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20-05-29汪鲁华
汪鲁华
1 调查背景
近年来,某县麻疹疫情出现暴发,报告病例持续攀升,为近三年来同期发病最高水平,在全省位居首位。截至3月25日,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13例,占全区的22.54%(48/213)。麻疹防控形势异常严峻。2月7日-3月25日该县某乡镇出现32例麻疹病例,死亡1例。
2 调查情况
2.1 患者临床表现调查组对11名病例进行了现场调查,其中11例病例均有咳嗽症状,10例出疹,8例有结膜炎,6例有卡他症状、5例有柯氏斑。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1月中旬3例,1月下旬4例,2月上旬7例,2月中旬15例,2月下旬7例,3月上旬5例,3月中旬6例,3月下旬0例。
2.2.2 地区分布病例分布在24个自然村,其中温集6例,宋家、某乡各3例,后景2例,其他各1例。
2.2.3 年龄分布<8月龄7例,8月~6岁19例,>15岁6例。男女性别比为1.13︰1。
2.2.4 免疫史25例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5例,无免疫史的有19例(占75.00%),免疫史不详的有1例。
2.2.5 就诊史、接触史25例病例发病前7-21天有就诊史。其中24利在市人民医院就诊史,1例在村门诊就诊史。病例呈散发分布,病例间无接触史。
3 调查结果
经流行病学调查32例病例之间无明显接触史,也无聚集性发病,为医源性感染。
4 采取的措施
4.1 对患者家庭进行了消毒,并及时对患者进行了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每天早、晚两次测量体温,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4.2 通过喇叭广播、宣传栏、横幅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麻疹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病意识,积极接种麻疹疫苗。
4.3 立即对8月龄~6周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的应急免疫接种,同时做好疫苗应急储备,确保满足适龄儿童的应急接种。
4.4 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做好宣传,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导。
5 存在问题
5.1 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调查结果显示,无免疫史儿童所占比例较高,为71.43%,说明常规免疫接种率和适龄儿童及时接种率均较低,存在较多的易感儿童,极易造成麻疹的爆发流行。
5.2 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调查显示,部分病例户籍虽在农村,但长期在城区居住,未能及时掌握接种信息,工作存在诸多盲点,底子不清,措施不力,免疫规划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麻疹疫苗未得到及时接种,致使易感人群积累数量较多,一旦引起暴发,后果难以控制。
6 建议
6.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保持高度警惕今年某县麻疹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各级领导应引起高度警惕,密切关注疫情变化,切实加强对麻疹防控工作的协调与领导,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6.2 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做好疫情报告当前正值麻疹流行季节,疾控机构应派专人负责,每日浏览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麻疹疫情,及时分析发病原因,并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汇报,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降低麻疹发病率,有效遏制疫情的发展蔓延。
6.3 全面落实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立即对全区8月龄-3周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对4-6周岁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工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好疫苗计划和资料整理,边摸底边接种,争取在一周内完成该项工作,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98%以上。要成立麻疹防控領导小组,并协调教育、新闻、乡镇(办事处)的政府等部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积极配合麻疹防控工作。同时,发动乡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好摸底调查、宣传通知等工作。要特别重视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摸底及接种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6.4 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做好宣传,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加强对病人的隔离及救治工作,搞好预检分诊和消杀灭工作,严防院内感染。广泛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主动接受预防接种的意识。
6.5 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要求,依法进行麻疹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因工作不力造成麻疹暴发流行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曾超.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01):68-68.
周毅德,鲁德刚,陈自柏.一起麻疹局部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