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5-29谢新权
谢新权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高热患儿中选取1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儿均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到我院就诊治疗。其中65例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患儿分为Ⅰ组,另外68例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的患儿分为Ⅱ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体温变化情况以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后1小时、2小时的体温差异不明显(P>0.05),Ⅰ组患儿在治疗后4小时和8小时的体温明显低于Ⅱ组(P<0.05);且Ⅰ组治疗后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比采用乙酰氨基酚效果更佳,能有效降低患儿体温,促使其体温恢复正常,且不良症状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小儿高热;疗效
由于小儿的中枢神经调节功能以及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此,发热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症状。轻度发热可促进患儿抗感染能力的提升,但若小儿持续高热可能引起惊厥,而反复惊厥可造成患儿脑部缺氧,进而造成脑部损伤,也可能导致小儿癫痫,影响患儿的智力以及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因此,高热患儿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来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临床上,治疗小儿高热的药物种类较多,为研究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将对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分析,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高热患儿中选取1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儿均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到我院就诊治疗。其中65例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患儿分为Ⅰ组,另外68例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的患儿分为Ⅱ组。Ⅰ组:男性28例,女性37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23±1.22)歲;体温39.65~40.17℃;平均体温(39.35±0.22)℃。Ⅱ组: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86±1.18)岁;体温39.58~40.13℃;平均体温(39.31±0.19)℃。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采用酒精或水进行物理降温。在此基础上给予退热药物治疗。
Ⅰ组:给予患儿布洛芬混悬液(翔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48)治疗,一次20mg/kg﹐一日3次服用。
Ⅱ组:给予患儿对乙酰氨基酚(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7021110)治疗,一次10mg/kg,间隔4~6小时用药一次,24小时内服药次数不得超过4次。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后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的体温;以及治疗后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包括恶心呕吐、出汗、过敏性皮炎。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治疗后1小时、2小时的体温差异不明显(P>0.05),Ⅰ组患儿在治疗后4小时和8小时的体温明显低于Ⅱ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Ⅰ组治疗后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人体小儿时期,体温中枢调节功能较成人弱,同时皮肤汗腺发于尚不完全,抵抗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发热。年龄越小的患儿出现高热后容易引发惊厥,出现神志不清以及大小便失禁等不良反应。若高热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反复发作惊厥,在此状态下,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部分患儿即使经过救治得以存活却存在严重后遗症,比如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2]。因此,但小儿出现高热时,应当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本次研究中,与使用乙酰氨基酚治疗的患儿相比,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患儿,其高热症状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其不良症状更少。布洛芬混悬液对人体下丘脑前区的前列腺素E2的生成具有阻碍作用,同时可刺激人体垂体侯后叶产生黑细刺激素以及血管加压素,该两种物质均属于机体内源性制冷源,在综合作用下发挥出药物的退热功效[3]。并且布洛芬混悬液的药理机制并不是对产热过程进行抑制,因此,对体温正常的小儿并无明显影响。此外,布洛芬混悬液还具有抗感染的功效,与机体所产生的炎症反应进行抵抗,进而促进机体状态平衡,促使体温恢复。乙酰氨基酚是用于感染性发热治疗的常见药物,能够抑制前列腺素E1以及组胺等的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E1对神经中枢产生作用,其水平降低后进可起到退热的效果。但是乙酰氨基酚是退热效果相对较弱,且效果维持时间较短,并且患儿使用该药物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该药物过敏的患儿以及肝功能不全的患儿,慎用该药物。
综上所述,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比采用乙酰氨基酚效果更佳,能更快降低患儿的体温,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并且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殷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4):93-94.
王秀辉.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8,491(12):73-74.
李江.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儿科感染性发热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3): 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