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生活素材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020-05-29任得东

天津教育·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堂策略生活素材小学

任得东

【摘  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主要给学生讲解課本知识,难以激发他们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实现小学数学的进一步突破。小学阶段的数学,涉及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有考察。数学源自生活,是一门学术性的科目,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多他们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本文就从当前“生活素材”的选取角度出发,对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做几点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素材;教学方法;课堂策略

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数学这门课程,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不妨将生活素材引入课堂当中,用“简单明了、清楚”的讲解实例来讲述复杂、难懂的知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活元素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者,教师作为课堂方案的策划人,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而是要引入各种各样的生活素材,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贴合实际和便于学生理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注重生活元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更是一门生活化的艺术。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不但能响应新时期的教学号召,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了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使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教师要注重挑选生活元素的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题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是追求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接收能力的重要标准。首先,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要基于生活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其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实际,在数学课堂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生向往新奇事物,教师就要从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让学生熟练利用各种数学公式,指导他们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何扩展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已然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目标,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教学话题。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教师就要从日常的“生活素材”出发,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克和千克”这部分内容时,虽然小学生已经认识生活中的事物,但对“克和千克”没有准确的概念。教师可以发挥“铅笔、橡皮、粉笔”的作用,让学生先估计它们的重量,再用计量器进行测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更加到位。

除此之外,适合小学生实验探究的物品还有很多,如测量“面粉、水果、石头”的重量,将生活素材引用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快速挖掘数学解题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意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光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是不够的,还要让小学生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魅力。“1kg=1000g”“1吨=1000kg”“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等,这些都是小学阶段基础的“单位换算”公式,都需要学生牢固地掌握和记忆,以便灵活解答各种数学应用题。

二、引入生活素材的实例,优化数学课堂的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所接触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很多小学生遇到数学难题,不知道怎样解答,于是出现了厌倦和抵触的心理,这是很正常的学习现象。为了让学生摆脱学习困扰,继续保持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新鲜感,教师要列举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优化数学课堂的模式。具有数学意义的例子,大多和生活息息相关,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有很强的作用力。

如在教学“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时,大多小学生对“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混淆不清,不知道该怎样去辨别。教师可以从最基础的教学问题出发,引发学生对“年、月、日”的思考。在课堂开始之前,可以提问“大家知道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吗?”让学生自主回答或者抢答,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引入“年、月、日”的概念。

有的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在课堂中处于“游离”的状态。为了将学生从“游离”的状态中拉回来,加深学生对年、月、日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入“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并给出几个例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如果年份能被4或者400整除,就叫闰年,而且2月份有29天;如果年份的实际值不能被4或400整除,就是平年,而且2月份只有28天。当学生明白了这个概念,教师就要给出实际的年份,让学生自己计算和分析。“2020年、1969年、2000年”等都是有价值的计算实例。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我们可以向他们提出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学习技巧的提高。

为了让“日期”教学的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还可以结合“节日”,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数学提问活动。如让学生在日历上找到“儿童节、劳动节、教师节、圣诞节”等节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点进行深层次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间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创设出生活的情境,对“公式、定理、概念”等形成深刻的记忆,为学生后续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教师也能在这个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基础,为他们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课堂效率。

三、优化积累生活素材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需要他们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比较基础。因此教师不必将学生束缚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而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化元素,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带领他们感受全新的数学知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曾经说过,“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为明智而综合地学校目标提供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看到“生活化资源”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如何有效开发生活中的数学课程资源呢?”这值得每个数学教师深究。

传统的数学课本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如果只按照传统的教材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难免过于单一。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从生活素材出发,对各种数学知识点进行甄别、分类和整理,使我们的教学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如让学生自行到网络上搜集“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港珠澳大桥建设的相关数据、铁搭建设工程”等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实例。这些生活化的题材,既能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又能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王伯伯种了100棵苹果树,已知他所种植的苹果树比种的梨树多[14],请利用数学知识,求解梨树种了多少棵?这是一道结合生活实例的数学问题。通过题目,我们可以列出[100×14=25],再利用“100-25”得到梨树有75棵的结果。“生活化”的数学题材,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课程的资源,从而提高数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中加入“生活元素”,既能配合当前的教学理念,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所掌握的学习技能不多。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让学生通过生活素材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只有不断引入生活元素的实例,优化数学课堂的模式,才能完善生活元素的形式,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史玉英.结合生活实际,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课堂策略生活素材小学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激发学生质疑,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让一步 让学习真正发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策略及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