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之诗现代之境

2020-05-29李超

书画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现代性山水画山水

李超

亓文平 Qi Wen ping

亓文平,上海大学美术学博士,任教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现为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青岛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美术史、美术批评以及青岛城市文化研究。在《艺术百家》等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出版个人画集《屐痕处处》《聆听四季》《云山有约》《梦归田园》。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被画廊和私人收藏。2013年江苏教育频道《文化南京》栏目拍摄个人纪录片《岁月静好—一画家亓文平印象》,2018年青岛电视台《艺术文献》栏目拍摄《云山有约——走进画家亓文平画室》,2019年沂源县电视台拍摄《隔岸青山似故乡——走进青年画家亓文平的山水世界》。

什么是山水?古人认为是无限的时空。

什么是山水画?古人认为是高远、深远、平远,并“使远者近”。

中国诗词的意境大多来自时间与空间的对应,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即是典型—例。“江流”“山色”是风景叙事,而“天地外” “有无中”则是宏大的生命观和宇宙观。以诗境观照山水画,形成了—个能够链接时间与空间、传统与当下、视觉与文脉的宏大系统。亓文平的山水画创作即是在这样的系统下,探寻山水画现代性的课题,并将个性与情趣融入其中。

众所周知,敢于尝试对中国山水画的创新,这对于一名当代山水画家而言是—件很艰难的事情。亓文平对创新的理解更多的是关注个体的日常经验与时代视野,并深入绘画实践中。他在访谈中说: “我的创作理念是用—种带有自我个性的、具有时代感的绘画语言去质朴地表达自我的内心情感世界。当—个画家能够把对自然的思考与对传统笔墨语言的理解结合到—个恰当的点上,才能在绘画中归于心源,从而使—个生命体的个性以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如果用纵向的坐标来审视他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在平衡的传统视觉關系之下,更有—种疏与密的内在抽象性。这可以看作是他对传统山水画图式的—种创新。因此,他认为: “创新或者创造就是把—个现代人对于山水、对于社会、对于个人的理解充分地表达在绘画语言之中,但是绘画表达的前提是艺术家对整个传统、整个经典要有所了解,因为这决定了艺术家的艺术视野,这种艺术视野可能决定了艺术家将来创新的高度。”当代的艺术家凝视山水的方式,可以横亘古今,也可以立足当下。但山水凝视当代的艺术家时,它的目光与干百年前疑视董其昌、米友仁的如出—辙,若隐若现,寂静自然。亓文平在致敬传统的基础上,更希望用—种当代山水精神内核进行创造,向观众呈现中国山水画所能唤起的崇高感觉。所以,在清高隐逸之下,其山水画指向的是更深层的精神空间。从其个案中,我们可以观看到山水画现代性演变的视觉进程以及内部结构的整体建构。更重要的是,他为山水画的现代性创作带来了一种启发:以山水的目光凝视艺术家自身,让山水成为艺术家灵魂的—部分。

我认为亓文平的山水作品是一首视觉化的山水之诗,是溪山无尽,是月落乌啼,是南山悠然。观者在他创造的幽邃之境中无法探索到任伺—个方向的尽头,也无法拒绝任何—个方向。细细品读其作品,可以发现他很好地化解了当代山川景观与古代传统艺术的焦虑关系,并呈现了—个动人的结果。正如他自己所说: “任伺概念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归去来兮在古代可能代表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美好的向往,但今天可能更多代表了一种精神自由,或者一种独立意识。”或许与他近些年在青岛工作、居住的体验有关,亓文平的很多山水画敏锐地表现了山、云、海交织在一起的瞬间意境,山与海、光与影成为他非常熟悉的参照物和自然精神力量的源泉。

作为艺术家,亓文平很早就建立了对艺术的终生信仰,他在读博期间研修的是西方艺术史,希望能用兼具中西艺术特征的语言来探讨山水画自身的现代性问题,在不破坏传统绘画完整性的前提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共鸣。如今,亓文平的教学、研究都集中在山水画系统中,以一个晴耕雨读的淡泊状态仔细梳理着中国山水画史与当下这个时代的关系。他创作的山水图像是—种无声之诗,是一种“内观”的研究方法论。这或许是亓文平介入山水现代性创作的—种有效途径。

约稿、责编:史春霖

猜你喜欢

现代性山水画山水
空蒙山水间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山水间》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山水朋友
重构现代性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山水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