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有效融合策略

2020-05-29吴建鑫朱培军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

吴建鑫 朱培军

摘 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起到推促作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技术日益完善,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改理念倡导创新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应用多媒体形式展开教学这种偏一而废传统板书的现象,这对教学质量提升极为不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两者的优缺点,在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融合过程中发挥优势,规避缺点,对优化初中历史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养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板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3B-0090-0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方式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关注与青睐,逐渐程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辅助教师呈现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也确实提升了各学科教学的效率。然而,在教学实践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不可避免地显现出一些不足,这不仅与其固有的技术性能制约有关,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盲目跟从、缺乏对其“辅助性能”的认识不够深刻有关。传统的板书教学历史悠久,一直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辅助手段,对于传达教学内容较为便捷,同样存在其优劣势。鉴于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并探究其有效性,是当前教学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简析传统板书与多媒体应用课堂的教学比较

(一)传统板书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传统的手写板书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凝练、挑选与完善的重要教学手段和知识表现方式。首先,相对于多媒体教学,传统板书教学的历史悠久,使用成本低,好的板书对提纲挈领了解教学内容、把握关键教学内容和掌握教学思路有重要作用,一方讲台、一支粉笔便能构建一节完整精彩的历史课,相对多媒体教学对电脑、电力及教师计算机水平掌握等的高要求,这种教学更为有利。其次,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强,各个部分的知识都是不可分割的,相对于多媒体,板书教学在学生对历史知识整体结构的把握上有自己特色,教师通过板书设计将零碎的知识形成简单明了的历史线索呈现出来,构成逻辑性强、独立完整的历史线索,有助于引导学生梳理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最后,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教师在书写板书时不仅能突出需要学生掌握的重难点知识,还能在学生分散注意力后错过知识点通过板书来迅速了解知识讲到哪里,从而迅速进入状态,而多媒体课件闪现后,学生错过的知识点便无法回溯。但也要看到,传统板书呈现的知识内容量较少,在教学中教师费时费力,若想完成教学任务就非常考验教师的书写和讲解节奏,加之枯燥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教学效率受到影响。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多媒体教学以其新颖的方式和方便快捷的优势受到教师与学生的追捧和喜爱,这种教学技术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相比传统板书,教学知识含量大,对扩大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帮助。核心素养理念的倡导使得历史教学不仅仅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内容,考查历史之间的关联性,對学生时空观和史料素养也有一定要求,传统的板书教学不可能将史料内容呈现出来,多媒体课件可以补充大量课外知识和史料内容,有利于辅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多媒体历史教学生动形象、内容直观,在图文并茂和动静结合中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一些视频资料,或者随时利用网络查阅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以此拓展学生视野。但多媒体教学受到较多方面因素制约,提前制作课件的形式不利于教师把控课堂灵活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盲目扩大知识量,机械讲解课件内容,忽略了学生临时问题的解决。

二、探究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有效融合的教学建议

(一)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形式

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喜好各有异同,且都有自己的擅长领域,有的喜欢板书有的喜欢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终身教育的提倡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自己擅长内容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同时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充电”,在弥补不足的过程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比如,年轻的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人机交流代替师生互动,造成教师对多媒体过分依赖;而年长的教师则更愿意采用板书教学,这种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兴趣丧失。针对这种情况,历史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多开研讨会,注重对不同教师板书技能训练和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育,通过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年轻教师的板书设计能力,在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同时利用板书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把握历史脉络,推促教学有效性;促进老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技能提升,以此让他们应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结合动静结合和图文并茂的优势阐述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在优势突显,补充劣势的融合中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分类,依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

在提升教师多媒体使用和传统板书书写技能的同时,历史老师还要针对历史课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将初中历史学科中的知识分门别类,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合理穿插多媒体及板书。

比如,针对事件简单明晰的历史课,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通过课件展示授课内容,中间遇到需要临时补充添加的知识可以运用传统板书,这在历史知识简单,教学内容生动丰富的课堂中比较有效。以《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中“社会生活变迁”教学为例,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知识简单且趣味性强,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让学生了解把握各个时期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又如,针对逻辑性较强的、实践繁杂的历史知识教师要以板书为主呈现知识架构,多媒体呈现史料辅助学生理解,以整个七年级“古代各个朝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为例,涉及的朝代较多,关于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选官用官等各方面的内容较多,琐碎的知识容易使学生混乱,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上可以运用板书与学生形成互动共同建构知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辅助多媒体运用史料和形象图形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各个时期的具体政治制度。

(三)认真分析学生学情特点,依据学生具体情况构建教学体系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板书或多媒体教学策略。比如,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教师会适当减少多媒体教学,加大板书的比例。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有意注意还比较弱,教师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事件,在图文并茂的推促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在面临升学压力时,中考考查的更多是学生历史知识概括总结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以传统板书为主引导学生系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中,多媒体的有效应用并不能取代传统板书教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时要能够求同存异,充分认识到两者的优缺点,在根据课标要求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研读教材知识,结合历史知识点复杂琐碎,知识体系庞大的特点,将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扩展知识宽度,加深知识细化与理解,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融合中实现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梦莹.浅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教学的有机结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

[2]郭晓光.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14,(2).

[3]陈晓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2).

[4]孙燕.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使用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6).

[5]陈素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28).

[6]曹文广.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

[7]董玲玲.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思考——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