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科学课堂的预设

2020-05-29孙韬

天津教育·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均衡预设科学

孙韬

【摘  要】预设是指教师上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说生成是“果”,预设就是“因”。要想把控千变万化的课堂,做到在异彩纷呈中落实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点拨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效率,精心预设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学;预设;均衡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本市的一次教研活动,执教了“营养要均衡”(教科版四年级下册)一课。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留给自己的思考却历历在目,让我感触最深的应该是“学讲”课堂的预设。

预设是指教师上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说生成是“果”,预设就是“因”。要想把控住千变万化的课堂,做到在异彩纷呈中落实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点拨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效率,精心预设尤为重要。

一、认真研读教学目标,确定预设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根据《标准》要求,结合“营养要均衡”这一课的具体特点,我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而确定教学重点为“理解并研究如何才能均衡膳食”,教学难点为“学会合理配搭膳食营养,建立健康生活意识”。这样,设计教学程序就有了方向性和抓手,涉及具体的环节也就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学生行为进行预设。教学环节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一块基石。教学目标也往往被分解为一个个更小的目标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里。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营养均衡膳食宝塔”后,交流展示环节的目标达成曾让我大伤脑筋:以四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能得到哪些信息?他们是怎样通过图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当我反复研读本环节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既要达到本课的科学概念目标,又要实现“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集体的研讨,形成认识”这个过程性目标)才幡然醒悟,对于“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这一科学概念目标根据以往所学,他们很容易接受,可能他们说出来的不是“教师想要的话”,但是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所以不需要进行预设。而对于本环节设计的“搭配膳食營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这一科学概念目标则是教学的重点,众多的数量关系以及宝塔各层的位置、面积的不同,反映出的各类食物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这对四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个挑战,应该认真加以预设。

二、仔细研究教学内容,明确预设的方向性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师生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正确地处理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既能促进教学效果的达成,又能让授课教师如鱼得水地驾驭课堂。

课前,我就对学生昨天的一日三餐进行了调查,让学生填写表格,一则是对学生的膳食进行初步的调查了解,二则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本环节的设计,我力求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科学探究,形成良好的科学膳食习惯。从认识“营养均衡”的概念,到领会“膳食宝塔图”,乃至选取五位同学作为营养师的身份通过自己操控电脑向全班同学介绍“营养小贴士”,可谓一气呵成。学生对不良的进餐习惯进行修正以后,一个叫刘阳的学生主动要求到讲台前汇报交流。

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自主学习单:

我昨天的一日三餐

早餐:面条、鸡蛋

午餐:米饭、牛肉、鱼肉、油、纯牛奶

晚餐:牛奶、面包

经过修正,他的早餐增加了蔬菜,午餐去掉了牛肉、油,晚餐增加了水果。当我问道“你为什么这样修正”的时候他却哑口无言,排除紧张和言语表达的因素,更多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学了”能不能“用”,“用了”会不会“说”。从学生修正的结果来看,较之原来,增色不少,学生能够运用新知,却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究其根源,仍是对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所以,仔细研究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才可以预设学生会在知识的哪个层次目标出现问题,从而巧妙地应对、疏导和点拨。

三、充分调查研究学生,增加预设的可能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建立强烈的资源意识,积极利用课堂上的每一个资源和契机,无论是小组之间的争论、“教师不满意的回答”、抑或是错误的回答,都是课堂出彩的沃土。所以充分调查研究学生,预估可能出现的情况,就很有必要。

课堂伊始,为了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成功引入“均衡”的概念,我出示了四张食物图片(分别是葡萄、米饭、苦瓜、鱼)。学生的选择肯定不会是单一的,四种食物都有可能被选到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选择出发点是什么?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食物的出发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往往倾向于口味,有的学生会从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的角度去考虑和选择,而从营养物质对人体作用的角度去考虑选择食物也有可能。这样,不仅考虑学生答案的多样性,而且纵深于学生答案的选择角度,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把握,这是一节成功课堂的保证。

当学生对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做出选择,我紧接着追问:是不是喜欢吃的你就整天吃,吃得很多,不喜欢吃的就不太吃,为什么?步步引导,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便于引入“均衡”这一科学概念。学生的回答会是千篇一律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仅仅是本班的学生就给了我三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不喜欢吃的也要吃”“喜欢的就吃”“不喜欢的就不吃”。较之后两者,第一个答案正是我想要的,因为它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课题,然后就可以直奔主题。然而始终有一些“不守规矩”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课堂突发情况又应该如何应对呢,仅仅靠教育机制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地调查了解孩子们的知识基础、成长环境甚至部分学生的思维方式。鉴于此,奔赴滩上小学之前我通过电话、短信的形式对该班学生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了解,然后针对集得的信息对本环节进行如下预设:

预设一:学生回答“不喜欢吃的也要吃”时,就追问为什么?相继引出“均衡”的概念(参照教案顺序);

预设二:学生回答“喜欢的就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时,就直接说,老师要看看你们一日三餐都吃了什么(即把第二大程序探究过程的活动1前置,后续展示该生作业单对比情况,作为本节课教学效果的体现)。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学情分析,多种预设结果以及处理方式都成竹在胸,就避免了按部就班“教教案”,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有弹性的预设综合体,它是服务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而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故此,我们要立足教材,准确把握和定位教学目标,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多方预设,为“生成”预留一片沃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如果能坚持这样做,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收获不期而遇的精彩。

参考文献:

[1]牛蕊.共享:促进学生参与的课堂预设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

[2]苏宁琪.课堂教学应追寻预设的完美和生成的精彩[J].学周刊,2018(31).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均衡预设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科学拔牙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