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2020-05-29王国芳
王国芳
【摘 要】不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同,现代社会更加需要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活动,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任务。如何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教育者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征指出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渗透核心素养,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以人为本
由于核心素养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还处在一个不断实践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所以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渗透上还存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国是一个以考试决定学生升学的国家,虽说考试是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是受此影响,某些学校会出现畸形的追求升学率的事情,如实施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做题产生惯性,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与现代的人才培养观念严重背离。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不能在短时间完成,但是只要教师秉承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保持理性,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逐渐地向学生进行渗透,总有一天学生的核心素养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学习态度、数学思维、应用能力等,本文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提出了五种培养方式,分别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借助网络培养空间意识、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通过整理错题不断提升,下文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学习没有概念,并不懂得学习会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所以兴趣是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懂得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沟通,要懂得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热衷于学习并积极探索其中的奥秘,这样学生才能在兴趣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形成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如在执教“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时,我准备了5个苹果,请一名学生将这5个苹果分给第一排的3个小朋友,这时他每人分了1个之后还剩下2个不知道给谁。根据这个情境,我在黑板上写下了5÷3=1…2这个算式,由此带领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这样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质疑中积极地进行数学知识探索,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提到语言学生可能会想到语文、英语等以语言为主的学科,而忽略了数学思维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借助语言进行表达,才能使思维活动得到外显。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学概念,让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步骤等,从学生的语言表达入手,使学生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以取得良好的思维培养效果。
如在学习“混合运算”这节课时,我要求学生回答数学问题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例:小蜜蜂蜂蜜店开业了,仅一上午的时间就卖出了10罐蜂蜜,这时还剩余3罐,下午小蜜蜂又制作了12罐,卖出了8罐,请问还剩多少?这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题,这道题比较绕,学生必须先仔细分析再列算式。这时我请一位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回答:“可以从上午和下午入手,上午剩余3罐,下午又制作了12罐,这时一共有15罐,卖出8罐,就用15-8=7罐。”那么10怎么解释呢?我问。学生说:“题目问剩余多少罐,跟上午卖多少没有关系。”这个学生思路清晰,可见其对这道题的理解很深刻。这样做,既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还能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借助网络培养空间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学习几何知识时缺乏空间观念,解决相关问题比较困难。为了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教学模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立体图形的结构,这样既有利于降低数学知识难度,又能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互联网具有快速、生动、直观的特征,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学习“观察物体”相关知识时,学生能够快速地画出立体图形的正面图、侧面图和俯视图,却不能快速地根据正面图、侧面图和俯视图还原立体图形,这与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进行直观的立体图形还原,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在头脑中进行立体图构建,这是发展学生空间思维的有效形式,也有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应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以数学的思维和视角去思考。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更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日常购物用到的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复杂的可能会用到混合运算,还有路程与时间速度的关系问题等,也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如在学习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的关系时,我创设了生活中常见的“走亲戚”情境,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思考并利用公式解决问题。例:周末,小明和妈妈说好了一起去看望生病的姥姥,但是由于小明要先去给同学送一本书,于是妈妈先小明10分钟出发了。从小明家到姥姥家的距离是5km,妈妈想要锻炼身体,行走的速度为4km/h。小明同学家到小明姥姥家的距离是8km,小明骑车的速度是6km/h,请问小明和妈妈谁先到姥姥家?这种情境就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看到这个问题,学生脑海中或许会出现相似的情境,这种熟悉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五、通过整理错题不断提升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应用能力,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其中,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记在错题本上,这样缺乏针对性会导致学生复习效率的下降。如果是公式记错而导致出错的题,学生需要在错题旁边注释正确的公式,以加深记忆。如果是当时由于思路阻塞而出错的习题,学生需要在错题旁写上出错的原因并改正,这样还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对比之前的解题思路,以提醒自己不再犯错。而如果是由于粗心出错的题,学生就可以记在心里而不必记录在错题本上了。将比较典型的错题记在错题本上,利用课下的时间翻阅复习,既能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使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再加上小学生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心智比较不成熟,所以对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任重而道远。但是,学生始终处于成长阶段,只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不断地通过科学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渗透,学生一定能够在逐渐吸收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公丕军,张晶.浅谈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1).
[2]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2).
[3]陈凌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4]张帅.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4).
[5]杨利民.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