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改造质量助推监狱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2020-05-29杨明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杨明

【摘 要】文章对监狱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监狱企业文化在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监狱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从提升监狱企业文化的品位、传承行刑文化、促进人才发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监狱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监狱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路徑。

【关键词】监狱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关押罪犯的场所,具有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特定功能。2018年全国监狱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用五大手段改造罪犯、管理罪犯、教育罪犯、惩治犯罪、保护社会。监狱要牢固树立“政治改造统领一切”的意识,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通过监狱文化改造、劳动改造,体现各类文化育人功能,从而实现教育改造功能。

1 监狱企业文化的阐述

1.1 监狱企业的内涵

目前,监狱与监狱企业适度分开,监狱生产的收入主要用于监狱建设和发展。监狱组织罪犯参加劳动,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是监狱改造罪犯的一种基本手段。监狱企业是由司法部认定的为罪犯提供生产项目和劳动对象,且全部产权属于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各地监狱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监狱局的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八条规定:“国家保障监狱改造罪犯所需经费。监狱的人民警察经费、罪犯改造经费、罪犯生活费、狱政设施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列入国家预算。国家提供罪犯劳动必需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经费。”作为特殊国有企业的监狱企业,为在押犯提供劳动场所、岗位和手段,提供罪犯劳动必需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经费,具有惩罚、改造和教育罪犯的功能及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监狱企业由于经济生产场所特殊、劳动者特殊,与一般意义上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企业不同。监狱企业是伴随着监狱行刑活动而产生的特殊性企业,源于犯罪劳动改造,监狱为改造罪犯的需要,由监狱人民警察依法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罪犯,通过严格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企业活动。罪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得到改造,受到教育,获得劳动成果,充分体验到人生价值的存在,有利于其顺利回归社会。

1.2 监狱企业文化的内涵

文化改造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其包含监狱企业文化改造的内容。监狱企业文化是监狱生产劳动活动与文化思想的融合,包含有文化教育改造、经济生产等内容,具有文化改造教化育人功能,受发生企业活动中文化的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监狱企业文化,它体现了一种管理思想,既是一种以管理为目的文化,又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管理形式。它发挥罪犯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来激发劳动者(罪犯)的自觉行为。监狱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文化,即生产者特殊(罪犯)、工作环境特殊(监狱),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管理方式(具有改造功能、教育功能),指监狱企业和监狱企业管理者(警察)、生产劳动者(罪犯)在优秀文化和现代经济意识影响下,在长期的监狱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独具行业特色的群体意识,以及在这个群体意识中产生的治监理念、行刑方式、观念形态、经营理念、文化形式、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等的总和。没有罪犯的劳动改造,就没有监狱企业文化。

2 监狱企业文化在监狱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2.1 监狱企业文化在罪犯改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监狱企业文化也是行刑文化,与刑罚执行密切关联。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是实现监狱宗旨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罪犯劳动改造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学习和教育过程。一方面罪犯作为劳动改造活动的主体,其在劳动改造过程中得到学习和实践,培养劳动观念,强化法律意识、纪律意识,磨炼意志,矫正自身所存在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生活方式,提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罪犯通过劳动活动,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以此体会劳动的重要,增强成就感、社会责任感和改造信心。

2.2 提升监狱企业的竞争力

监狱企业既要保证教育改造功能的实现,保证监狱的安全,又要考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高竞争力。人们在消费商品的同时,更注重消费商品的文化内涵,它体现在产品不仅要有好的性能、质量,还要有受欢迎的外观、使用方便、环保、维修容易、允许有条件退货、分期付款、热情服务等。监狱企业在生产商品时,要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打造企业品牌、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文化含量。监狱企业要创造良好的劳动改造环境、条件和内容,建设优秀、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实现改造功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并占据更大的市场。例如,广西女子监狱的企业主要从事服装生产、劳务加工等生产活动,在多年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工艺,具有良好的企业诚信、产品质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品牌,其生产的制式服装得到社会的认可,形成企业品牌,每年为社会创造较好的效益。这是品牌无形的文化力、竞争力。

2.3 促进监狱企业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管理体制、企业精神、规章制度、产品品牌、价值观念、营销策略、员工培训等都是体现一个企业的文化层次。监狱企业文化贯穿于罪犯改造全过程,贯穿于监狱企业生产、销售和分配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是伴随监狱企业诞生和发展而客观存在的。监狱企业要主动建设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吸收同行先进的思想、技术、工艺和科学的方法,进一步升华原有的经验,成为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通过建设高品位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4 提高监狱企业凝聚力,体现管理者的思想和意志

(1)在监狱企业里,要充分激发罪犯改造的内生动力,让作为劳动者的罪犯树立企业的主人公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其劳动改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改造效果,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没有监狱企业,劳动改造罪犯将失去基础和依托,将难以达到把罪犯改造好的目的,所以监狱企业要存在和发展。监狱企业要大力推进监狱企业文化的发展,建立严肃、积极向上的劳动生产氛围,充分调动罪犯劳动热情和积极性,激发罪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价值观,使其主动融入监狱企业这个特殊大家庭,让罪犯专心劳动,潜心改造,实现监狱企业发展目标。

(2)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管理方式、工作作风体现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将这些东西灌输给劳动者,靠的就是企业文化。监狱企业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制度等,这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使作为劳动者的罪犯明确自己的岗位和责任,明白自身工作在全盘工作中的地位,把企业的生产目标和自身工作紧密相关,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并且能通过考核生产指标。优秀的监狱企业文化有一种完善的劳动激励机制,以激发罪犯劳动改造的积极性。监狱企业要让管理者和具体劳动者(罪犯)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在劳动改造中表现好的罪犯,要及时给予鼓励和鞭策,使罪犯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肯定、被欣赏和存在价值,这样才能很好地激发罪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有效增强其自信心,把劳动者(罪犯)的被动角色转化成主动角色,将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提高罪犯的改造效果,促进监狱企业良性发展。对于违反监规的罪犯要及时提出批评或给予惩罚,使其改过自新。

3 推进监狱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及建议

3.1 提升监狱企业文化的品位,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

目前,监狱企业文化作为监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还没有被人们充分地认识。一些监狱企业在改造罪犯、生产劳动、营销理念、企業品牌等方面并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有监狱管理特色的企业文化,仅把一般的文艺娱乐活动当成监狱企业文化,只限于一两次读书活动、文艺演出、一两次讲座培训、几期黑板报、贴两副标语式的有着时代特征的口号,而不能真正渗透在监狱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凝聚人心的价值体系,把监狱企业文化完全等同于所有监狱企业管理等。因此,监狱在劳动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应注重监狱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监狱企业文化的建设品位,运用各种手段在监狱劳动改造场所营造有利于促进罪犯改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监狱企业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罪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利用监狱在改造罪犯的实践中形成企业文化独有的方式、方法,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监狱企业要树立法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罪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丰富精神世界,学会生产技能,矫正罪犯犯罪心理和不良行为恶性,激励罪犯劳动改造积极性;培养健全人格,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推进监狱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3.2 传承行刑文化,促进监狱企业文化发展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劳动文化,同时又接受文化和传播文化。监狱企业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主题,充分发挥作为劳动者的罪犯劳动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罪犯是监狱企业的具体劳动者,又是改造对象,监狱在对罪犯进行惩罚教育的同时,要充分关心、尊重、爱护作为劳动者的罪犯,为每一位罪犯提供良好的劳动改造环境。如改善生产条件、提供技术指导、组织技能培训等。

(1)对罪犯实行惩罚,也要提倡人性化管理。监狱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刑罚,保证监狱安全稳定。监狱企业为教育改造罪犯服务,组织罪犯劳动是实现监狱宗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基本手段之一。监狱组织罪犯劳动,创造出了一定数量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带来了相当部分的经济效益,弥补国家对监狱经费投入的不足。罪犯劳动虽然是强制性的要求,但监狱企业要随时关注劳动者的情感需要,引导罪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劳动者认同感和成就感,让其感受到被尊重,既是以罪犯的身份,也是以劳动者的身份参加劳动改造,激发罪犯超越个人情感,将其积极、正面的情感激发出来,通过劳动缓解因为服刑所带来的压力,提高工作和改造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改造质量。

(2)合理量化劳动指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监狱企业文化是可以进行量化操作的。通过对罪犯进行科学评估,评定其风险程度。量化劳动态度、劳动纪律、习惯养成等评价指标,更加科学地考核发放劳动报酬,增强罪犯劳动的获得感;大力推行车间课堂化,推进技术工、等级工考核取证,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拼,切实提高罪犯岗位技能,充分发挥劳动改造矫正恶习、培养技能的作用,为罪犯释放后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确保罪犯刑释后,出监有岗位、生存有保障。

(3)不断创新激励机制,调动罪犯劳动改造的积极性。监狱企业文化建设包含激励机制的内容,罪犯劳动改造是需要激励的。监狱企业应注重建立科学的奖惩考核激励制度,实现监狱企业管理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才能将监狱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实现劳动生产过程与文化养成的一体化,达到监狱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建立监狱企业文化激励机制,发挥文化改造规范、自律、熏陶、导向的作用,充分激发罪犯改造的内生动力,增强对监狱企业管理的认同感。对于劳动者(罪犯),监狱企业应结合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实际,例如年龄、入监时间、技能熟练等情况,充分引导和促进其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奖惩考核是监狱企业一种必要的激励手段,对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和有发明创造的罪犯,要给予奖励,包括加分减刑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设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为劳动者(罪犯)未来出狱就业谋生创造良好条件,使其明确自己是一名罪犯的身份和目前所处的环境,知道近期的工作任务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激发其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加强法制观念。监狱是以限制人身自由为主的法治之所,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监狱企业管理者,要加强法制观念,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人权意识,不要以“权”压人。要对罪犯进行法制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尊重罪犯的人格和合法权利,重视其思想情感,最大限度地满足罪犯改造过程合法合理的人性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罪犯积极接受改造的内驱力,增强劳动责任感,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努力工作,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改造。

(5)加强培训。监狱应加大投入力度,对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服刑人员开展定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对作为企业管理者的监狱警察开展在职培训,为监狱企业文化构建提供智力支撑。通过对罪犯的培训,提高作为劳动者的罪犯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掌握一技之长,为监狱企业高效地创造劳动价值,提高改造质量,也为罪犯自己将来能顺利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3.3 促进人才发展,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建设优秀的监狱企业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企业的领导班子(管理团队)。管理者要设计出优秀的、高品位的文化,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制意识、程序意识、人权意识、服务意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企业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监狱警察既是监狱企业管理者,也是执法者,在构建、引导和创造监狱企业文化过程中,要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担当做好本职工作;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及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到忠于法律、秉公执法,文明执法、严守纪律、乐于奉献,自觉地以身作则,真正信任、尊重劳动者,作为劳动者的罪犯才会以监狱警察为榜样,敬重和支持管理者工作,自觉接受教育改造,齐心协力共同為监狱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3.4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监狱企业管理制度,提升文化改造功效

监狱要在总结本单位监狱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适应监狱企业文化建设的运作机制。

监狱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监狱企业文化。监狱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根据劳动改造罪犯的共同目标,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学的监狱企业文化建设制度,以制度来规范、激励、引导监狱企业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安全开展。监狱企业运行机制要适应改造罪犯的需要,确保监狱生产的劳动改造功能得到全面发挥,实现监狱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以此促进监狱企业文化建设,完成好改造罪犯的根本使命,促进监狱企业经济发展。监狱企业规章制度是监狱企业为保证监狱刑罚执行的顺利开展,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通过劳动手段来达到改造罪犯思想的目的,同时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对各项劳动操作和管理工作做出的科学规定和要求,是每个劳动者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在监狱企业活动中,以监规纪律为准则,规定罪犯在生产劳动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必须做,这正是监狱企业文化发挥无形的约束力。建立奖惩考核制度,对罪犯在生产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奖优罚劣,以考核奖惩手段为杠杆推动监狱企业文化建设有序发展,提高改造罪犯质量。

3.5 开展技能比武,促进监狱企业文化交流

监狱通过开展技能比武,在监狱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文化改造氛围,技能比武也是一个文化创造、学习、传播过程,用竞赛文化教育人、鼓舞人心,提升罪犯职业技能水平和劳动改造的积极性,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促使其刻苦钻研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劳动能力,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争做守法公民。例如,广西女子监狱每年都开展罪犯服装设计大赛,通过组织罪犯参加服装设计大赛,鼓励罪犯在劳动中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她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创造劳动价值,提升她们的自信心。罪犯在监狱干警的引导帮助下,在劳动竞赛中掌握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回归社会后自食其力打好基础。

4 结语

监狱企业是特殊性质的国有企业,承担着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任务,同时还要参与市场竞争,完成一定的经济指标,既要讲求社会效益和法律效益,还要讲求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一定的价值。因此,监狱应充分认识到监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监狱企业文化贯穿到监狱行刑和劳动教育的各个环节与全过程,以优秀文化改变罪犯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监狱要在惩罚严管和尊重人权的基础上建立具有自己特色鲜明的监狱企业文化,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化,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这一任务服务,充分发挥劳动改造矫正恶习、提高技能的作用,对罪犯进行惩罚教育、法制教育、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以“文”化人,以“文”救赎,为罪犯释放后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确保罪犯刑释后能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 考 文 献

[1]倪丽宏.关于加快推进“五大改造”新格局落地见效的思考和实践[J].法制与社会,2019(4):97-99.

[2]胡惠珍.监狱企业文化构建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4):190.

[3]王诚.推进监狱文化建设之探讨[J].中国司法,2009(6):49-51.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