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2020-05-29姜金雨吴昊陈娟瑞付贵萍
姜金雨 吴昊 陈娟瑞 付贵萍
【摘 要】:目的:将人性化护理运用到精神科护理中的医疗效果。方法:选择42名精神科护理人员,并将其随机分为各21名两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对两组的服务水平和情绪状态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在康复疗效各项标准上,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护理前与对照组效果。结论:将人性化管理运用到在精神护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管理效果,确保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精神科 护理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与医学观念的创新,人性化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并在很多行业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精神科患者往往缺乏自控能力,护理人员承受的压力加大,护理难度增加,容易降低护理质量,产生职业懈怠。由此本文主要对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精神科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年龄在二十六岁左右、42名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无严重身体残疾与智力缺陷,病史在二至十年。并且将42名患者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病史、病情等多方面,两组都具有可比性与参考性。
1.2 方法
采用人性化手段来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的医疗手段来护理对照组,人性化管理的运用:(1)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无论是墙面颜色还是室内布局,为了使患者拥有家的感觉,应该着重调整病人的居住环境,多用布置合理;(2)标准人性化管理:护士应该善于沟通,明确规定护士的着装、举止、动作技巧等,从语言层面上关怀患者;(3)人性化管理:在护理期间,为了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护士应该充分尊重患者尊严,定期组织患者家属进行探访,积极引导患者参与娱乐活动;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劳动,并为了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应将预防疾病复发以及巩固治疗效果的方法与手段向患者讲解清楚;(4)照顾患者生理需求:在住院过程中,为了使患者的合理要求得到及时的了解,应该不断增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使患者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对医院制度安排满意度,如:饭菜是否合口等,不断完善医院护理工作,促使患者顺利完成恢复,帮助患者自主清理自我卫生工作;(5)家庭医院共同护理:应主动发引导精神恢复效果较好的患者参与到餐具消毒、清洁等工作之中,让患者更好的恢复;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不断推动医患之间的关系和解,并征求家属对工作中的不足以及误解之处,加以改正与说明,促使患者在离开医院之后接受到合理的护理环境;(6)行为干预:向患者灌输服药的重要性及意义,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辅导治疗,使其谨遵遗嘱,明白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病发;根据相应的情况,不断调整护理程度,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室;(7)举办宣传讲座:为了使患者清楚的认识到疾病的特征、治疗方法、药物特性,应通过定期举办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采用正确的手段来处理紧急状况;(8)心理指导:精神患者的内心积怨已久、情绪抑郁,行为不受家人、社会的理解,甚至会产生自杀、报复社会的危险想法。因此,应该根据患者的心理活动特征进行相应的干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结合科学严谨的态度,运用心理学知识,合理地疏通与引导患者所承受的精神痛苦与折磨,并采取集中辅导的方式,帮助患者走出阴影;(9)出院指导:根据出院标准,让病情好转的患者出院。并且护理人员应告诫患者停药的危害,即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坚持服用药品,记录与监督病人情况,注意观察服药时产生的效果,如发现不良反应、特殊情况,应及时让患者入院治疗。
1.3 选拔标准
为了确保患者身体没有其他疾病,应严格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在接受精神病史检查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其他各项常规检查。
二 结果
通过试验观察可以看出,从护理程度满意度上来说,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組,差异具有与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从各项评分标准上来说,护理前与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并且开展人性化管理后,从SAS、SDS评分上,两组护理人员均有大幅降低,但对照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小于观察组。
三 讨论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患者在社会上经常遭受歧视,病发原因各不相同,在病发时,行为思维都不协调。而人性化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服务,旨在从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使患者处于舒适状态中,可以更好地改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的问题,可以提升护患沟通时间,将护理人员的被动服务通过管理转变为主动服务,不但提升了护患沟通实践,还大大提升了基础护理的落实。因此,精神疾病患者更应该接受人性化的关怀和治疗。在进行人性化关怀的同时,为了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应采取一人一负责制度,主动引导家属与其交流,根据患者的情况,不断增强患者的管理工作,并进行相应的健康辅导治疗。出院之后,为了使患者融入到社会中,应嘱托其家属加强对其管理与监督,减少社会与家庭对患者的刺激,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使患者达到自主服药,提升对药物接受程度,避免因停药造成不稳定因素。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管理运用到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能够使患者感受到人性的关怀,最大程度上提升治疗的有效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综合能力、缓和医患矛盾,值得推广传播。
参考文献
邓倩君; 陈钊.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0)
杨茹.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08)
李珏.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