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黏土工艺融入中职启能班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
2020-05-29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梁文慧
文/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 梁文慧
引言
《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是提高残疾人就业与创业能力、促进其就业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残疾人尤其是轻度残疾人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表面上的权利平等,实际情况则是教育排斥,这给残疾人职业教育带来了诸多例如教学质量不高、教育类别有限等问题。在如今大力提倡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与人们对于传统黏土工艺文化表达较强诉求之下,将传统黏土工艺文化课程融入中职启能班教学计划是丰富特殊群体认知、改进中职教育的重要实践。
本文将从我国目前中职特殊学生教育现状出发,分析当下教学模式的优点和遇到的困境,研究将以传统黏土工艺与现代职业技能的转化过程和教学实践为重点,以工艺美术专业为基础,在其之上开设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作为特殊教育启能班的培养方向进行实践研究。探索将中华传统黏土工艺融入启能班日常实践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总结如何通过“传统黏土工艺文化传承”的培养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以传统黏土工艺与技能转化为现代职业能力的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教学体系。
一、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特殊学生职业教育现状
1.办学现状
通过最近六年的不断发展,广州市开办了特殊职业教育的中等职业院校已经有了规范的招生标准、办学方式、职业教育课程,在探索中建设了较为完备的的管理模式和培养方案,配套了与职业课程相关的专业教室以及实训室,定期与企业合作为特殊学生提供指导等。然而,开设了特殊职业教育的中职院校由于对于该方向的经验、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在职业化教育、专业设备的使用、特殊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师资力量等方面仍然有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2.师资情况
目前,广州市中职学校已具备一定的师资团队开展特殊学生职业教育,教师均为接受过一些特殊教育相关培训的普通中等职业教师。但是,教师们目前掌握的特殊教育知识及技能均难以充分满足对特殊学生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和钻研特殊教育知识,也没有在招收特殊学生工作的单位进行长时间的体验学习。大多都是在接受各种培训后开始任教,一边学习,一边总结教学经验,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结合中职特殊教育启能班的发展需求,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通过落实加强轻度智障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黏土工艺文化的教育;探索与企业及公益力量共同推进传统黏土工艺纳入中职启能班教育理念的策略;展开适用于提升教师课程实践能力的行动研究;构建传统黏土工艺文化与现代职业能力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整体提升了我校特教师资团队的教学科研能力。
3.国内智力残疾人就业情况
根据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网站2013年8月1日发布的《中国智力障碍者支持性就业培训与研究项目报告》数据显示,智力障碍人群走向社会往往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就业成功率较低,就业工种技术水平低,工作的可替代程度高,所以不具备太强的竞争力;一部分轻微智障学生即使掌握了在学校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其智力的缺陷,在工作当中的应变能力差,职业素养也无法与普通正常人相比。据民间机构调查的数据推算,截止到2018年6月,心智障碍群体的就业率不到10%。
二、我国目前中职特殊教育的研究现状
1.大力开展特殊群体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就业年龄阶段尚未实现就业的残疾人比例达到31.69%;可以看到,残疾人的就业率以及教育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颁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招收残疾学生;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部;扩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残疾人特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因此,开展中职启能班并选择适合特殊学生的课程已是当务之急,需要大家合力推进。
2.职业教育向社会化和生活化转变
笔者在查阅了国家教育部特殊教育相关部门对于发达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统计中看到,现阶段特殊教育的职业课程培养方案注重于社会化培养之后从事生活类工作。社会化培养主要是增强残障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责任感,并通过手工、编织、烹饪等课程来学习专业技能。生活类专业则主要体现在家政服务专业等。图1为调查统计中学校课程的设置比例。
图1 学校职业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比例
由于智力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授课教师在课堂中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以提高其居家生活能力的水平。对于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则要同时让其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如何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专业技能。目前,我校启能班基本已经实现了对残障学生“拓宽基础、多层次能力培养锻炼”的职业素养培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影响我国智力残疾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分析
笔者又查阅了一项调查统计,该调查是针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及与该行业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人员所进行的调查统计,其研究结果显示,轻度智障学生在其就业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最严峻的障碍是来自就业机会的匮乏,大量的用人单位对于残障人士是带有偏见的,这显著影响了学生们的就业情况,导致学生们即便在学校当中掌握了职业技能,却也无处可去。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这些观念急需转变,这不是从业教师能够改变的,整个社会应当从规章制度方面来考虑到残障人士的就业可能性,来为他们打开就业的大门,让社会能够接纳他们,让用人单位能够支持他们。
其次,打铁还需自身硬,残障学生自身对于工作的处理能力不够,也加大了其就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学校教育教学当中要充分培养残障学生的就业技能,让其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劳动能力,这样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是就业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适应其工作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构建传统黏土工艺与现代职业能力相结合的特色办学模式
1.传统黏土工艺在中职启能班课程中的运用
我国的传统黏土工艺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折射出人们的造物智慧。当前,传统黏土艺受到空前的重视并逐步走向复兴。近几年,一大批传统黏土手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得传统黏土手工艺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振兴传统黏土工艺的发展战略。
2.黏土课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及时调整专业设计,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传统的黏土工艺十分符合当下新课改的要求,十分适合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之下大力发展。
3.黏土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残疾人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与生活,自信心不足,并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重塑学生们的自信心被放在教学的首位。教师们对待学生平等尊重,充满鼓励与关心。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会拥有自己的作品,并能明码标价出售。
轻度智障学生由于长期以来被周围人特殊化对待,容易造成内心的敏感脆弱,对于自身没有自信。黏土课程则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黏土技术,从而独立的完成一件作品的创作,从而获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们会变得自信起来。另外,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企业派员工和高校教师一起向学生教学,企业将市场需求传达给学校,教师则根据需求教学,让学生能够完成满足市场需求的黏土产品如黏土饰品,黏土的人偶定制品等等。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可以锻炼自身技能,提高自身水平,还能通过完成的作品获得经济收益,提高其自信心。
4.黏土工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创意思维是指通过独到创新的思想来表达一个客观事物的内核以及其与外界的联系并引导他人积极去探索对于问题的新思考,从而表达出独特的新颖的思维内容。将当下的流行元素和黏土技艺相结合,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术性得到崭新的诠释。可以预见这两项融合之后的教学模式,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实践,激发其想象力和学习创作热情。
黏土工艺完成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表现力,并且对于操作要求不高,能够很好地培养轻度智障学生的创作思维,凭借他们眼中看到的不同的世界而创作出的作品流入市场之后,便是残障人士对于社会最诚挚的问候。我校启能班的目标是解决学生们的就业问题,掌握了这一技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迅速就业融入社会。
四、我校对于黏土工艺文化融入启能班课程设置的现阶段措施
1.采取“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
开设特殊教育的启能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发挥残障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快速地融入社会当中,并在社会中获得一份职业,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因此,我校启能班在课程设置当中,尤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尽全力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获得职业能力。轻微智障学生通过教育康复为基点,对其自身所存在的智力缺陷进行补偿,包括言语语言能力、认知水平、与人沟通等方面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所以启能班的课程应当充分贯彻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
首先,学校应当依据轻微智障学生自身的性格和能力特点来进行课程的设计、规划阶段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力,使其快速顺利地进入职场。
第二点应当依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和个体化差异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因为学生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应当为其制定个别化职业生涯规划,注重来锻炼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缺陷,提高其综合能力。
最后,在课堂当中教师应当按照教学规划的内容来逐步进行,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坚持“校企合作”“学做合一”的发展道路
我校启能班当下的教学发展模式为,学校与企业签订黏土制品合同,企业派遣有着丰富黏土制作工艺经验的员工和我校教师一起对启能班的学生展开实践教学。企业员工在黏土制作方面有着深厚的实力与经验,而启能班教师对于学生们有着充分的熟悉度,充分了解班内残障学生的性格。两者结合的教学方式自然成为了最具效率且学生最易理解的方法。
职业教育的核心宗旨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就业问题,其特色在于面向市场进行教学,即通过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来塑造学生的能力,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校的启能班更应该继续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不断增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各种合作,通过了解企业的需求,指导学生的专业方向,使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首先,学校应该尝试去聘请一些企业或行业当中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些人员拥有着深厚的行业经验和技能,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工作经验,他们还可以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当中。
第二点则是要定期邀请企业来校举办课程建设和工作经验的讲座,教师们通过了解到的行业近况及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模式,不断优化、完善教学模式,使课程与市场需求接轨,让残疾学生的专业能力充分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最后一点,学校应当深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完成企业派发的工作,来锻炼自身能力,并获得一定的报酬,从而达到做学合一的模式。
3.营造“残健互助”的校园文化环境
启能班的课程不能只包括学习工作技能,而是应当从生活出发培养其能力,使学生们能够获得全方位的提升。学生们在课下的学校生活当中,尤其应当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富有自信心的性格。所以特别需要一个能接纳他们的环境,在校园当中发展“残健互助”的生活氛围,可以使残障学生获得良好的个性培养,有一个乐观的积极的融入社会的心态,而不是让自卑充满整个内心,排斥与人接触,排斥融入社会。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校格外注重“残健互助”的校园环境,为残疾学生和正常学生提供了各种互相了解接触的机会,充分使其交流沟通;还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制度和学长制度,由导师为残障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促进其乐观积极向上,让高年级学生对残障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多方面进行帮助。
除此之外,我校还开展了多项娱乐活动来让残障学生有一个表现的机会,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他们,认识他们。这一举措的目的使为了帮助学生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充分准备来面对未来进入社会。
五、对于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
1.开发校本教材
基于既定目标,开发一套符合我校特殊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优秀传统黏土工艺文化的校本教材,形成将传统黏土工艺文化纳入职业教育技能课程的特殊教育启能班校企合作特色课程体系,非常有必要。以教师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为中心,通过改革和完善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教学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构建教学目标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黏土工艺教学不是普通的让轻度智障学生掌握方法,而是需要使其具备专业的制作水平以应对市场对于此类工艺品的需求,应对未来的就业。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充分了解教学目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具备一级和二级目标,在了解基础的前提之下培养学生制作黏土制品的能力。要结合自身专业的能力,对课堂进行合适的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更加快速高效的掌握课堂内容。手工艺教学一定要完成对专业知识的授课,通过多种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做到有所学有所得。老师对于工艺的示范性教学要足够专业,演示要完整具体。充分瓦解学生们对于重点、难点的掌握。要着重抓住操作问题,对学生演示。
其次,黏土所需的材料与生活中产生的废旧材料互相融合,利用它们,只要学生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挑选,就能够达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另人惊奇;不同材料的不同属性更是能够更为出色的传达作品的情感。笔者调查发现已有部分地区学校的中职启能班在其黏土工艺课程当中加入了融入生活材料的概念,但目前的实践课程大都表现的不尽人意,存在着材料种类局限、增加作品负担等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材料要为作品服务,材料的加入是为了更加便捷、快速、生动、恰当的增添艺术效果,而不是一味地多添多加使得作品繁冗累赘。
比如一片玉米叶子,经过上色修剪,就可以创作出海藻、草丛甚至是衣饰布纹等等,这样的做法简单便捷恰到好处,不需要用黏土长时间的塑造复制肌理造型。在整个作品制作的过程中,从最开始的确定作品样式及其内核到搜集材料并通过分析探索进行融合,再到整个实践创造的过程,都可以充分的锻炼轻度智障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对这一课程甚至是这一行业产生兴趣,让他们能够在不需要自我约束力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投入的传统黏土工艺的制作当中。
3.教学黏土工艺特点以应对就业需求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黏土与黏土材料之间的互通性与特殊性,来制作出所需要的肌理,只有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作品更加震撼人心,从而获得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两者的相互融合所创造出的作品,有着独树一帜的艺术性。
教师在平时的启能班实践课程当中,首先要引领学生充分掌握黏土的材质特性,掌握了这些之后再去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们对于黏土工艺的操作细节问题。传统黏土工艺是一项尤为需要注重细节的手工艺,由于完整作品需要黏土相互连接,所以对于不同黏土之间耐热的程度不同,对于水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例如,软陶黏土可耐高温,当它与其他不同种类黏土连接时,就不能直接将两者放进烤箱定型。再比如,超轻黏土耐水性差,与树脂黏土一同连接时不能同时使用水性颜料进行绘制。这些需要尤为注意的操作细节。由于启能班都是轻微智障学生,所以对于这些细节要如何让学生们记住并在制作当中时刻注意,是教师们授课中需要完成的一大目标。
笔者建议通过横向拓展黏土不同种类性质之间的适当运用,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轻度智障学生们熟悉材料的性质,掌握材料的特性,并能够学习知识技能,以应对未来的职业,是非常有效开发途径。
质量是特殊教育的生命线,是我们始终不渝坚持的事业内核。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坚持不懈地提高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流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和背后的专业技术体系。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一定要突破学校的围墙,不断与市场需求所结合,寻找企业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学校的优质课堂内容可以被学生充分吸收,又能将市场需求与学生们的职业规划完美契合。这一模式的有效发展也离不开社会部门的支持与保障。
从我校六年以来的不懈努力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轻度智障学生是可以被社会所接受的,他们有着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尤为重要。学校和教师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为学生们规划职业发展,帮助他们掌握可以傍身的技术能力。支持他们如愿享有教育的权利,是特殊教育的责任,也是一种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长远思考。