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研究

2020-05-29孟天宇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孟天宇

摘 要:在江苏省大力推进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背景下,结合江苏省现有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参考前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研究,提炼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江苏省各城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做竞争力研究。结合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体系,在现有专利密集型产业划分基础上,搜集统计年鉴数据,用信息熵模型法,从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基础竞争力、显性竞争力、扩散竞争力、隐性竞争力4个维度,从人力投入、经费投入、直接产出、间接产出等八个一级指标对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测度,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专利密集型产业进行排序,根据各维度表现评价结果对城市进行聚类讨论,针对每个城市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应用新结构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提出产业政策,对所处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在相应的环节提升上做了建议。

关键词: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发展;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 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0)03-0287-05

Research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atent-Intensive Industries——Take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MENG Tian-yu

(School of Management,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igorously recommending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 Catalogue in Jiangsu Province,and referring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 were extracted.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 in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based on the existing division of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combined with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using the method of information entropy model,from such four dimensions as the basic competitiveness,the dominant competitiveness,the diffusion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recessiv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atent intensive 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from the eight first-class indexes of human input,fund input,direct output and indirect output,etc.,an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each dimension,the paper discussed the cluster of citie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production factor endowments in each city area,it put forward industrial policies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and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rresponding links of cities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 levels.

Key words:patent-intensive industry;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regional economies

2017年江蘇省印发《关于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指出需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建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制度与产业政策,实现江苏省从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的迈进。专利密集型产业作为创新活跃的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选择。目前江苏省城市间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均衡,在“新常态”时期研究江苏省细分城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根据专利密集型产业不同的发展状况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概念与测度划分依据最先是由美国[1]与欧盟[2]提出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概念的出现是将专利制度对经济和就业贡献程度在中观产业层面得以聚焦。我国在2012年出台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目录。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在国家知识产权制定的目录基础上,推出了符合当前区域产业现状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划分标准。文中以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2016)》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划分依据,该目录以定量测度发明专利密集度、存量规模指标为主,与定性政策引导性等因素相结合。发明专利密集度按5年期间平均每万名从业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即5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除以对应期间的年平均从业人员数[3]。表1是江苏省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及其NAISC代码。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高附加值的产业群,在市场经济下专利对经济实体的贡献达到一定比例时所出现的衡量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的产物,在产品生产、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运用专利资源而非劳动或资本获得竞争优势的产业[4]。专利密集不仅仅是数量密集,更重要的是产业对制度的依赖[5]。从测度标准看,专利密集型产业带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属性,主要依赖技术创新与专利优势参与市场竞争[6]。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似之处在于,专利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大量的人员、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區别在于其重点投向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姜南[7]以GDP和就业人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2008—2010年间专利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发现中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从产值上看已经与欧盟国家的大致持平,但是经济活动的贡献率还处于偏低的阶段。王黎萤[7]通过分析浙江省41个工业面板数据,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过程按照科技产出、物化产出和价值产出3个阶段开展创新效率评价,显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研发投入的综合效率均高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投入规模报酬也优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可见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未来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与政策导向的背景下,江苏省企业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都逐年上升,但是仅仅是专利数量的增长并不能带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只有深刻理解专利密集型产业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结构改良和经济快速增长的驱动效应,才能在此基础上营造更有效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8]。专利密集型产业对国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下的分析产业的竞争力[9],可以发掘出产业的隐性竞争优势,为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提供理论依据。遵循比较优势来培育和扶持产业,使得地区的要素禀赋得以充分发挥[10]。目前现有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测度及经济贡献评价并不能反映其在具体区域的发展情况[11],衡量区域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状况并能够实现横向比较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12]。

2 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评价

2.1 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概述及指标选取我国产业结构的形成是比较优势因素变化造成产业结构调整结果[13]。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地域上呈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各级政府的产业政策效果差异较大[14],前沿产业主要集中在苏南沿海,苏北城市所处产业链明显落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现有要素禀赋发掘并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15]。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的省份之一,江苏省依然存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以2019年公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无锡、苏州高达26万美元的人均生产总值是连云港、宿迁不足1万美元人均GDP的近3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造成经济的发展瓶颈,也为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江苏省区域发展中不平衡的原因,除了历史原因造成工业基础差距,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还存在显著不平衡,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16]。江苏省地域紧凑,城市间距离较小,容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17]。产业的集聚效应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最新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江苏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平均工资都有所提升,分别比上年增加4.24万元/人、0.58万元/人,可见其在提升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从专利密集型产业工业总产值看,苏州、无锡和常州属于前三位,专利密集型产业工业产值占全省比重的16.02%,11.49%和10.11%,宿迁和淮安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工业产值较小,仅占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工业总产值额092%和2.53%。从专利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数来看,苏州、无锡、常州排在前三,专利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数占全省的24.12%,12.55%和10.88%,苏锡常总数占全省将近半数,而宿迁、连云港和淮安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从业人数分别占全省的1.28%,232%和2.65%,可见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地域差距显著,不仅仅体现在产值规模,还有各方面竞争能力的差距。要分析江苏省城市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具体的竞争力差距需要建立评价体系,根据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设置结合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特点,设计如下评价体系,见表2.

2.2 评价模型与数据来源基于香农的信息论理论基础,熵代表事物的不确定程度,根据其理论计算熵可判断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与指标的重要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高则对评价的影响越大[18]。熵值法在产业中的应用可以分析各要素的比重及综合水平的高低[19]。

文中研究对象为江苏省13个城市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根据所设定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从《江苏省统计年鉴201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工业统计年报》等统计报告选取相应数据。

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辨别出不同城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差别,本研究以基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评价结果,对江苏省13个城市加以聚类。所研究区域的城市可以根据表3分为4类。

以产业竞争力为基础聚类分析江苏省13个地级市,发现江苏北部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总体偏弱,南部地区表现较好。第1类只有苏州一个城市,可以发现,苏州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在创新各个维度均表现不俗,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扩散均位居江苏省首位,在全省范围内属于领先地位。第2类是南京、无锡、常州,它们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竞争力处于全省前列水平,但与苏州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南京教育、政策资源最为丰富,但是优势并没有完全在产业发展上得以体现,无锡、常州产业结构与苏州相似,但各项竞争力表现均稍逊于苏州;第3类是南通、镇江、扬州、泰州、徐州这5个城市,它们专利密集型产业总体竞争力均位于全省中位,创新各个维度也处于全省中上游,整体发展较好,处于奋力追赶阶段。第4类是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4个城市,其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处于全省下游,各维度竞争力表现也较为落后,尚处于起步阶段。

3 结语根据研究,文中认为提高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江苏省虽然整体经济水平处于全国上游水平,但是内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十分显著。 就政策层面,现阶段江苏省直接涉及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相关政策还是以知识产权部门发布为主,专利权密集型产业目录尚停留在研究报告层面,各级政府层面尚未有专利密集型产业明确的产业规划。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涉及多个部门,除知识产权部门外,其他部门发布的政策很少专门针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点,专利密集型产业在各级政府层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地级市应结合自身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情况,对本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进行培育与扶持,根据林毅夫对全国创新产业园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创新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产业政策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前江苏省苏州市已作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跟踪改革动态并及时总结经验,加快整体改革进程,带动周围城市如无锡、常州、南通等经济较发达城市进一步探索完善和构建有利于专利密集型产业服务,做好试点带动作用。结合日本科教立国战略对日本经济的带动拉升,苏南发达城市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提升知识产权在生产中的地位。苏北、苏中地区加大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投入力度在项目的引导上,将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中的产业作为优先支持领域。在人才支撑上,企业需要加大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政府层面要重视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在各类人才计划中增加知识产权类高层次人才的比例和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为企业创新提供新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Intellectual and the U.S.economy;industries in focus[EB/OL].http://www.USPTO.GOV/about /IPM/industries in focus.JSP,2012-04-13.

[2]European Patent Office and the Office for Harmonization in the Internal Market.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tensive industries: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EB/OL].http://KEI online org/sites/default/files /IP-intensive-industries EN.pdf,2013-09-30.

[3]李黎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测算:欧美经验与中国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4):55-62.

[4]王新红,李世婷.基于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2):109-114.[5]王黎萤,虞微佳,王佳敏,等.影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的因素差异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8(04):662-672.

[6]刘 谦,姜 南,戴凤燕.“低端锁定”突破新路径: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9):154-160.

[7]姜 南.自主研发、政府资助政策与产业创新方向——专利密集型产业异质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03):49-55.

[8]姜 南,单晓光,漆 苏.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08):1157-1165.

[9]王黎萤,王佳敏,虞微佳.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科研管理,2017(03):29-37.

[10]封伟毅,李建华,赵树宽.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基于中国1995—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09):154-164.

[11]尚 杰,姜 睿.要素禀赋对区域环保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Kim-Marion模型和Moreno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02):166-173.

[12]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07):21-28.

[13]张志华,王红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杜万恒[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02):151-157.

[14]王雪宇,刘 芹.环境规制、产业集群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的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03):321-325.

[15]张永庆,方 燕.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效应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06):657-660+697.

[16]张 泉,邹 军,王 沣.江苏区域性规划的实践、探索与反思[J].城市规划,2019,43(09):24-28.

[17]刘明广.空间计量视角下不同政府科技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02):215-221+252.

[18]窦建华.发展中国家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途径—创新与技术[J].科学管理研究,2008(05):13-16.

[19]周四清,庞 程.产业集聚及协调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基于粤港澳大湾區制造业、金融业、教育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40(19)104-114.

[20]甘小文,毛小明.基于信息熵和灰色关联度下中部六省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比较[J].企业经济,2018(12)27-33.

[21]林毅夫,向 为,余淼杰.区域型产业政策与企业生产率林毅夫[J].经济学(季刊),2018(01):782-800.

[22]张玉萍,孟丽华,李 磊.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03):338-341.

(责任编辑:严 焱)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