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合作创新过程路径研究

2020-05-29陆健蒲晓敏李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企业创新模块化

陆健 蒲晓敏 李平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传统商业模式体系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位平台型企业与新晋技术创新型企业面临同样的资源、技术、创新和成本等问题,两类企业的合作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而厘清该两类企业合作创新路径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文中基于网络拼凑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采用扎根理论多案例质性研究方法,以小米科技-华米科技、腾讯-优必选两个合作创新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过程路径。研究发现:二者合作创新的过程路径包含合作启动、双元拼凑、网络拼凑3个部分。合作启动是前置条件,双元拼凑是核心内容,网络拼凑是重要补充。本研究丰富了网络拼凑理论和模块化相关文献,揭示了平台企业对技术新创企业的赋能合作过程,为平台企业与新创企业合作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平台赋能;网络拼凑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模块化;企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 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0)03-0231--07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rocess between Platform Enterprises and Technology Start-up Enterprise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LU Jian,PU Xiao-min,LI Ping

(School of Busines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e-business,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has changed relatively.Both incumbent platform companies and new technology innovative companies have faced similar problems on resource,technology,innovation and cost.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companies could well solve such problems.This study is to explain the cooperation path between platform and technology start-up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network patching theory and the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this paper adopted the grounded theory multi-cas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and took the two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ases of Xiaomi Technology-Huami Technology and Tencent Youxu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discussed the path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cesses between start-ups and the platform enterprise.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ath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cesses between the two includes cooperative start-up,double patchwork and network patchwork.Collaborative start-up is a prerequisite,double patchwork is the core content,and network patchwork is an important addition.This research enriched the network patching theory and modular related literature,revealed the licensing cooperation process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to technology start-up companies,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and start-ups.

Key words:platform empowerment;network patching theory;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modularization;corporation innovation

0 引言電子商务与物流体系的日趋成熟,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距离,降低了产品交易成本和创业壁垒。大量技术新创企业带来了多样化的创新产品,对传统企业造成冲击并加剧市场竞争。在位企业与新进入者都面临共同的难题:如何提升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关注度和购买意愿?以腾讯科技、阿里巴巴、小米科技等为代表的平台企业具有用户和资源集聚属性,且对于平台企业而言,用户以及为连接用户所建构的品牌、渠道等资源,其价值需要通过产品交付得以实现,并且这些资源是可共享、可重复利用的。然而企业规模的有限性及企业业务边界限制了平台企业能够自主研发和经营的创新产品范围,平台企业为了最大化其资源价值,进而思考与外部组织合作。由此,“平台企业对外赋能”议题获得了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平台企业积极实践探索与不同产业组织之间可能的合作模式,其中通过与技术新创企业合作打造了众多“爆品”,例如小米科技与华米科技公司联合制造的小米手环等产品一经面市就获得热烈的市场响应,迅速占据大比例的市场份额,取得了积极的创新合作效果。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将各自优势稀缺资源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完成接口嵌套,即技术新创企业的知识模块嵌入平台企业资金、品牌、渠道等产品价值创造互补模块链条中,促成二者资源整合,快速实现产品创新及其市场化,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合作路径,具有深刻的理论研究价值。尽管当前管理学领域的学者们针对平台企业展开了广泛研究,但研究问题主要集中于平台经济[1]、平台商业模式[2-3]、平台生态治理[4-6]等相对宏观的理论描述,或平台企业结构[7]、平台化转型[8]、平台企业运营[9-10]等组织内部微观研究。关于平台企业对外赋能的研究则多以产业报告的形式呈现,学术性不强,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挖掘,对于平台企业和技术新创企业的合作创新更是缺乏专门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回顾了网络拼凑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小米科技-华米科技、腾讯-优必选两大合作创新案例,从动态过程视角,探讨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的创新合作演化路径,试图揭示平台对技术新创企业赋能的“黑箱”。文中的研究问题为:平台企业-技术新创企业合作创新实施包含哪些具体环节与行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结构?即双方的合作过程路径解析。

1 理论回顾

1.1 网络拼凑理论网络拼凑理论是学者Baker和Nelson于2005年首次提出的[11],是对资源拼凑理论的扩展,因此要理解网络拼凑理论,应首先厘清资源拼凑的内涵与发展过程。资源拼凑是一种较为朴素的资源获取方式,是企业为了应对资源约束困境,对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利用的一种组织即兴行为。Baker等最早提出资源拼凑的概念,即企业通过开发在手资源的新用途,从而达到对手头资源的充分利用以解决问题或进行创新的一种临时性将就方案,是企业的动态即兴能力[12]。资源拼凑对企业的机会识别、资源整合[13]、产品创新[14]、价值创造[15]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目前,资源拼凑相关学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更多将资源拼凑视为组织内部行为。例如Senyard等将资源拼凑看作是企业对内部冗余资源的重组[16]。Baker和Nelson基于网络嵌入的思想,将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扩展至外部网络,不再局限于组织内部,提出“网络拼凑”:创业者通过个人社会网络低成本对资源要素有选择地利用。网络拼凑不改变资源所有权,仅对外部组织的部分资源具有共享和特定使用权。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企业成长视角,忽视了非新创企业的网络拼凑行为。尤其是大规模平台型企业拥有更多有价值的、可共享的冗余资源,通过与创业企业的创新技术进行拼凑,能够快速实现新产品创造。

1.2 资源依赖理论资源有限性是所有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和利用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外部网络获取和整合所需资源。资源依赖理论强调企业对外部组织资源的依赖,关注组织之间的资源差异所引致的依赖关系,包括非对称依赖和联合依赖[17]。在非对称依赖关系中,弱势企业对强势企业的依赖程度更高,导致组织间权利不平等,强势企业具有相对权利优势[18]。在联合依赖关系中,组织间权利配置相对均衡,双方对彼此的依赖程度接近,企业倾向于联合行动,促使组织间内聚力进一步提升[19]。联合依赖还能简化企业间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20]。联合依赖关系多发生在互补企业中间,例如上下游企业,因此也称为共生性互依[21-22]。非对称依赖和联合依赖是针对组织间二元关系而言的,在同一联结中,这两种关系是同时存在的。在多组织相互依存的网络中,相互依赖推动了网络权利的产生:企业在其所嵌入的网络中对不同网络节点的控制力和影响力[23]。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基于自身发展目标,对其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关系加以治理。部分研究发现,组织间的依赖关系越强时,企业会倾向采取科层化的股权合作模式[24-25]。股权合作的结构关系比市场化的契约合作更加稳定,有利于双方对合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缓和机会主义行为和其他道德风险,增强双方核心资源与承诺的投入,进行持久的创新合作研发[26-27]。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由于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的发展及相关研究较为前沿,且研究多数局限在理論论述的层面,缺乏文献和系统的理论支持;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实证数据搜集和数理模型构建研究等方面也存在较多的弊端;文中主要试图解答“如何”以及“为什么”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且多案例的研究较单案例研究而言更能构建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因此文中基于扎根理论方法,采用多案例展开探索性研究,旨在充分揭示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之间创新合作的复杂过程。扎根理论是由美国学者Glaser和Strauss于20世纪60年代末创立的一种构建理论的方法,这种方法科学地联结了理论与经验、抽象与具体,是目前较为科学严谨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是资料收集与分析的过程,Strauss将扎根理论对资料的分析称为译码,指将所搜集的文字资料加以分解、分析现象、将现象进行概念化,在此基础上再将初步概念化的现象进行第2次概念化、抽象化,再以适当的方式将概念重新第3次抽象、提升并整合为范畴以及核心范畴的操作化过程。扎根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多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从理论层次上描述现象的本质和意义,从而形成对理论的构建。

2.2 案例选择文中遵循理论抽样原则,选择与研究问题高度相关的代表性案例,以满足理论研究的需要。文中首先选择了小米科技-华米科技的创新合作案例,该案例所展示的合作路径与互动过程充分反映了平台企业对技术新创企业的全方位赋能,并且其合作创新产品:小米手环,赢得了良好口碑,契合研究主题。其次,为了理论建构的完整性,文中还选取了腾讯-优必选合作案例,对主案例呈现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和补充。各样本企业的简要介绍如下。小米科技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智能硬件与软件开发。小米科技以小米系列的智能手机起家,利用互联网思维和营销模式实现颠覆式创新,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性的手机厂商。2013年底,小米科技捕捉到了IoT(物联网)的发展机遇,通过向技术新创企业赋能,构建了小米生态链,业务范围得到高速拓展。华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是一家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获得了小米科技与顺为资本的联合投资。2014年8月,华米科技与小米科技合作首发了“小米手环”产品,获得热销。2015年9月,华米科技发布自主品牌Amazfit手环,主要面向高端人群。经过4年的快速扩张,华米于2018年2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于1998年11月组建,并于2004年6月在香港主板上市,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一。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社交、金融、娱乐、资讯、应用工具等方面的软件开发、维护以及其他内容服务。2011年,腾讯确立了“开放与分享”的战略转型方向,尝试向优秀的新创企业开放腾讯资源,经过一系列探索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腾讯生态系统。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商业化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销售集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优必选自主研发了伺服舵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旗下拥有消费型、商业型、智能家居型等系列机器人。自2017年,优必选与腾讯多次联手,打造了Alpha系列机器人,主要功能为智能教育和娱乐。2018年5月,优必选完成了8.2亿美元C轮融资(腾讯领投),是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

4.3 网络拼凑网络拼凑是平台企业利用自身外部网络关系桥接技术新创企业与生态伙伴资源,以满足新创企业个性化资源需求。双元拼凑和网络拼凑不是根据过程顺序划分的,二者是相互交叉的。下面进一步说明二者的差异。在双元拼凑层面,平台企业构建了标准化的合作路径,不同新创企业可接触和利用的平台资源是同质化的。双元拼凑难以满足所有新创企业的全部资源需求,新创企业根据自身“新创弱性”还存在其他个性化需求。在网络拼凑层面,新创企业通过平台企业网络关系与其他外部组织建立联系,有选择性地进行外部资源整合。网络拼凑可以划分为两种行为模式:一是平台企业响应新创企业的资源需求定向桥接新创企业与资源所有者;二是平台企业非定向组织新创企业与其他生态企业的资源对接活动,由新创企业自主进行资源交易。根据资源的功能差异,可将平台企业提供的资源桥接支持划分为供应链资源桥接和其他外部资源桥接。供应链资源桥接。平台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主体的频繁交易强化了组织间关系以及预期合作承诺,新创企业基于平台企业投资背书,更易获得供应商原材料、制造能力优先供应和价格折扣。合作创新产品共享平台企业品牌和用户基,市场需求得到充分开发,增强了新创企业的供应链渠道权利。其他外部资源桥接。其他外部资源包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风险资本等。新创企业缺少以上资源的信息渠道。连接平台网络提高了新创企业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资源所有方与需求方的连接是一个相互搜寻和筛选的过程。新创企业的高风险性降低了对优质资源的吸引力。而平台企业对新创企业的全产品价值链支持向社会释放了一种积极信号,推动稀缺资源向新创企业流动。

5 结语文中基于小米科技-华米科技、腾讯-优必选2个合作创新案例,通过扎根理论多案例探索性研究,构造了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路径,共包含合作启动、双元拼凑、网络拼凑3个部分。合作启动是前置条件,平台企业通过市场或“朋友圈”(个体关系网络)两种媒介选择优秀的技术新创企业作为目标合作对象,并与合作方建立强组织关系联结和弱运营关系联结,形成合作的关系基础。双元拼凑是核心内容,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将各自优势资源进行模块化处理,通过模块接口嵌套快速实现双方资源整合与创新产品价值创造。网络拼凑是重要补充,平台企业借助其社会关系网络向新创企业桥接外部资源,补充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其他资源和能力缺口。本研究的理论贡献:资源是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投入要素,然而多数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约束困境。因此,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企业的资源获取与使用问题,逐渐发展了一些基础性理论并且仍在继续演化,包括资源基础观、资源依赖理论、网络嵌入理论、创业拼凑理论、网络拼凑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演进过程反映了企业资源使用范围与方式的变化轨迹:利用内部资源-获取外部资源-改变资源用途-不改变所有权的组织间资源拼凑和相互利用。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合作创新以最新的网络拼凑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了模块化理论。合作双方对各自的核心资源进行模块化处理,商讨和制定模块接口标准,通过资源模块嵌套实现了在不转移资源所有权条件下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和组织间资源整合,由此提供了网络拼凑的新思路,丰富了网络拼凑理论与模块化理论文献。文中的实践意义在于:平台企业对技术新创企业赋能能够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文中揭示了双方合作创新的过程路径,打开了平台对技术新创企业赋能的“黑箱”,可以为更多平台企业与技术新创企业合作提供有益指导,同时还能为双方在品牌形象升级、合法性提升等方面带来启发。参考文献:

[1] 徐 晋,张祥建.平台经济学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2006(05):40-47.

[2]刘盼盼,罗鄂湘.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以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为中介变量[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2):115-121.

[3]彭本红,马 铮,张 晨.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跨界搜索模式研究:以百度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7(08):152-158.

[4]孙 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创新机理[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06):673-678+697.

[5]彭本红,武柏宇.平台企业的合同治理、关系治理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J].软科学,2016,30(05):78-81.

[6]杨文选,李 杰.论企业生态化及其实现机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05):605-608+615.

[7]蔡宁伟.自组织与平台企业的崛起[J].清华管理评论,2015(11):70-76.

[8]井潤田,赵宇楠,滕 颖.平台企业、机制设计与小微创业过程——基于海尔集团组织平台化转型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季刊,2016(04):38-71.

[9]李 雷,赵先德,简兆权.网络环境下平台企业的运营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6,19(03):15-33.

[10]杨 丽.平台分化、交叉平台效应与平台竞争——以淘宝网的分化与竞争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01):151-160.[11]Baker T,Nelson R E.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5,50(03):329-366.

[12]Baker T,Miner A S,Eesley D T.Improvising firms:bricolage,account giving and improvisational competencies in the founding process[J].Research Policy,2003,32(02):255-276.

[13]赵兴庐,张建琦,刘 衡.能力建构视角下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研究[J].管理学报,2016,13(10):1518-1524.

[14]Senyard J,Baker T,Steffens P,et al.Bricolage as a path to innovativeness for resource-constrained new firm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1(02):211-230.

[15]Sirmon D G,Hitt M A,Ireland R D.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01):273-292.

[16]Senyard J M,Davidsson P,Steffens P R.Venture creation and resource processes:using Bricolage sustainability ventures[C]//Proceedings of the 7th AGSE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Exchange,2010:637-648.

[17]Emerson R M.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2(1):31-41.[18]Casciaro T,Piskorski M J.Power imbalance,mutual dependence,and constraint absorption:a closer look at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5,50(02):167-199.[19]Gulati R,Sytch M.Dependence asymmetry and joint dependence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effects of embeddedness on a manufacturers performance in procurement relationship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7,52(01):32-69.

[20]Uzzi B.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ec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674-698.

[21]Rindfleisch A.Organizational trust and interfirm cooperation:an examination of horizontal versus vertical alliances[J].Marketing Letters,2000,11(01):81-95.

[22]吴 亮,张建琦.创业拼凑与中小企业新产品绩效研究——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06):654-664+672.

[23]王核成,鲁东琴,周泯非.企业网络权力配置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吉利汽车纵向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03):61-76.

[24]Poppo L,Zenger T.Do formal contracts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function as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08):707-725.

[25]陳永广,韩伯棠.企业研发合作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及决策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06):123-127.

[26]Heide J B,John G.Alliances in industrial purchasing:the determinants of joint action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0:24-36.

[27]Sampson R C.The cost of misaligned governance in R&D alliances[J].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2004,20(02):484-526.

[28]Lehu J M.Back to life! Why brands grow old and sometimes die and what managers then do: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research put into the French context[J].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2004 10(02):133-152.

[29]许 晖,邓伟升,冯永春,等.品牌生态圈成长路径及其机理研究——云南白药1999—2015年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7(06):122-140.

[30]Moore G A.Crossing the chasm:marketing and selling high-tech products to mainstream customers(Collins Business Essentials)[M].New York:HarperBusiness,1991.

[31]Day G S,Schoemaker P J,Gunther R E.Wharton on manag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2000.

[32]Moore G A,Fabis J M.Inside the tornado:marketing strategies from Silicon Valleys cutting edge[M].New York:Harper Business,1995.

[33]Picken J C.From startup to scalable enterprise:Laying the foundation[J].Business Horizons,2017,60(05):587-595.

(责任编辑:严 焱)

猜你喜欢

企业创新模块化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新常态下吉林市企业创新现状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研究
实施细胞激活工程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AP1000模块化施工在进度计划管理工作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