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色彩在中国画色彩语言创新中的应用
2020-05-29马玉蓉吴工
马玉蓉 吴工
摘 要:色彩创新是当前中国画创作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可以尝试在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中借鉴西方绘画色彩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手段,让中国画色彩语言得到发展。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语言;创新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加剧,中西方绘画也开始相互影响。清末民初,中国画家对中国画色彩非常重视,当时的海派诸家为适应商业都市文化审美趣味,尝试对色彩和水墨进行融合,开创了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貌。到了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合中西为画学新纪”,西方绘画观念进入中国画家的视野,特别是徐悲鸿、林风眠等留学欧洲画家的影响,中国画色彩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突出的是张大千、刘海粟的彩墨山水完全打破“随类赋彩”的束缚,表现出强烈的中西融合意味。接下来随着以西方美术教育为主体的高等院校培育出数量庞大的美术教育及创作人才,推动着中国画总体呈开放式发展。
一、 中国画色彩语言创新探索现状及问题
社会文化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多元,传统中国画色彩观念在现代文化转型中必然面临新的挑战。当下在中国画领域有一批画家,他们秉承笔墨当随时代这一精神,从个人的学识、修养等方面努力,试图让笔墨呈现时代气质,比如他们对宋元笔墨进行深入研究,让其在当代画家的手中变得既具有古意又有现代感,我们把他们归为传承派;但是还有些画家认为宋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此后不断衰落,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考虑如何让把传统的东西传承下来,至少是先回到宋元高峰之后再谈创新,此类画家和清四王绘画思想如出一辙,我们把他们归为泥古派;另外还有一部分画家从色彩入手,对中国画色彩运用进行探索,这一部分画家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西方绘画色彩进行借鉴,如胡明哲、卢禹舜、林荣生等;一类是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色彩进行吸收,如唐勇力,蒋采苹,唐秀玲等,他们对中国画色彩的创新研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也让当下中国画的色彩创新出现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墨轻色思想依然占主流,大部分画家对中国绘画色彩缺乏客观认识,其实在宋元以前,无论是经典还是民间,色彩都是当时画家表现的重要方面,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对色彩发展做进一步努力;二是违背中国画色彩运用背后的文化定律,一部分画家坚持只要有效果没有什么不可,比如许多中国画家别出心裁,油画、丙烯、水粉等平铺直上,让画面效果不堪入目,这种不择手段不懂文化的粗浅探索必然会让中国绘画色彩的创新探索走向畸形。
二、 中国画色彩语言创新探索与实践
(一)建立与时俱进的中国画意识与观念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指导实践,如打仗一样,开始之前必须对其有全局的宏观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积极、有效的指导性思维,绘画也是如此。第一,我们要认识到中国传统绘画不只是有水墨一类,还有以色彩为主进行表现的一类,并且后者并不低于西方绘画的色彩高度,是中国画发展的源泉和根基;第二,我们要认识到文化的发展是多元的,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绘画之间相互的影响不可抵挡。任何东方本位、闭关自守的想法都是不符合现实的,我们只能积极顺应潮流,去吸收西方绘画中的长处,使之与中国传统的水墨进行融合,才是努力的正确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中国画创作的多元意识,摒弃传统的思想偏见,努力构建文化和艺术相互包容的局面。因此,我们在对西方绘画色彩进行吸收的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的传统,寻找自身的内部发展动力,又要积极开放地接受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发展有益的一面。如果我们一方面对传统的东西进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又能积极吸收外来的可取因素,这样必然会让中国画色彩创新呈现出新的局面。
(二)西方绘画色彩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画家所描述的对象也在变化,我們要面对许多古人从未见过的题材,比如现代人的着装,生活的都市环境、交通工具、房屋建筑等都与古人迥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拿出与之匹配的表现手段,在这方面,西方绘画色彩运用的思维和方法对中国画色彩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但应该注意的是在面对西方绘画优秀成果时,我们需要进行合理转化,而非直接照搬,只有根据中国绘画的内在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并加以融合运用,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么在西为中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一是注意材料性质的转化,西方绘画色彩主要使用油画、丙烯等材料,这种材料如果直接使用在中国画中肯定是不相融的,此时我们可以探索既具有西方绘画色彩视觉特点,但又适合在中国绘画承载物上表现的材料,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这方面、蒋采苹,唐勇力等人根据敦煌壁画制作岩彩颜料的尝试,可以为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经验。二是学习西方绘画赋色方法,传统中国画色彩中的单色使用和颜色搭配有自己的逻辑,但和西方绘画色彩搭配科学分析相比尚缺乏理性,特别是在色彩组合方面,如补色关系、冷暖关系等一直是中国画色彩所忽视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使用原理的基础上适当引入这些关系,或许可以让画面出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另外还有光源色、环境色的考虑,在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中是没有光源色或环境色一说的,但光源色的使用的确可以让画面变得更加统一和谐,这些西方绘画色彩中基于科学理论的色彩认知,其实有极大的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加以吸收运用,对推动中国绘画色彩的创新将大有好处。
(三)西方传统绘画色彩对中国画色彩创新的价值
毋庸置疑,西方传统绘画色彩对中国画色彩的创新具有很大的价值,特别是在科学分析之后加以运用方面值得中国绘画色彩借鉴,但是我们需要从文化角度结合自身特点对其进行转化和融合,正像西方后期科学色彩学考虑在西方现代绘画中渗入东方色彩一样,中国传统哲学色彩论的现代应用必须考虑西方现代色彩学的研究成果,这样可以让中国画色彩得到立体本化拓展,实现中国画色彩的时代创新,完成中国画的时代转型。
参考文献:
[1]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申少君.中国画独立色彩语言的实验[J].美术界,2016(5).
[3]苏涛.礼失诸野:中国画色彩语言现状及其发展问题思考[J].西北美术,2016(1).
作者简介:
马玉蓉,吴工,湖南省吉首市,吉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