用手机与学生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发展,便于及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教育;其次,加强对网站、微博、微信等学习平台的建设,“高校需要完善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督机制,对不良信息进行监控和管理,并且做好应急公关工作。”[5]高校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搭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并安排专人进行科学管理,平台内容选择上要重视丰富性、趣味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多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来展示,尽量做到简洁明了,避免拖沓冗长,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再次,运用新媒体开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线下实践方面,教师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搜集实践信息,设计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线上实践方面,学生可以参与线上实践活动,例如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常见的微公益、水滴筹、轻松筹等,学生参与这类实践活动可以使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得到成长和升华。

3.3 培养大学生鉴别融媒体信息的能力在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极大丰富,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从不同途径学习和吸收知识,从而提升自身思想水平和行为品质,“面对鱼龙混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鉴别和使用能力至关重要。”[6]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高校要加强对新媒体环境的监管和控制。校园网是学生在校内最常使用的媒体形式,高校要加强外部防护,将不健康的信息、负面思想等进行屏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7]另外对于学校建立的网络平台、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学校要加强管理,防止垃圾信息、不良资源的出现;其次,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鉴别选择信息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信息搜集和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识别新媒体中各种负面信息和思想,如拜金主义、功利心、诚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乏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科学筛选正面信息,摈弃负面信息,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在融媒体时代,学校、教师和学生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现代化的教育载体,从创新传统课堂教学、科学运用新媒体、培养大学生信息素養等方面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不断成熟和完善,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 璨.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障碍与化解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9(25):216.

[2]王 倩,张立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02):228-231.

[3]刘晓娟.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48-151.

[4]兰 征.浅谈情感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载体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01):142.

[5]金绪泽,魏 冉.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152-155.

[6]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114-119.

[7]陈 华,何林智,安德志.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维路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49-50.

[8]张建颖.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05-108.

[9]严 波,王 勇,桂巧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6):86-96.

[10]丛 亮.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82-85.

[11]周胜光,李 乐.新媒体下高校团青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05):526-529.

[12]常 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04):482-485.(责任编辑:许建礼)

猜你喜欢

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