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有效路径研究

2020-05-29谢泽芸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4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广西一带一路

谢泽芸

【摘 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师资队伍国际化有效建设,是广西区内高职院校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关键。文章基于我国在新时代对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分析了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现状,并结合广西在“一带一路”中的区位优势,对区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有效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西;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1 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背景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重点部署了要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1]。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国际大通道和战略支点三大定位功能,扩大广西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是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在新时期开展国际化工作时应该遵循的基本思路。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支撑。新时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通过队伍结构国际化、影响程度国际化、科研水平国际化,使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师队伍成为开创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强大引擎。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在探索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有效路径时,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和合作性原则[2]。

2 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现状

目前,广西区内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主要遵循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三大政策路径,即经验学习、国内外进修培训和开展项目合作研究[3]。政策路径的具体落实则是依托国家级和广西区级公派留学项目、上级主管部门所组织的海外培训项目、本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从队伍结构国际化、影响程度国际化、科研水平国际化3个方面对近年来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总体情况进行检视,问题和局限逐渐浮现。

2.1 师资队伍结构不均

师资队伍结构国际化主要有两个评估指标:一是外籍教师在全校教师总量中所占比例;二是本土教师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国外高校访学或进修培训经历的教师在全校教师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一部分区内高职院校已经聘请外籍教师长期或短期在校授课,但是多为语言类课程。外籍教师人数在全校教师总量的占比也非常小。另一部分区内高职院校依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外方合作院校选派专业教师来华教授专业课程。由于在确定外教人选、拟定授课内容、落实授课时间等方面难以同时满足中外双方院校的要求,所以此类外籍教师来华授课通常采取“短平快”的形式。课程效果不理想,授课时间也远远低于“四周以上”的标准。国家级和广西区级公派留学项目、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海外培训项目名额少、竞争激烈。不稳定因素较多。

2.2 国际影响程度不够

目前,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开展教师层面国际交流活动的形式以学术访问、人文交流为主,定向培养教学、技术与服务输出为辅。一方面,教师访学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的后续跟进不足。部分访问学者和交流教师缺乏学习交流成果转化意识,导致访学和交流效果不明显,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另一方面,本土专业教师赴海外开展的教学活动仍停留在技术培训层面。虽然个别学校和专业已经实现本土教学团队参与国外高校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库等建设,向外输出完整的行业技术标准和广西模式,但是总体来说,区内高职院校职教标准“走出去”还未能实现“铺开式”前进,树立“一带一路”广西职业教育品牌。

2.3 科研合作质量较低

论文是科研合作的重要产出之一。整理分析2013—2017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科研合作情况得出,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论文总量和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论文数量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年平均涨幅分别为19.61%和25.89%。2017年合作论文总量约1.5万篇,ESI论文数量为567篇[4]。“东盟十国”作为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的主要区域,与中国合作论文总量和ESI论文数量进入前十名的国家仅有新加坡。由此可见,广西区内职业教育的国际科研合作出现合作质量不高、合作深度不够的疲态。从外在原因分析,学校缺乏相关优惠政策、正向激励机制和良好科研环境;从内在原因分析,教师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存在科研热情不高、科研动力不足等問题。

3 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有效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力度“走出去”,创造条件“引进来”,扎实有效地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提高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水平。

3.1 强化规划设计

广西区内高职院校要做好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保证师资队伍国际化朝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梳理国际化办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定位、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等,明确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基本遵循和建设方向。系统整理各方资源,结合学校整体定位和发展方向,制订“走出去”和“引进来”并行、“人本关怀”和“准则规范”双管齐下的实施方案。重点针对学校拳头专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成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先行军”,探索符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做好教师专业、学历层次、研修内容和研究方向等的规划研究工作,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如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提高待遇和福利水平等。

3.2 完善培养机制

广西区内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教师出国研修选派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质量。积极鼓励实力强劲的教师申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公派留学项目,培养中坚力量。设立校级留学基金,选派条件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支持教师赴国外高校进行学历提升,培养储备力量。相较于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项目,校级项目具有受众面更广、操作更灵活等特点。学校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首先,明确培养重点,区分培养类型。其次,针对不同的培养重点和类型,制定相应的选拔条件和支持方式,避免“一刀切”。学校选派教师出国研修,主张以提高培养的有效性为目的实行有选择地选派。教师个人赴国外提升学历,需要结合申请人的自身情况、研修需求、申请学校和专业等来确定资助方式和标准。

3.3 搭建国际平台

广西区内高职院校要积极寻求国际对话与合作机会,在实践中夯实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成果。依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等平台,积极寻求师资队伍国际化的突破口。主办或承办行业、专业国际级会议,主动创造技术人才和科研合作的国际流动机会。同时,为学校教师争取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多元合作,针对东盟国家制订行业技术标准、开发教学与课程资源等,并实现人才伴随标准资源向外输出。建设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人才智库,加大投入,引进海外或具有海外背景的人才,使自身的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完善。营造学校学术氛围,利用学校资源帮助科研团队转化科研成果,增强教师的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调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3.4 加强校企协同

广西区内高职院校要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向,保持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鲜活。积极探索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西本土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顺应全球行业变革趋势,校企联合推动技术革新,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开阔教师视野。通过企业牵线,与更多的国外高校、行业协会建立稳定的联系,进一步开发海外市场、拓宽师资队伍培养的国际通道、提高国际影响力。企业的驻外机构和海外项目也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提供良好平台。教师利用平台不仅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还可以与国际接轨,高层次地构建自身知识和能力。

4 结语

广西区内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区位资源,结合“一带一路”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通过有效建设师资队伍,助力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新华网.教育部负责人就《中国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答记者问.http://education.news.cn/2019-02/23/c_1124154488.htm,2019-02-23.

[2]刘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有效性[J].知识经济,2018(17):159.

[3]王忠昌.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变迁及展望——基于42份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1):17-23.

[4]张灿影,王琳,鲁景亮,等.基于ESI和InCites的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科研合作现状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11):62-71.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广西一带一路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